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染纱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新型纱线的纺制方法,具体为单染纱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服饰用纺织品,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度,还越来越关注其时尚性和功能性,追求独特的风格和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抗菌、防静电等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断开拓新式纱线和面料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断向高档次、高品位、好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单染涤棉纱线是指涤棉纱线在织成织物后进行染色时只染其中的一种纤维,这样织物印染后布面出现留白效果,做成服装比较时尚,风格鲜明,同时也节省了染色的成本。但单染涤棉混纺纱线布面疵点一般难以通过人工修布消除,服装厂只有通过裁剪剔片或降等使用,其质量赔偿风险远高于其他品种的纱线。单染涤棉混纺纱线对原料质量、混纺比例、定量偏差、条干均匀度、千米纱疵、捻不匀、毛羽、棉结、10万米纱疵以及空气捻接器接头质量、油污纱、煤灰纱及异纤个数等的要求相对其他品种高。所以对于涤棉混纺单染纱线的设计,要做到全面综合的考虑,合理 ...
【技术保护点】
1.单染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选配的原棉纤维经抓棉机的抓取后依次经混开棉、多仓混棉、梳针打手开棉、豪猪开棉、梳针打手开棉后经震动给棉和均匀成卷制得具有优异的纤维长度一致性的棉卷,而后将棉卷直接喂入到精梳机制得棉精梳条,从而省却梳棉工序以及精梳准确工序,提高棉精梳条的生产效率,将选配的涤纶纤维经抓棉机的抓取后依次经混开棉、梳针打手开棉后经震动给棉和均匀成卷制得涤纶卷,将涤纶卷经梳棉工序后制得涤纶条,而后经预并条制得条干均匀度改善的涤纶预并条,将棉精梳条和涤纶预并条经三道并条进行混合制得涤/棉混合条,而后再将涤/棉混合条经粗纱和细纱制得最终的单染纱,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染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选配的原棉纤维经抓棉机的抓取后依次经混开棉、多仓混棉、梳针打手开棉、豪猪开棉、梳针打手开棉后经震动给棉和均匀成卷制得具有优异的纤维长度一致性的棉卷,而后将棉卷直接喂入到精梳机制得棉精梳条,从而省却梳棉工序以及精梳准确工序,提高棉精梳条的生产效率,将选配的涤纶纤维经抓棉机的抓取后依次经混开棉、梳针打手开棉后经震动给棉和均匀成卷制得涤纶卷,将涤纶卷经梳棉工序后制得涤纶条,而后经预并条制得条干均匀度改善的涤纶预并条,将棉精梳条和涤纶预并条经三道并条进行混合制得涤/棉混合条,而后再将涤/棉混合条经粗纱和细纱制得最终的单染纱,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棉:单染纱由于较高的质量要求及染色特殊性,选用纤维细长、整齐度好、成熟度正常、短绒率低、疵点少的原棉,否则纤维混合不匀时,染色后会产生条花或斑点,特别是染深色时对纤维吸色要求高,成熟度一定要好,以防染色不匀,同时所选原棉轧工质量要好,否则会形成棉纱棉结;原棉含杂要少,原棉中的僵片、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在机械作用下易碎裂,染色后布面易形成白星,因此所选用原棉疵点要少;原棉含水率不能过高,否则纤维间粘连力大、刚性低、易扭曲、杂质不易排除,成纱棉结杂质会增多,原棉含水率过低,则杂质容易破碎,成纱结杂增加,而且车间飞花多,棉纱表面毛羽增加;原料的短绒含量不能高,否则在纺纱过程中牵伸机构不能有效控制短纤维的运动,使短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呈游离状态,造成混纺比不匀条干恶化、染色后形成布面花斑;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纱原则上要保持配棉稳定,原料性能不变,严格控制原棉中的异纤含量;同时对于涤纶纤维的选配;第二步:棉开清棉、涤纶开清棉:对于棉开清棉,依次包括抓棉过程、初步开松混合过程、精细开松梳理过程、均匀成卷过程,其中抓棉过程采用自动抓棉机按照混配比例的抓取,初步开松混合过程依次采用混开棉机、FA022多仓混棉机,精细开松梳理工程依次采用配备YQ600K棉纺异纤清除机的梳针打手开棉机、FA106豪猪开棉机,均匀成卷过程依次采用