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53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能减少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且施工质量稳定的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上预制墙、下预制墙、中间模板,上预制墙的底部预埋有第一连接板,下预制墙上端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下预制墙上端内侧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缺口,中间模板的一端设置在缺口上,中间模板上面与上预制墙的底部之间预留有现浇混泥土入口,现浇混泥土入口与安装槽相连通;第一连接板竖直插入安装槽内,下预制墙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螺栓,螺栓的前端从下预制墙上端穿入安装槽内,并且螺栓依次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预制墙的正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

A Dry Connection Composite Prefabricated Shear Wall Conn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连接体系,特别涉及一种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
技术介绍
现在装配式剪力墙连接体系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即工厂预制期间在构件中预埋套筒,现场通过注浆,构件与构件之间通过灌浆套筒传递受力。这样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体系具有如下问题:套筒成本高,增加构件成本。现场灌浆不饱满,存在质量安全风险。该做法检测难度大,质量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减少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且施工质量稳定的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上预制墙、下预制墙、中间模板,所述上预制墙的底部预埋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预制墙上端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下预制墙上端内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缺口,所述中间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缺口上,所述中间模板上面与所述上预制墙的底部之间预留有现浇混泥土入口,所述现浇混泥土入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竖直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下预制墙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的前端从所述下预制墙上端穿入所述安装槽内,并且所述螺栓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下预制墙的正上方。进一步,所述上预制墙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槽外侧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软性胶条。进一步,所述中间模板一端的下面与所述安装槽内侧的上端面的之间设置有第二软性胶条。进一步,所述安装槽内及所述中间模板上面均浇筑有混泥土层。进一步,所述中间模板一端设置有固定构件,安装时,所述第一连接板穿过所述固定构件后竖直插入所述安装槽。进一步,所述下预制墙上预埋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的安装槽加强薄板。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为防腐钢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剪力墙边缘构件范围采用钢结构连接件取代钢筋受力,采用干法螺栓连接取代湿作业,同时在剪力墙连接处设置50~60薄板,取代模板,同时对钢板取到防腐保护效果,取消现场模板作业,取消湿作业操作,从而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干法连接,施工现场安装速度快,节省工期;取消套筒连接,减少项目成本;通过将薄板和混凝土结合,充分发挥材料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节点剖面图;图2是墙体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上预制墙1、下预制墙2、中间模板3,所述上预制墙1的底部预埋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设有安装槽5,在所述安装槽5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内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槽5连通的缺口7,所述中间模板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缺口7上,所述中间模板3上面与所述上预制墙1的底部之间预留有现浇混泥土入口8,所述现浇混泥土入口8与所述安装槽5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4竖直插入所述安装槽5内,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螺栓9,所述螺栓9的前端从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穿入所述安装槽5内,并且所述螺栓9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6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通过所述螺栓9固定在所述下预制墙2的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预制墙2上预埋有与所述安装槽5相适配的安装槽加强薄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6均为防腐钢板。在剪力墙边缘构件范围采用钢结构连接件取代钢筋受力,采用干法螺栓连接取代湿作业,同时在剪力墙连接处设置50~60薄板,取代模板,同时对钢板取到防腐保护效果,取消现场模板作业,取消湿作业操作,从而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干法连接,施工现场安装速度快,节省工期;取消套筒连接,减少项目成本;通过将薄板和混凝土结合,充分发挥材料优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预制墙1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槽5外侧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软性胶条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模板3一端的下面与所述安装槽5内侧的上端面的之间设置有第二软性胶条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5内及所述中间模板3上面均浇筑有混泥土层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模板3一端设置有固定构件13,安装时,所述第一连接板4穿过所述固定构件13后竖直插入所述安装槽5。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的
虽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预制墙(1)、下预制墙(2)、中间模板(3),所述上预制墙(1)的底部预埋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设有安装槽(5),在所述安装槽(5)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内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槽(5)连通的缺口(7),所述中间模板(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缺口(7)上,所述中间模板(3)上面与所述上预制墙(1)的底部之间预留有现浇混泥土入口(8),所述现浇混泥土入口(8)与所述安装槽(5)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4)竖直插入所述安装槽(5)内,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螺栓(9),所述螺栓(9)的前端从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穿入所述安装槽(5)内,并且所述螺栓(9)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6)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通过所述螺栓(9)固定在所述下预制墙(2)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预制墙(1)、下预制墙(2)、中间模板(3),所述上预制墙(1)的底部预埋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设有安装槽(5),在所述安装槽(5)内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内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槽(5)连通的缺口(7),所述中间模板(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缺口(7)上,所述中间模板(3)上面与所述上预制墙(1)的底部之间预留有现浇混泥土入口(8),所述现浇混泥土入口(8)与所述安装槽(5)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板(4)竖直插入所述安装槽(5)内,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螺栓(9),所述螺栓(9)的前端从所述下预制墙(2)上端穿入所述安装槽(5)内,并且所述螺栓(9)依次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6)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通过所述螺栓(9)固定在所述下预制墙(2)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连接组合预制剪力墙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志胡兰英零东烈刘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星建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