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02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属于医用导管技术领域,包括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出液管和挂持组件;进液管具有适于同灌洗液容器连接的进液端;灌洗管具有适于伸入人体支气管的出液端;引导管一端同进液管连通,另一端同灌洗管连通;出液管一端同引导管连通,另一端同废液桶连通;所述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所述引导管上设置有挂持组件,所述挂持组件适于将引导管与输液头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肺部灌洗用的导管有效避免接口松动、降低使用是的摇摆晃动情形,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A pulmonary lavage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用导管
,具体涉及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
技术介绍
大容量全肺灌洗是针对尘肺病人的粉尘性和巨噬细胞性肺泡炎而采取的治疗措施。在进行手术时,将患者一侧肺叶的支气管利用双腔管与呼吸机相连,进行全氧环境的呼吸;另一侧肺叶则通入灌洗液进行灌洗。一般每次需要通入1000ml左右灌洗液,灌洗10~14次,直到灌洗回收液由黑色混浊变为无色澄清为止。现有技术中的灌洗用管一般使用营养袋的管路与连接管经过剪切拼合后制成,这种临时拼凑的灌洗用管存在使用不方便、结构复杂的缺点,特别对初次操作者需要有人指导连接操作使用;并且管路连接时无法精确控制长度,完全凭感觉剪切需要的长度;连接时环节复杂易破坏无菌技术;连接口容易松动,进而造成吸引器负压调节不稳。针对上述做法,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262045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专门用于全肺灌洗的一次性导管,包括输液接头、输液管和Y形接头,所述输液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输液管连接,所述输液管与Y形接头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接头上设有主孔和侧孔,所述输液接头通过所述主孔与所述输液管连通,所述输液接头通过所述侧孔与外界连通,所述侧孔的输出端上设有密封所述侧孔的盖体。使用时利用输液管和Y型接头与伸入人体内的灌洗用管相连,然后对肺部进行灌洗。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肺部灌洗用管仍然存在诸多接口,这些接口在使用中仍然存在接口不牢固的问题。同时,输液管在关系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摇摆,进而引起接口松动或者灌洗管的滑脱,对手术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肺部灌洗的导管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接口松动、容易产生摇摆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产生接口松动、减少使用过程中摇摆情况的用于肺部灌洗的导管。为此,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包括:进液管,具有适于同灌洗液容器连接的进液端;灌洗管,具有适于伸入人体支气管的出液端;引导管,一端同进液管连通,另一端同灌洗管连通;出液管,一端同引导管连通,另一端同废液桶连通;所述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所述引导管上设置有挂持组件,所述挂持组件适于将引导管与输液头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挂持装置包括:第一卡接部,固定设置在引导管的中段;头架固定件,安装在输液头架上,并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同第二卡接部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引导管中段的柱形段,所述柱形段外壁为倒锥形;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头架固定件上的筒形段,所述筒形段的内壁为倒锥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具有贯穿其筒形侧壁的开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架固定件具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适于将头架固定件可拆卸的安装在输液头架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卡接部具有适于将输液头架夹和在其中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贯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安装有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适于在螺栓和螺母的压合下相互靠近。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具有两条,两条进液管与引导管成Y型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洗管上设置有刻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洗管长度为24cm-30cm、管内直径为2cm;所述进液管的长度为16cm-20cm、管内直径为2cm;所述引导管的长度至少为60cm、管内直径为2cm;所述出液管的长度至少为180cm、管内直径为5c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引导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有开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包括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出液管和挂持组件;进液管具有适于同灌洗液容器连接的进液端;灌洗管具有适于伸入人体支气管的出液端;引导管一端同进液管连通,另一端同灌洗管连通;出液管一端同引导管连通,另一端同废液桶连通;所述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所述引导管上设置有挂持组件,所述挂持组件适于将引导管与输液头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在使用本导管时,灌洗液从容器内流入到进液管,进而流动到引导管中,引导管将灌洗液通过关系管输入到人体支气管内,进而流入肺叶内部对肺泡进行灌洗。灌洗后的废液再次通过灌洗管留到出液管内,进而流到废液桶内完成整个灌洗过程。在上述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出液管为一体成型,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不存在接口,也不会出现接口松动的问题,进而避免负压不足的情形;另一方面,在引导管的中段还安装有挂持组件,利用挂持组件能够将引导管与输液头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连接以后能防止引导管发生晃动,提高整个导管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引导管中段的柱形段,所述柱形段外壁为倒锥形;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头架固定件上的筒形段,所述筒形段的内壁为倒锥形。通过将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设计成上述形式后,使二者实现卡接的过程中仅需要将第二卡接部自上而下放入到第一卡接部中,在引导管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即可实现二者的紧密配合。因此,此举能够提高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在使用时的便利性。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具有贯穿其筒形侧壁的开口。利用此开口,引导管可以从第二卡接部的外部直接进入到内部,而不必从上方穿入减少了二者卡合时的动作过程,因此此举能够进一步提高挂持组件的操作便利性。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具有两条,两条进液管与引导管成Y型连通。考虑到肺部灌洗术一次灌洗通常需要用1000ml左右的灌洗液,而医院中最常见的灌洗液通常为生理盐水,其规格多为500ml,因此两个进液管能够同时连接两瓶灌洗液,避免了中间更换灌洗液瓶的麻烦,同时也能降低在更换灌洗液瓶时杂质进入到人体内的风险。因此,此举能够使导管的使用更为便利,同时提高全肺灌洗术的安全性。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洗管上设置有刻度。现有技术中对于灌洗管伸入人体的长度的把握,往往需要依靠医务人员的自身经验来摸索进行,而降灌洗管上设置上刻度以后,灌洗管伸入人体中的长度可以通过读取刻度来把握,进而对其伸入的过程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避免由于灌洗管在气管内的往复运动而为患者带来的痛苦。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洗管长度为24cm-30cm、管内直径为2cm;所述进液管的长度为16cm-20cm、管内直径为2cm;所述引导管的长度至少为60cm、管内直径为2cm;所述出液管的长度至少为180cm、管内直径为5cm。上述数据为医务人员经过多次的验证之后总结出来的针对全肺灌洗术的最为合适的长度,该长度区间一方面能够保证整套导管的长度满足各类病人、各类环境的需要;提高灌洗液进入与吸出的速度、减少灌洗时间,灌洗液流入速度达5-8ml/min,符合灌洗要求、病人无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多余导管在使用中产生的晃动和摇摆。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肺部灌洗用的导管有效避免接口松动、降低使用是的摇摆晃动情形,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包括:进液管,具有适于同灌洗液容器连接的进液端;灌洗管,具有适于伸入人体支气管的出液端;引导管,一端同进液管连通,另一端同灌洗管连通;出液管,一端同引导管连通,另一端同废液桶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所述引导管上设置有挂持组件,所述挂持组件适于将引导管与输液头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包括:进液管,具有适于同灌洗液容器连接的进液端;灌洗管,具有适于伸入人体支气管的出液端;引导管,一端同进液管连通,另一端同灌洗管连通;出液管,一端同引导管连通,另一端同废液桶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灌洗管、引导管和出液管一体成型;所述引导管上设置有挂持组件,所述挂持组件适于将引导管与输液头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持装置包括:第一卡接部,固定设置在引导管的中段;头架固定件,安装在输液头架上,并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同第二卡接部进行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设置在引导管中段的柱形段,所述柱形段外壁为倒锥形;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头架固定件上的筒形段,所述筒形段的内壁为倒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部灌洗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具有贯穿其筒形侧壁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肺部灌洗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红王玉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胸科医院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