配备SYH308智能型清花变频自调匀整仪的振动给棉机、成卷机,最终制得具有优异的纤维长度一致性的棉卷;抓棉过程中,抓棉机包括抓棉小车,在抓棉小车内设置有抓棉打手,抓棉打手包括肋条和锯齿刀片,抓棉过程中,抓棉小车与棉纤维之间接触,而后抓棉打手内的锯齿刀片伸出肋条,抓棉打手转动内的锯齿刀片转动继而实现对棉纤维的抓取过程,同时在抓取过程中实现对原棉纤维的初步的开松作用,且抓棉小车沿着棉包排列的横向移动,从而实现各种选配的原棉纤维的抓取,继而实现选配的各种原棉纤维的混合;初步开松混合过程中,首先在混开棉机内,通过凝棉器的抽吸,将抓棉机抓取的原棉纤维喂入进行混和、开松和除杂,而后在多仓混棉机内,经混开棉完成初步开松的棉纤维在气流带动下进入到多仓混棉机内,在气流作用下,棉纤维被均匀地吹入各个棉仓,形成气流混合,而后各仓内的棉纤维层经过90度转弯输送,利用其路程差获得再次混合,过量纤维被抛入混棉室,达到细致混合;精细开松梳理过程中,经初步开松混合的棉纤维首先进入到前梳针打手开棉机内,此时在前梳针打手开棉机前配置棉纺异纤清除机,从而使得进去的棉纤维流内的非棉纤维经图像处理被识别,并在高速喷枪作用下被喷出,从而实现非棉异纤的清除,在前梳针打手开棉机内设置有打手,在打手的外圆周上分布有刀片,在打手的后部设置有给棉罗拉,在打手的外圆周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根尘棒,尘棒之间保持间距,在打手的外圆周的上部设置有剥棉刀,喂入前梳针打手开棉机的棉纤维首先经给棉罗拉的按压作用输出,输出后的棉纤维被以一定速度转动的打手的外圆周上的刀片不断的剥取,在剥取过程中对棉纤维实现开松作用,此过程中打手与给棉罗拉的隔距偏小设置,从而使得刀片进入棉纤维层深,开松作用强,打手速度偏高设置,实现对棉纤维的强的开松除杂,以及高的短纤落棉率,经剥取的棉纤维随着打手一定转动,从而在打手的表面形成不均匀分布的气流层,通过尘棒对气流层的分割作用实现杂质和短纤的沿着尘棒的下落,此过程中打手与尘棒的隔距自进口至出口逐渐增大,且隔距偏小设置,从而实现强开松、高落棉、多除杂,尘棒之间的隔距采用入口部分大,便于大杂先落,补入气流,中间部分适当减小,出口部分再适当放大至与入口保持一致,主要实现短纤维的下落,同时实现下落的纤维内的部分较长纤维的回收,节约用棉,而后进入到豪猪打手开棉机内,在豪猪打手开棉机内设置有豪猪打手,豪猪打手由打手轴、圆盘和刀片组成,包括19个沿轴向均匀分布圆盘,且间距为54mm,每个圆盘上包含12个刀片,在豪猪打手的外圆周的下部设置有尘棒,尘棒分布在豪猪打手的3/4圆周上,且分四组安装,尘棒的顶面宽为12mm,尘棒的工作面宽为26mm,起反射除杂的作用,尘棒的底面与另一尘棒的工作面形成间距,且两者之间的角度为清除角,设置为48度,尘棒的工作面与打手的径向夹角偏小设置,使得尘棒对棉块的阻力大,继而实现开松和除杂,尘棒间的隔距设置第一组11-15mm之间,第二、三组6-10mm之间,第四组4-7mm之间,在打手的后部设置有给棉罗拉,在打手的外圆周的上部设置有剥棉刀,喂入豪猪打手开棉机的棉纤维首先经给棉罗拉的按压作用输出,输出后的棉纤维被以一定速度转动的豪猪打手的外圆周上的刀片不断的剥取,在剥取过程中对棉纤维实现开松作用,此过程中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的隔距偏小设置且比前梳针打手开棉机的设置大,从而使得刀片进入棉纤维层深,开松作用强,打手速度偏高设置且比前梳针打手开棉机的设置小,实现对棉纤维的强的开松除杂,以及高的短纤落棉率,经剥取的棉纤维随着打手一定转动,从而在打手的表面形成不均匀分布的气流层,通过尘棒对气流层的分割作用实现杂质和短纤的沿着尘棒的下落,此过程中豪猪打手与尘棒的隔距自进口至出口逐渐增大,且隔距偏小设置且比前梳针打手开棉机的设置大,从而实现强开松、高落棉、多除杂,尘棒之间的隔距采用入口部分大,便于大杂先落,补入气流,中间部分适当减小,出口部分再适当放大至与入口保持一致,主要实现短纤维的下落,同时实现下落的纤维内的部分长纤维的回收,节约用棉,而后进入到后梳针打手开棉机内,在后梳针打手开棉机内设置有打手,在打手的外圆周上分布有刀片,在打手的后部设置有给棉罗拉,在打手的外圆周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根尘棒,尘棒之间保持间距,在打手的外圆周的上部设置有剥棉刀,喂入后梳针打手开棉机的棉纤维首先经给棉罗拉的按压作用输出,输出后的棉纤维被以一定速度转动的打手的外圆周上的刀片不断的剥取,在剥取过程中对棉纤维实现开松作用,此过程中打手与给棉罗拉的隔距偏小设置且比前梳针打手开棉机的设置小,从而使得刀片进入棉纤维层更强,开松作用更强,打手速度偏高设置且前梳针打手开棉机的设置大,实现对棉纤维的更强的开松除杂,以及更高的短纤落棉率,经剥取的棉纤维随着打手一定转动,从而在打手的表面形成不均匀分布的气流层,通过尘棒对气流层的分割作用实现杂质和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