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18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混合机密闭性能差、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以及壳体强度较弱、转子高度调节困难的问题。主要包括撑杆、桨叶,撑杆上设有撑杆腰型孔,桨叶上设有桨叶中部腰型孔,桨叶与定位键组成一移动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上盖、出料门、回风管道的机壳,贯穿机壳内部的转子,前机槽、后机槽以及两个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结构;或者前机槽、后机槽以及其中一个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另一个侧墙板为装配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跑冒滴漏现象,转子高度调节灵活,壳体强度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实用性强,能广泛应用于饲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中。

An improved single-shaft blade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高密闭性、装配简单、壳体强度高、桨叶高度可自由调节的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
技术介绍
随着饲料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饲料加工设备的稳定和清洁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饲料加工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传统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如下:一、现有单轴桨叶式混合机的机壳的上机壳、下机体通过螺栓装配固定密封,上机壳与下机体连接处为平面与机槽圆周相切的一条线,再通过涂密封胶对其密封,使用一段时间后连接处就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二、传统两个轴承座架与壳体也是通过螺栓装配固定连接,同样使用一段时间后轴承座架与壳体连接处会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三、混合机壳体强度较弱,混合机经过多次吊装机吊装壳体易变性,造成桨叶擦壁而受损;四、长期使用桨叶会不断磨损,磨损的桨叶与机槽的表面间的间隙增大,导致混合室物料残留加剧、物料混合不充分,严重影响着饲料产品的品质,为确保混合饲料产品的品质需要根据桨叶的磨损程度适时调整桨叶与机槽间的间隙。传统混合机的桨叶与撑杆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固定连接式,桨叶与撑杆之间的相互位置不可调整,桨叶磨损只能更换整个转子或者整个桨叶,成本高,严重浪费资源;申请号为200920231053.9、申请日为2009.09.02、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可调节混合机桨叶高度的结构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混合机桨叶,结构复杂,不仅调整不方便,而且调整距离是固定值,只能是调整垫厚度的倍数;此外,我们知道机械产品结构越复杂故障率越高,所以产品结构越简单化越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密闭性、装配简单、壳体强度高、桨叶高度可自由调节的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包括设有上盖、出料门、回风管道的机壳,贯穿所述机壳内部的转子;所述机壳包括前机槽、后机槽、两侧墙板,所述转子经轴端密封装置、轴承与所述机壳轴承连接,所述转子一侧配有与之转动连接的电机,所述轴承支承在轴承支架上,且所述轴承支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前机槽、所述后机槽以及两个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前机槽、所述后机槽以及其中一个所述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另一个所述侧墙板为装配式结构;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撑杆、连接在所述撑杆顶端的桨叶,所述撑杆与所述桨叶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撑杆腰型孔,所述撑杆腰型孔内部设有定位键固定螺纹孔,所述撑杆腰型孔两侧设有螺栓固定螺纹孔;所述桨叶上设有桨叶中部腰型孔、设置在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两侧的螺栓腰型孔,定位键贯穿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并固定在所述撑杆腰型孔内,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与所述定位键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相接触,使所述桨叶与所述定位键组成一移动副;所述桨叶上方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上开设两个与所述螺栓腰型孔相对应的螺栓孔;两个螺栓分别贯穿两所述螺栓孔、两所述螺栓腰型孔与两所述螺栓固定螺纹孔螺纹固定连接,将所述压盖、所述桨叶、所述撑杆固定连接。优选地,轴承支架与两个所述侧墙板采用连续焊焊接方式密闭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机壳上设有1-2个清理门。优选地,所述混合机安装设有喷吹装置。优选地,所述混合机设有含雾化喷嘴的液体添加装置。优选地,所述电机为轴装式减速电机。优选地,两所述螺栓之间固定串有双联防松垫片。优选地,所述定位键采用螺钉固定在所述撑杆腰型孔内。优选地,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长度大于所述定位键的长度,所述定位键的长度与所述撑杆腰型孔的长度一致。优选地,所述定位键的高度大于所述撑杆腰型孔的孔深,并且小于所述撑杆腰型孔与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两孔孔深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传统装配式结构改为焊接一体式结构,装配难度大幅度降低,密闭性能强,有效解决传统壳体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2.本技术转子结构能有效实现桨叶高度的自由调整,灵活性强,大幅度延长桨叶更换周期,结构设计简单化,故障率很低,维护维修也很容易;3.本技术轴承支架与壳体采用连续焊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效避免泄漏点,密闭性能好,此外两轴承支架分别与两侧墙板焊接在保证支撑固定轴承作用的同时也相当于在整个墙板上焊接了加强筋,保证了机壳墙板强度,防止机壳发生变形;4.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混合机一系列问题,改进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实用性强,能广泛应用于饲料混合设备
