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453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包括整体模具本体,所述整体模具本体内部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内部一侧中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嵌合槽内部套接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一侧边部中端与限位槽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嵌合槽、限位槽、散热筒、限位块、固定螺丝、粘结槽和导热硅胶片能够快速的吸收零件在加工时所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出现难以消除的现象,增大了整体模具本体的生产效率,同时散热筒便于拆卸,进而使人员对散热筒底部的零件进行拆卸时变得更加方便,进一步避免零件因难以拆除,导致零件在拆卸时产生出料角度不正的现象。

An integral di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neven discharge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
本技术涉及整体模具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机械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模具也随之不断产生,整体模具只要为一种没有分模面的模样,传统的整体模具在实际加工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缺少导热散热的能力,进而导致浆料在注入后成型的过程中,常会因散热不及时导致浆料在整体模具内部无法进行快速的冷却,进而增大零件成型所需要的时间,降低了整体模具的生产效率,同时现有的整体模具由于其在实际使用时缺少快速拆模的组件,导致零件在成型后常会难以拆除,同时零件出料角度不正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整体模具在实际加工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缺少导热散热的能力,进而导致浆料在注入后成型的过程中,常会因散热不及时导致浆料在整体模具内部无法进行快速的冷却,进而增大零件成型所需要的时间,降低了整体模具的生产效率,同时现有的整体模具由于其在实际使用时缺少快速拆模的组件,导致零件在成型后常会难以拆除,同时零件出料角度不正的问题也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包括整体模具本体,所述整体模具本体底端各顶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嵌入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顶端固定焊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端中部开设有注浆口,所述注浆口底端与盖板的连接处粘结有浇口套;所述整体模具本体内部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内部一侧中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嵌合槽内部套接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一侧边部中端与限位槽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整体模具本体一侧边部与限位块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螺丝,所述散热筒内侧边部均等距开设有粘结槽,所述粘结槽内部固定粘结有导热硅胶片,所述散热筒内部嵌入安装有集料筒,所述集料筒内部开设有集料腔室,所述集料腔室内侧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导流槽口,所述导流槽口内部中端开设有进料通槽。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径与导柱的外径相等,所述连接槽顶端边部均固定粘结有缓冲胶圈。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一侧边部与固定螺丝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连接螺孔。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口内部均开设有导流纹。所述整体模具本体内部底端安装有成型模,所述成型模内部开设有成型模腔,所述成型模腔内部一侧开设有匀浆槽,所述匀浆槽一侧中端通过分流槽与成型模腔之间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匀浆槽的深度为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嵌合槽、限位槽、散热筒、限位块、固定螺丝、粘结槽和导热硅胶片能够快速的吸收零件在加工时所产生的热量,避免热量出现难以消除的现象,增大了整体模具本体的生产效率,同时散热筒便于拆卸,进而使人员对散热筒底部的零件进行拆卸时变得更加方便,进一步避免零件因难以拆除,导致零件在拆卸时产生出料角度不正的现象。2、通过导流槽口、进料通槽、匀浆槽和分流槽能够加工铝水快速的竖直至成型模内部的成型模腔内,进而以便于铝水能够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成型模腔内,防止因成型模腔内部铝水的分布不均导致对零件成型的质量造成影响。3、通过连接槽、导柱、盖板、注浆口和浇口套便于外部铝水的注入,同时便于对整体模具本体进行密封保护,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水渍进入到整体模具本体的内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集料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流槽口的开设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成型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整体模具本体;2、连接槽;3、导柱;4、盖板;5、注浆口;6、浇口套;7、嵌合槽;8、限位槽;9、散热筒;10、限位块;11、固定螺丝;12、粘结槽;13、导热硅胶片;14、集料筒;15、集料腔室;16、导流槽口;17、进料通槽;18、成型模;19、成型模腔;20、匀浆槽;21、分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包括整体模具本体1,整体模具本体1底端各顶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2,连接槽2内部嵌入安装有导柱3,连接槽2的内径与导柱3的外径相等,连接槽2顶端边部均固定粘结有缓冲胶圈,使导柱3与连接槽2之间在嵌合连接时更加紧密,导柱3顶端固定焊接有盖板4,盖板4顶端中部开设有注浆口5,注浆口5底端与盖板4的连接处粘结有浇口套6。