【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后泥石流早期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泥石流监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震后泥石流早期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山地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沟坡运动的流体。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泥石流灾害威胁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损失,必须加强泥石流早期识别方法的研究。纵观我国泥石流早期识别方法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局限于泥石流灾害识别的定性描述,研究还在初始阶段。80年代后对泥石流的研究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研究模式,注重以数学语言去判别泥石流,逐渐从定性的判别模式向半定性、半定量的判别模式过渡,当时主要采用“点面相结合为基础,进而根据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进行分析”的方法,该方法认为天气状况、暴雨强度、前期降雨、崩塌滑坡活动、土体含水率等因素与泥石流暴发的时间、规模、流体性质之间存在联系,建立了相关公式对泥石流进行判别。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飞速发展,泥石流识别技术也不断发展创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泥石流的早期识别工作主要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区域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后泥石流早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遥感影像物源精准解译后,确定评价因子,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根据选择的评价因子,统计各评价因子在不同分级下所占的面积,选择证据权重法计算出各分级下的先验概率PP(m)及后验概率P(m),先验概率PP(m)通过式1确定,后验概率P(m)通过式2确定;PP(m)=ai/A 式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后泥石流早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遥感影像物源精准解译后,确定评价因子,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根据选择的评价因子,统计各评价因子在不同分级下所占的面积,选择证据权重法计算出各分级下的先验概率PP(m)及后验概率P(m),先验概率PP(m)通过式1确定,后验概率P(m)通过式2确定;PP(m)=ai/A式1其中,PP(m)为先验概率,表示随机选取单位面积1km2上发生泥石流的概率;P(m)为后验概率,表示泥石流发生的概率;ai为泥石流物源面积,km2;A为流域面积,km2;S1为给定因子中出现已知泥石流物源的面积,km2;S2为给定因子的流域面积,km2;S3为没有给定因子但出现已知泥石流物源的面积,km2;S4为既没有给定因子又没有出现已知泥石流物源的面积,km2;b、通过等权重叠加计算构建区域泥石流易发性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对区域泥石流易发性进行分级,分为五个等级:极高易发性、高易发性、中等易发性、低易发性和极低易发性;统计中等及其以上易发性分区占各沟域面积百分比,通过式3确定,易发率低于30%的为低敏感度,30%-60%之间的为中敏感度,大于60%的为高敏感度,将高敏感度属性赋值为3,中敏感度属性赋值为2,低敏感度属性赋值为1;其中,W为泥石流易发率,ci为各沟谷中等及其以上易发性分区的面积,km2;C为沟谷的流域面积,km2;c、确定泥石流地形参数,通过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来实现泥石流冲出范围与各地形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鸣,周宇,窦向阳,周超,秦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