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472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一次混条、二次混条、一次针梳、二次针梳、三次针梳、一遍头道粗纱、二遍头道粗纱、粗纱、细纱、自络筒、并线、倍捻、槽筒和去水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特别添加了羊毛,并利用水溶条进行混纺,降低纺纱和染色难度,通过两次混条及三次针梳工艺,提升了条干的均匀性,使得牛绒、羊毛及桑蚕丝充分混合,实现了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改善纱线及其织物的功能性。

Production process of a velvet wool blended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丝牛绒是由真丝与牛绒混纺而成,改善了针织时装的织物功能性,但是牛绒的长度较短,使得真丝与牛绒混纺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高支丝牛绒的生产难度大,成本高。另外,牛绒不易染色,得到的丝牛绒混纺纱色泽单一,限制了产品的使用范围,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实现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染色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准备14重量份的牛绒、14重量份的羊毛、12重量份的桑蚕丝以及60重量份的水溶条;一次混条:把牛绒1根、羊毛1根及桑蚕丝3根,导入混条机进行混条,设置牵伸为4.3,隔距42,下机条重13~13.5g/m,得到A条;二次混条:把A条2根,水溶条2根,导入混条机进行混条,设置牵伸为3.7,隔距42,下机条重17~19g/m,得到B条;一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B条3根,设置牵伸为3.6,隔距40,下机条重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料:准备14重量份的牛绒、14重量份的羊毛、12重量份的桑蚕丝以及60重量份的水溶条;一次混条:把牛绒1根、羊毛1根及桑蚕丝3根,导入混条机进行混条,设置牵伸为4.3,隔距42,下机条重13~13.5 g/m,得到A条;二次混条:把A条2根,水溶条2根,导入混条机进行混条,设置牵伸为3.7,隔距42,下机条重17~19g/m,得到B条;一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B条3根,设置牵伸为3.6,隔距40,下机条重14~16g/m,得到C条;二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C条3根,设置牵伸为3.7,隔距40,下机条重11.5~12.5g/m,得到D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牛绒羊毛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料:准备14重量份的牛绒、14重量份的羊毛、12重量份的桑蚕丝以及60重量份的水溶条;一次混条:把牛绒1根、羊毛1根及桑蚕丝3根,导入混条机进行混条,设置牵伸为4.3,隔距42,下机条重13~13.5g/m,得到A条;二次混条:把A条2根,水溶条2根,导入混条机进行混条,设置牵伸为3.7,隔距42,下机条重17~19g/m,得到B条;一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B条3根,设置牵伸为3.6,隔距40,下机条重14~16g/m,得到C条;二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C条3根,设置牵伸为3.7,隔距40,下机条重11.5~12.5g/m,得到D条;三次针梳:向针梳机喂入D条3根,设置牵伸为3.6,隔距38,下机条重9.5~10.5g/m,得到E条;一遍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E条2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4~2.5g/m,得到F条;二遍头道粗纱:向粗纱机喂入F条8根,设置牵伸为7.78,下机条重2.5~2.6g/m,得到G条;粗纱:向粗纱机喂入G条1根,设置牵伸为8.7,捻度41T/m,下机条重为0.25~0.35g/m;细纱:将粗纱导入细纱机,实测支数120S,设置牵伸倍数为36,上机捻度1243T/m,捻向为Z,钢丝钩16/0,车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