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转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子局部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转子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轴;2.撑杆;3.桨叶;4.撑杆腰型孔;5.螺钉;6.螺栓固定螺纹孔;7.双联防松垫片;8.桨叶中部腰型孔;9.螺栓腰型孔;10.定位键;11.压盖;12.螺栓孔;13.螺栓;14.上盖;15.出料门;16.回风管道;17.清理门;18.转子;19.前机槽;20.后机槽;21.侧墙板;22.轴端密封装置;23.轴承;24.电机;25.轴承支架;26.液体添加装置;27.喷吹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包括设有上盖14、出料门15、回风管道16的机壳,贯穿所述机壳内部的转子18;所述机壳包括前机槽19、后机槽20、两侧墙板21,所述转子18经轴端密封装置22、轴承23与所述机壳轴承连接,所述转子18一侧配有与之转动连接的电机24,所述轴承23支承在轴承支架25上,且所述轴承支架25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前机槽19、所述后机槽20以及两个侧墙板21为焊接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前机槽19、所述后机槽20以及其中一个所述侧墙板21为焊接一体式,另一个所述侧墙板21为装配式结构;所述转子18包括固定在主轴1上的撑杆2、连接在所述撑杆2顶端的桨叶3,所述撑杆2与所述桨叶3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撑杆腰型孔4,所述撑杆腰型孔4内部设有定位键固定螺纹孔,所述撑杆腰型孔4两侧设有螺栓固定螺纹孔6;所述桨叶3上设有桨叶中部腰型孔8、设置在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8两侧的螺栓腰型孔9,定位键10贯穿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8、并固定在所述撑杆腰型孔4内,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8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与所述定位键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相接触,使所述桨叶3与所述定位键10组成一移动副;所述桨叶3上方设有压盖11,所述压盖11上开设两个与所述螺栓腰型孔9相对应的螺栓孔12;两个螺栓13分别贯穿两所述螺栓孔12、两所述螺栓腰型孔9与两所述螺栓固定螺纹孔6螺纹固定连接,将所述压盖11、所述桨叶3、所述撑杆2固定连接。优选地,轴承支架25与两个所述侧墙板21采用连续焊焊接方式密闭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机壳上设有1-2个清理门17。优选地,所述混合机安装设有喷吹装置。优选地,所述混合机设有含雾化喷嘴的液体添加装置26。优选地,所述电机24为轴装式减速电机。优选地,两所述螺栓13之间固定串有双联防松垫片7。优选地,所述定位键10采用螺钉5固定在所述撑杆腰型孔4内。优选地,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8长度大于所述定位键10的长度,所述定位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包括设有上盖、出料门、回风管道的机壳,贯穿所述机壳内部的转子;所述机壳包括前机槽、后机槽、两侧墙板,所述转子经轴端密封装置、轴承与所述机壳轴承连接,所述转子一侧配有与之转动连接的电机,所述轴承支承在轴承支架上,且所述轴承支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槽、所述后机槽以及两个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前机槽、所述后机槽以及其中一个所述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另一个所述侧墙板为装配式结构;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撑杆、连接在所述撑杆顶端的桨叶,所述撑杆与所述桨叶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撑杆腰型孔,所述撑杆腰型孔内部设有定位键固定螺纹孔,所述撑杆腰型孔两侧设有螺栓固定螺纹孔;所述桨叶上设有桨叶中部腰型孔、设置在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两侧的螺栓腰型孔,定位键贯穿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并固定在所述撑杆腰型孔内,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与所述定位键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相接触,使所述桨叶与所述定位键组成一移动副;所述桨叶上方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上开设两个与所述螺栓腰型孔相对应的螺栓孔;两个螺栓分别贯穿两所述螺栓孔、两所述螺栓腰型孔与两所述螺栓固定螺纹孔螺纹固定连接,将所述压盖、所述桨叶、所述撑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单轴桨叶式混合机,包括设有上盖、出料门、回风管道的机壳,贯穿所述机壳内部的转子;所述机壳包括前机槽、后机槽、两侧墙板,所述转子经轴端密封装置、轴承与所述机壳轴承连接,所述转子一侧配有与之转动连接的电机,所述轴承支承在轴承支架上,且所述轴承支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槽、所述后机槽以及两个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前机槽、所述后机槽以及其中一个所述侧墙板为焊接一体式,另一个所述侧墙板为装配式结构;所述转子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撑杆、连接在所述撑杆顶端的桨叶,所述撑杆与所述桨叶相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撑杆腰型孔,所述撑杆腰型孔内部设有定位键固定螺纹孔,所述撑杆腰型孔两侧设有螺栓固定螺纹孔;所述桨叶上设有桨叶中部腰型孔、设置在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两侧的螺栓腰型孔,定位键贯穿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并固定在所述撑杆腰型孔内,所述桨叶中部腰型孔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与所述定位键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相接触,使所述桨叶与所述定位键组成一移动副;所述桨叶上方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上开设两个与所述螺栓腰型孔相对应的螺栓孔;两个螺栓分别贯穿两所述螺栓孔、两所述螺栓腰型孔与两所述螺栓固定螺纹孔螺纹固定连接,将所述压盖、所述桨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勤武范天铭张明姚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