整体模具本体1内部开设有嵌合槽7,嵌合槽7内部一侧中端开设有限位槽8,嵌合槽7内部套接有散热筒9,散热筒9一侧边部中端与限位槽8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整体模具本体1一侧边部与限位块10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螺丝11,散热筒9一侧边部与固定螺丝1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连接螺孔,便于将整体模具本体1与散热筒9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散热筒9内侧边部均等距开设有粘结槽12,粘结槽12内部固定粘结有导热硅胶片13,散热筒9内部嵌入安装有集料筒14,集料筒14内部开设有集料腔室15,集料腔室15内侧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导流槽口16,导流槽口16内部均开设有导流纹,便于将进入导流槽口16内部的铝水快速的输送至进料通槽17内,导流槽口16内部中端开设有进料通槽17。整体模具本体1内部底端安装有成型模18,成型模18内部开设有成型模腔19,成型模腔19内部一侧开设有匀浆槽20,匀浆槽20的深度为8MM,便于将进入匀浆槽20内部的铝水及时的输送至分流槽21内,匀浆槽20一侧中端通过分流槽21与成型模腔19之间贯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在实际之前,首先将整体模具本体1水平放置在工作台面上,接着将散热筒9插入到嵌合槽7内,并将散热筒9边部的限位块10插入到嵌合槽7内侧边部对应的限位槽8内,然后旋动整体模具本体1边部的固定螺丝11来将散热筒9与整体模具本体1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将盖板4底端的导柱3分别插入到整体模具本体1顶部的连接槽2内,且使注浆口5的底部对准集料筒1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外部的铝水通过注浆口5注入到集料筒14内部的集料腔室15内,在注浆口5注料的过程中,其底端与盖板4连接处的浇口套6能够避免浆料产生溢漏的现象,而在浆料注入到集料腔室15内时,通过集料腔室15内部的导流槽口16能够快速的将浆料集中导流至进料通槽17内,然后再由进料通槽17将浆料输送至匀浆槽20内,最后由分流槽21来将匀浆槽20内部的浆料均匀的输送至成型模18内部的成型模腔19内,以此方式来完成注浆,能够使浆料更加快速且均匀的注入到成型模腔19内,进而避免成型模腔19内因浆料分布不均对零件的成型质量造成影响,当浆料完全注入到成型模腔19内后,此时通过散热筒9边部的导热硅胶片13能够及时的吸收浆料冷却时所放出的热量,再利用散热筒9来将热量向外排出,以此来加快浆料的冷却速度,进而避免浆料因冷却速度过慢而导致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包括整体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模具本体(1)底端各顶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内部嵌入安装有导柱(3),所述导柱(3)顶端固定焊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顶端中部开设有注浆口(5),所述注浆口(5)底端与盖板(4)的连接处粘结有浇口套(6);所述整体模具本体(1)内部开设有嵌合槽(7),所述嵌合槽(7)内部一侧中端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嵌合槽(7)内部套接有散热筒(9),所述散热筒(9)一侧边部中端与限位槽(8)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所述整体模具本体(1)一侧边部与限位块(10)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螺丝(11),所述散热筒(9)内侧边部均等距开设有粘结槽(12),所述粘结槽(12)内部固定粘结有导热硅胶片(13),所述散热筒(9)内部嵌入安装有集料筒(14),所述集料筒(14)内部开设有集料腔室(15),所述集料腔室(15)内侧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导流槽口(16),所述导流槽口(16)内部中端开设有进料通槽(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解决出料角度不正的整体模具,包括整体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模具本体(1)底端各顶角处均开设有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内部嵌入安装有导柱(3),所述导柱(3)顶端固定焊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顶端中部开设有注浆口(5),所述注浆口(5)底端与盖板(4)的连接处粘结有浇口套(6);所述整体模具本体(1)内部开设有嵌合槽(7),所述嵌合槽(7)内部一侧中端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嵌合槽(7)内部套接有散热筒(9),所述散热筒(9)一侧边部中端与限位槽(8)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所述整体模具本体(1)一侧边部与限位块(10)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螺丝(11),所述散热筒(9)内侧边部均等距开设有粘结槽(12),所述粘结槽(12)内部固定粘结有导热硅胶片(13),所述散热筒(9)内部嵌入安装有集料筒(14),所述集料筒(14)内部开设有集料腔室(15),所述集料腔室(15)内侧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导流槽口(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成肖优胜张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铜川华盛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