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油资源勘探与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页岩油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赋存在泥页岩的基质孔隙中、裂缝/微裂缝中和页岩段中的薄夹层中,尽管成熟的泥页岩烃源岩内一般蕴含着大量的页岩油资源,但由于储集层相对致密、渗流能力较差,页岩油的能否产出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储层渗透性、含油量和油的性质等。目前对于页岩油可动性的评价方法有经验参数法和模拟实验法等。申请号为201310224584.6的专利申请“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公开了通过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图解法确定所述泥页岩饱和吸附油量,并进一步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由原地资源量减去饱和吸附油量,即可得到页岩油可动量。而其泥页岩的吸附油量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即有机碳含量乘以饱和吸附系数,未考虑到不同演化阶段干酪根吸附能力的变化,以及原油性质对有机质吸附能力的影响。申请号为201710536726.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可采油量评价模拟实验仪”。包括:页岩处理控制装置,压力缸下端的压力杆从高压釜 ...
【技术保护点】
1.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研究区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样品;步骤2,进行典型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3,建立页岩油可动性的地球化学参数判识图版;步骤4,进行待评价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5,进行泥页岩样品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评价。
【技术特征摘要】
1.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研究区典型的产油层与非产油层样品;步骤2,进行典型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3,建立页岩油可动性的地球化学参数判识图版;步骤4,进行待评价样品的有机碳、热解分析;步骤5,进行泥页岩样品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收集整理研究区一系列典型的产油层、非产油层和未具开发潜力的泥页岩的岩心或岩屑样品;产油层样品包括常规产油层样品、低渗透及致密产油层样品、裂缝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和夹层型页岩油藏产油层样品;非产油层样品包括证实含油但无原油产出的常规储层、低渗透及致密储层样品、基质型页岩样品、夹层型页岩样品,以及成熟度相对较低,含油未达到饱和度吸附的泥页岩样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于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和热解分析,非泥页岩样品进行热解分析,记录各个样品的有机碳TOC、热解气态烃量S0、热解游离烃量S1、热解裂解烃量S2、和热解峰值温度Tmax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包括热解参数S0+S1与S2关系图版、热解参数(S0+S1)/S2与Tmax关系图版以及含油饱和度指数OSI与有机碳TOC关系图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有机碳和热解数据分别计算判识图版相关参数,对于泥页岩样品计算含油饱和度指数OSI,公式为OSI=S1/TOC*100、S0+S1和(S0+S1)/S2;对于非泥页岩样品,计算S0+S1和(S0+S1)/S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页岩油资源可动性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S0+S1与S2关系页岩油可动性判识图版,以S2为横坐标,以为S0+S1为纵坐标,根据典型产油层与典型非产油层数据投到图版中,将图版划分为3个区:可动区、非可动区和过渡区;可动区S0+S1与S2比值要明显高于非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产油层的最低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可动区的下标线,标线以上即为可动区;由原点向典型的非产油层的最高的S0+S1与S2比值的投点划一直线,即为非可动区的上标线,标线以下即为非可动区;可动区与非可动区之间即定为过渡区;另外,若页岩中存在可动油,则(S0+S1)必须要达到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民,林会喜,李政,包友书,刘庆,王宇蓉,吴连波,朱日房,綦艳丽,王大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