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696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并根据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然后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接着,以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最后,根据第二地震层速度与目的层和各个控制层的时间层位信息,得到校正后的工区地震速度体,结合了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确定地震速度数据体平面梯度分布规律,有效地校正地震层速度平面趋势,提高台盆区地震工区速度体精度。

Method and Device of Seismic Velocity Volume Correction in Work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震勘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地震勘探过程中,台盆区的低幅度构造落实具有幅度低、面积小、埋藏深等特点,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构造落实难度加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对速度体的各速度平面误差校正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网格算法对离散不规则分布的井点地震速度误差点进行网格化,得到误差平面图进行地震速度平面的校正。由于井间及无井区地区的校正量随着不同网格算法变化而变化,在非井点地区的地震速度规律往往存在异常,导致非井点地区速度梯度的校正量准确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在保证井点处速度梯度准确的基础上提高了非井点处的速度梯度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工区地震速度体的校正准确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包括: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并根据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并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与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之比,所述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为根据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确定的速度梯度;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与所述目的层和各个控制层的时间层位信息,得到校正后的工区地震速度体。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包括:根据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得到同一个层速度平面各点位置处的地震速度值;根据以下公式一得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为一个层速度平面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dv地震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之间的地震速度值变化量,dl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的位置距离。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包括:获取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根据以下公式二确定井点参考速度梯度;其中,为一个层速度平面的井点参考速度梯度,dv井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井点之间的所述井点参考速度的变化量,dl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井点的位置距离;根据以下公式三得到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其中,r为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所述井点位置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为所述井点位置的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包括:对各井点的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上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与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系数比平面,所述梯度系数比平面中的值为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对应点的速度梯度系数比;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除以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系数比平面中的值,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校正平面;将在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确定为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并将在非井点处的所述速度梯度校正平面对应的速度梯度,确定为所述非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和各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获得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校正平面;将在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确定为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将在非井点处的所述速度校正平面的地震层速度,确定为所述非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在各井点处的地震速度值;获取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判断所述地震速度值与所述井点参考速度在所述各井点处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执行所述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井点参考速度包括测井速度值,或垂直地震剖面VSP速度值,或钻井分层速度值;所述获取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包括:以声波测井法获得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测井速度值;或者从VSP资料中获得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VSP速度值;或者从钻井分层资料获得钻井分层深度值Δh,获取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的双程旅行时T0,获得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钻井分层速度值v=Δh/Δt0*2000。。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包括:在工区内确定目的层和位于所述目的层之上的多个控制层;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深度域的原始速度体;对所述深度域的原始速度体进行深时转换,得到时间域的原始速度体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目的层和各个所述控制层的时间层位信息的等T0图;从所述时间域的原始速度体中,得到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获得模块,用于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并根据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第一校正模块,用于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并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与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之比,所述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为根据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确定的速度梯度;第二校正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工区地震速度体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与所述目的层和各个控制层的时间层位信息,得到校正后的工区地震速度体。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获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得到同一个层速度平面各点位置处的地震速度值;根据以下公式一得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为一个层速度平面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dv地震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之间的地震速度值变化量,dl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的位置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并根据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从而得到一个待校正的对象;然后,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并以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提高了校正的准确性,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与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之比,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为根据各井点在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确定的速度梯度;接着,以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能够在井点处以及非井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并根据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并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与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之比,所述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为根据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确定的速度梯度;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与所述目的层和各个控制层的时间层位信息,得到校正后的工区地震速度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区地震速度体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与目的层和多个控制层中每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并根据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并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与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之比,所述井点参考速度梯度为根据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确定的速度梯度;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与所述目的层和各个控制层的时间层位信息,得到校正后的工区地震速度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地震层速度计算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包括:根据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得到同一个层速度平面各点位置处的地震速度值;根据以下公式一得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其中,为一个层速度平面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dv地震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之间的地震速度值变化量,dl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点的位置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包括:获取各井点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井点参考速度;根据以下公式二确定井点参考速度梯度;其中,为一个层速度平面的井点参考速度梯度,dv井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井点之间的所述井点参考速度的变化量,dl为所述层速度平面各井点的位置距离;根据以下公式三得到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其中,r为井点位置的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为所述井点位置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为所述井点位置的井点参考速度梯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包括:对各井点的所述井点速度梯度系数比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上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与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系数比平面,所述梯度系数比平面中的值为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的对应点的速度梯度系数比;用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除以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系数比平面中的值,得到所述目的层和各控制层对应的速度梯度校正平面;将在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梯度,确定为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并将在非井点处的所述速度梯度校正平面对应的速度梯度,确定为所述非井点处的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对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第二地震层速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地震层速度梯度和各井点处的所述第一地震层速度,获得所述目的层和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猛王兴军陈阳阳王川左安鑫杜禹顾成龙赖敬容李文燕张耀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