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24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包括机架和研磨机构,研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研磨机构包括电机和研磨外筒,研磨外筒可拆卸的设置在机架下端面,电机竖直固定在研磨外筒上端面,电机左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研磨外筒相连通,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辊筒,旋转辊筒设置在研磨外筒内部,研磨外筒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壳体,旋转辊筒的形状与研磨外筒的形状相同,研磨外筒内壁面均匀布置有研磨凸起,研磨外筒下端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横梁和调节料斗,横梁水平设置在出料斗内,横梁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竖直穿设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出料且能够调节出料速度。

A New Type of Mugwort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
本技术属于艾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
技术介绍
艾叶是一种用途广泛、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在人们生活日用、养生保健、食疗健身、防病祛病等方面发挥有其独特的作用。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具优点;其一,便于制成大小不同的艾条,用于艾灸,艾条易于燃烧,气味芳香;其二,燃烧时热力温和,且热力能穿透皮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艾绒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将艾叶晒干后,放置在在石臼中,用木头锤子对艾叶进行捶打、研磨,艾叶经捶打、研磨后,用细筛筛去杂质变成艾绒,艾叶一定要用木锤在石头上砸,才能做出最好的艾绒。然而传统研磨机研磨后需要依靠人力将研磨后的艾绒取出或者无法均匀出料,不仅消耗人的体力,制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非常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能够自动出料且能够调节出料速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包括机架和研磨机构,研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研磨机构包括电机和研磨外筒,研磨外筒可拆卸的设置在机架下端面,电机竖直固定在研磨外筒上端面,电机左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研磨外筒相连通,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辊筒,旋转辊筒设置在研磨外筒内部,研磨外筒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壳体,旋转辊筒的形状与研磨外筒的形状相同,研磨外筒内壁面均匀布置有研磨凸起,研磨外筒下端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横梁和调节料斗,横梁水平设置在出料斗内,横梁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竖直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横梁上方,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螺纹杆外部的套管,套管内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套管与横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套管外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圆心处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水平设置且右侧穿过出料斗,螺纹杆下端与调节料斗连接。进料口上端设置有旋转盖板,旋转盖板右侧通过销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旋转盖板左侧设置有第一把手。调节料斗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调节机构外部设置有防尘壳体,防尘壳体下端固定设置在横梁上,旋转杆右侧穿过防尘壳体。旋转杆右端设置有第二把手。研磨外筒通过固定板与机架可拆卸连接,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机架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传统的人工研磨相比,本技术通过机械化的研磨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自动下料,避免人工出料影响艾绒的洁净度,通过设置出料机构,可以调节出料速度,研磨外筒与机架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维护研磨外筒。本技术能够自动出料且能够调节出料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出料斗俯视图。图中:1、电机2、机架3、旋转盖板4、进料口5、固定板6、电机输出轴7、旋转辊筒8、研磨外筒9、出料斗10、横梁11、销轴12、第一把手13、防尘壳体14、第二把手15、旋转杆16、调节料斗17、螺纹杆18、第二锥齿轮19、套管20、第一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包括机架2和研磨机构,研磨机构设置在机架2上,研磨机构包括电机1和研磨外筒8,研磨外筒8可拆卸的设置在机架2下端面,电机1竖直固定在研磨外筒8上端面,电机1左侧设置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与研磨外筒8相连通,电机输出轴6上设置有旋转辊筒7,旋转辊筒7设置在研磨外筒8内部,研磨外筒8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壳体,旋转辊筒7的形状与研磨外筒8的形状相同,研磨外筒8内壁面均匀布置有研磨凸起,研磨外筒8下端设置有出料斗9,出料斗9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横梁10和调节料斗16,横梁10水平设置在出料斗9内,横梁10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竖直穿设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横梁10上方,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螺纹杆17外部的套管19,套管19内设置有与螺纹杆17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套管19与横梁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套管19外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0,第一锥齿轮20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圆心处设置有旋转杆15,旋转杆15水平设置且右侧穿过出料斗9,螺纹杆17下端与调节料斗16连接,进料口4上端设置有旋转盖板3,旋转盖板3右侧通过销轴11与机架2转动连接,旋转盖板3左侧设置有第一把手12,调节料斗16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调节机构外部设置有防尘壳体13,防尘壳体13下端固定设置在横梁10上,旋转杆15右侧穿过防尘壳体13,旋转杆15右端设置有第二把手14,研磨外筒8通过固定板5与机架2可拆卸连接,固定板5通过螺栓与机架2连接。本技术在实施时,旋转盖板3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研磨艾叶时,手握第一把手12,将旋转盖板3打开,将艾叶通过进料口4投入研磨外筒8,启动电机1,电机1可由蓄电池供电,且与蓄电池电连接,电机1带动旋转辊筒7转动,艾叶通过旋转辊筒7与研磨外筒8的间隙,由于研磨外筒8内部侧壁面均匀分布有研磨凸起,因此艾叶在旋转辊筒7与研磨外筒8之间的间隙中与旋转辊筒7和研磨外筒8均发生摩擦,因此产生艾绒,研磨后的艾绒进入出料斗9,出料斗9内的出料机构可将艾绒均匀的排出,原理为出料机构中的调节料斗16的纵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艾绒通过调节料斗16的侧面,会产生缓冲且发生分流,使艾绒更加均匀的排出,分流后的艾绒通过调节料斗16与出料斗9之间的间隙排出;当需要调节艾绒出料速度时,旋转第二把手14,第二把手14通过旋转杆15带动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20啮合且带动第一锥齿轮20转动,锥齿轮传动为机械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多加赘述,第一锥齿轮20外部套设的套管19跟随第一锥齿轮20一起转动,套管19转动会带动螺纹杆17转动,由于套管19与横梁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套管19与横梁10不发生位置变化,因此套管19转动带动螺纹杆17转动的同时会带动螺纹杆17上下移动,螺纹杆17上下移动带动调节料斗16上下移动,如图2所示,出料斗9的出料口也为上宽下窄的出料口,因此当调节料斗16上升时,调节料斗16与出料斗9之间的间隙变大,出料速度增加,当调节料斗16下降时,调节料斗16与出料斗9之间的间隙变小,出料速度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研磨机构,研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研磨机构包括电机和研磨外筒,研磨外筒可拆卸的设置在机架下端面,电机竖直固定在研磨外筒上端面,电机左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研磨外筒相连通,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辊筒,旋转辊筒设置在研磨外筒内部,研磨外筒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壳体,旋转辊筒的形状与研磨外筒的形状相同,研磨外筒内壁面均匀布置有研磨凸起,研磨外筒下端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横梁和调节料斗,横梁水平设置在出料斗内,横梁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竖直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横梁上方,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螺纹杆外部的套管,套管内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套管与横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套管外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圆心处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水平设置且右侧穿过出料斗,螺纹杆下端与调节料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艾叶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研磨机构,研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研磨机构包括电机和研磨外筒,研磨外筒可拆卸的设置在机架下端面,电机竖直固定在研磨外筒上端面,电机左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研磨外筒相连通,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辊筒,旋转辊筒设置在研磨外筒内部,研磨外筒为上宽下窄的梯形壳体,旋转辊筒的形状与研磨外筒的形状相同,研磨外筒内壁面均匀布置有研磨凸起,研磨外筒下端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横梁和调节料斗,横梁水平设置在出料斗内,横梁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竖直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横梁上方,调节机构包括套设在螺纹杆外部的套管,套管内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套管与横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套管外部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天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