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合料用纤维密度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合料用纤维试验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用纤维密度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纤维主要有木质素纤维、聚合物纤维和矿物纤维等。其中木质素纤维有絮状和颗粒状;聚合物纤维通常为束状切断丝状;矿物纤维通常为短切丝状。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纤维的掺用通常会使得沥青混合料变得更加黏稠,不易分散。因此,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宜采用计算法,不宜采用真空法实测。沥青混合料中各组成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纤维)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是计算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前提。但是,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如《沥青路面用木质素纤维》(JT/T533-2004)、《沥青路面用聚合物纤维》(JT/T534-2004)和《公路工程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第1部分:玄武岩短切纤维》(JT/T776.1-2010)中均无纤维密度试验方法的规定。实际工作中,配合比设计人员考虑到纤维用量低(通常为沥青混合料或矿料质量的0.3%~0.5%),且无法获得纤维相对密度,往往在计算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和各矿料质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合料用纤维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比重瓶,称重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一质量m1;提供预设温度的水,将所述水满灌于所述比重瓶,并称重满灌有所述水的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二质量m2;将所述比重瓶中的满灌的所述水倒出后于所述比重瓶中装入待测纤维试样并称重装入有所述待测纤维试样的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三质量m3;将预设温度的水利用负压充满装入有所述待测纤维试样的所述比重瓶,并称重充满有所述水的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四质量m4;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所述待测纤维试样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用纤维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比重瓶,称重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一质量m1;提供预设温度的水,将所述水满灌于所述比重瓶,并称重满灌有所述水的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二质量m2;将所述比重瓶中的满灌的所述水倒出后于所述比重瓶中装入待测纤维试样并称重装入有所述待测纤维试样的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三质量m3;将预设温度的水利用负压充满装入有所述待测纤维试样的所述比重瓶,并称重充满有所述水的所述比重瓶以获取第四质量m4;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所述待测纤维试样的密度和相对密度:ρx=γx×ρw(2)其中,γx为待测纤维试样的相对密度,无量纲;ρx为待测纤维试样的密度;m1为烘干后的比重瓶的质量;m2为比重瓶与满灌的水的总质量;m3为比重瓶与装入的待测纤维试样的总质量;m4为比重瓶、装入的待测纤维试样和充满的水的总质量;ρw为水在预设温度时的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用纤维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设温度的水利用负压充满装入有所述待测纤维试样的所述比重瓶的步骤包括:提供透水瓶塞,所述透水瓶塞具有仅供水分子通过的毛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义林,杨国强,元松,陈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