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640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包括: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氮源24g,无机盐1.5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8g和醋酸3ml;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培养基的配方配合添加醋酸调控发酵培养基的pH的方法,实现无需灭菌,就能具有优秀的抑菌效果;且将pH调节在4.0‑4.2时,得到的产品经清洗和压水后具有优秀的吸液性能,提高使用舒适感,加快伤口愈合;得到的产品经清洗后具有优秀的透明度,方便观察伤口情况,可作为一款可视性伤口愈合敷料,在伤口创面敷料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A Fermentation Medium and Its Culture Method of Bacterial Cellulose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简称BC)是一种由细菌发酵产生的天然纤维素的统称。由醋酸菌属(Acet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等中的某种微生物发酵产生,其典型的代表菌为木葡糖醋酸杆菌(Glucoacetobacterxylinum)。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由D-吡喃葡萄糖酐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链状高分子,但细菌纤维素的形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与植物纤维素有很大的不同,属于典型的生物纳米纤维材料。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在食品、造纸、医药和生物工程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在进行细菌纤维素生产培养过程中,如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器皿消毒不彻底和培养环境控制不严格等问题都可能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染菌现象。在进行细菌纤维素膜培养过程中,染菌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接种后静态培养前期,在该阶段主要污染菌为酵母菌,酵母菌能在培养基中迅速生长繁殖,并会分泌纤维素酶,在细菌纤维素培养中往往会造成大面积毁灭性的损失。静态培养后期,在该阶段主要污染菌为霉菌和细菌,其中细菌污染情况很少发生。由于霉菌染菌发生在后期,细菌纤维素膜已有一定的厚度,且霉菌的生长繁殖速度相对较慢,一般只会造成小范围的局部损失。在传统细菌纤维素生产工艺中,培养基一般需要经过高温灭菌的过程,虽然高温灭菌能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但高温也会破坏培养基中一些营养成分,造成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损失,同时高温灭菌过程需要配套设备、时间和能源等一系列资源。因此,打破传灭菌工艺,开发一种不需灭菌的细菌纤维素培养基制备方法在细菌纤维素生产发酵应用中不仅能抑制细菌纤维素培养过程中的染菌情况发生,提高制成率,也能消减灭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时间和能源,缩短周期和成本。一般的伤口敷料如纱布、无纺布敷贴和泡沫类敷料等,由于其材料特性,透明度不高,不能直接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发生感染或二次损伤等情况,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及时发现伤口情况,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开发一种可作为可视性伤口敷料的材料用于伤口创面覆盖,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患者伤口感染或二次损伤等情况,对患者伤口治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市场需要一种无需灭菌且制造出的细菌纤维素膜透明度好,吸液性能好的细菌纤维素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通过培养基的配方配合添加醋酸调控发酵培养基的pH的方法,实现无需灭菌,就能具有优秀的抑菌效果;且将pH调节在4.0-4.2时,得到的产品经清洗和压水后具有优秀的吸液性能,提高使用舒适感,加快伤口愈合;得到的产品经清洗后具有优秀的透明度,方便观察伤口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发酵培养基,配方包括: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氮源24g,无机盐1.5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8g和醋酸3ml。前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碳源包括:葡萄糖20g,蔗糖8g,甘油5g。前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氮源包括:蛋白胨10g,玉米浆7g,硫酸铵7g。前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无机盐包括:氯化钠0.4g,氯化钾0.1g,氯化钙0.2g,硫酸镁0.1g,磷酸二氢钠0.3g,磷酸二氢钾0.4g。一种发酵培养基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包括: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氮源24g,无机盐1.5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8g和醋酸3ml;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配方配置发酵培养基;步骤二,用酸溶液调节发酵培养基pH到4.2以下;步骤三,在调节好pH的发酵培养基中接入木醋杆菌;步骤四,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搅拌均匀后分装,并透气封口,在28~30℃环境下,静态培养5~8天,得到细菌纤维素膜。前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酸溶液为醋酸。前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步骤二,用醋酸调节发酵培养基pH为4.0~4.2。前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步骤三,在调节好pH的发酵培养基中接入木醋杆菌,木醋杆菌的接入量占发酵培养基量的6~20%(v/v)。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调节培养基pH值的方法来达到培养基无需经过高温灭菌即可接种进行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即保证了培养基营养成分不被破坏,还降低了细菌纤维素膜在培养过程中的染菌情况,提高了制成率,同时又减少了高温灭菌环节,降低了培养门槛,减免了高温灭菌过程所需的资源,如设备、能源、人力和时间等,缩短了周期,大大节省了培养细菌纤维素的成本,能够适应于大规模生产;培养基配方中含有醋酸,一方面能与培养基中其他一些成份形成缓冲盐体系维持培养基pH,另一方面醋酸可作为木醋杆菌利用的碳源和增效因子,提高细菌纤维素的产量;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培养的得到的细菌纤维素膜经清洗后,压水前和压水后的膜片覆于人体皮肤上观察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同时,压水后的膜片具有很好的吸液性能,结合细菌纤维素本身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可作为一款可视性伤口愈合敷料,在伤口创面敷料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一种发酵培养基,配方包括: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氮源24g,无机盐1.5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8g和醋酸3ml。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碳源包括:葡萄糖20g,蔗糖8g,甘油5g。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氮源包括:蛋白胨10g,玉米浆7g,硫酸铵7g。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无机盐包括:氯化钠0.4g,氯化钾0.1g,氯化钙0.2g,硫酸镁0.1g,磷酸二氢钠0.3g,磷酸二氢钾0.4g。一种发酵培养基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配方配置发酵培养基。步骤二,用酸溶液调节发酵培养基pH到4.2以下;作为一种优选,酸溶液为醋酸。作为一种优选,pH调节范围为4.0~4.2。步骤三,在调节好pH的发酵培养基中接入木醋杆菌;作为一种优选,木醋杆菌的接入量占发酵培养基量的6~20%(v/v)。步骤四,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搅拌均匀后分装,并透气封口,在28~30℃环境下,静态培养5~8天,得到细菌纤维素膜。以下通过实验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验一,验证本专利技术通过培养基的配方结合PH的调节能抑制杂菌生长;实验过程:下述实例中的木醋杆菌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编号1.1812。实施例1(1)培养基制备: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葡萄糖20g、蔗糖8g和甘油5g),氮源24g(蛋白胨10g、玉米浆7g、硫酸铵7g),无机盐1.5g(氯化钠0.4g、氯化钾0.1g、氯化钙0.2g、硫酸镁0.1g、磷酸二氢钠0.3g、磷酸二氢钾0.4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8g和醋酸3ml配置成发酵培养基,备用。(2)pH调节:用醋酸调节培养基pH至4.2。(3)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按6%(占培养基)的接种量接入木醋杆菌,搅拌。(4)定量500ml分装倒入浅盘,用保鲜膜戳孔透气封口,在28℃环境下,静态培养8天,无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氮源24g,无机盐1.5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8g和醋酸3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氮源24g,无机盐1.5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8g和醋酸3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葡萄糖20g,蔗糖8g,甘油5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包括:蛋白胨10g,玉米浆7g,硫酸铵7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包括:氯化钠0.4g,氯化钾0.1g,氯化钙0.2g,硫酸镁0.1g,磷酸二氢钠0.3g,磷酸二氢钾0.4g。5.一种发酵培养基培养细菌纤维素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包括:按每升培养基加入碳源33g,氮源24g,无机盐1.5g,氢氧化钠2g,柠檬酸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潮峰鲁建国丁海微曹黎明王姣
申请(专利权)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