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6834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气缸和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两端铰接有杆系,所述杆系的另一端安装有车轮,所述副车架两端的顶部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车身,所述车身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副车架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气缸,所述副车架顶部另一侧对称设置有铰接块,所述固定块与铰接块皆铰接有减振机构,所述杆系的顶部铰接有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另一端皆安装在车身底部一端,该系统改善了乘坐舒适性,同时还可以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姿态,以增加转弯时车轮的侧向抓地力,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车身侧倾是利用车辆转向时的离心力,结构简单,不消耗动力。

A Vehicle Tilting Suspen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架系统
,具体为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轮和车身之间安装了弹簧,以吸收因地面不平带来的冲击,根据力学原理,弹簧的刚度越小,乘坐舒适性就越好,但是由于车身是靠弹簧支撑,车辆转向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内侧的弹簧受力减小,外侧弹簧受力增加,因此车身向外倾斜,不仅降低了乘坐舒适性,还会使车轮的抓地性能降低,车辆的操控性下降。弹簧的刚度越小,转向时侧倾斜就越严重。因此一般的汽车只能在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进行折衷,为了解决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人们技术了主动悬架。同时还在火车上技术了摆式列车,包括主动摆式列车和被动摆式列车,增加乘坐舒适性,同时提高火车的过弯性能,但是主动悬架需要消耗汽车自身的能量,增加汽车的油耗,摆式列车的倾摆机构装在车轴上,属于非簧载质量,用于振动小的火车上问题不大,如果用在汽车上,将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气缸和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1)、气缸(4)和副车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5)的两端铰接有杆系(6),所述杆系(6)的另一端安装有车轮(7),所述副车架(5)两端的顶部铰接有摆杆(3),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铰接有车身(8),所述车身(8)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副车架(5)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气缸(4),所述副车架(5)顶部另一侧对称设置有铰接块(10),所述固定块(11)与铰接块(10)皆铰接有减振机构(9),所述杆系(6)的顶部铰接有空气弹簧(1),所述空气弹簧(1)的另一端皆安装在车身(8)底部一端,所述气缸(4)与空气弹簧(1)连接有气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弹簧(1)、气缸(4)和副车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5)的两端铰接有杆系(6),所述杆系(6)的另一端安装有车轮(7),所述副车架(5)两端的顶部铰接有摆杆(3),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铰接有车身(8),所述车身(8)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副车架(5)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气缸(4),所述副车架(5)顶部另一侧对称设置有铰接块(10),所述固定块(11)与铰接块(10)皆铰接有减振机构(9),所述杆系(6)的顶部铰接有空气弹簧(1),所述空气弹簧(1)的另一端皆安装在车身(8)底部一端,所述气缸(4)与空气弹簧(1)连接有气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摆式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9)包括限位块(91)、复位弹簧(92)、缓冲垫(93)、伸缩杆(94)、活塞室(95)和活塞杆(9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亭钱忠祥梁朝云潘光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