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01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灌流器、透析器,所述主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母针基、静脉母针基,所述主管上沿静脉母针基至动脉母针基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灌流器与所述透析器,所述静脉母针基与所述透析器之间设有第一支管,所述灌流器与所述动脉母针基之间设有第二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通过设置主管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实现灌流器与透析器的串联连接、灌流器的单独使用、透析器的单独使用,切换的过程中无需拆卸管路,避免了管路的污染,保证了透析过程的安全。

A Cardiopulmonary Bypass Pipeline for Hemodi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食物中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目前临床上生长代替性治疗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在临床中,透析器和灌流器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装置。其净化原理是动脉血液管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静脉血液管路将经过处理后的血液送回患者体内。目前血液净化大多数采用密闭回血的方式,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使用,有时需要单独使用灌流器或透析器,在拆除管路过程中,灌流器的端部、透析器的端部、管路的端部会暴露于空气之中,空气中的细菌及灰尘会造成管路的内部、灌流器的内部、透析器的内部发生污染,给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的影响。再者,现有的血液灌流器,血液在灌流器内部的运动路径为直线运动,血液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短,当血液的流量较大时,血液与吸附剂之间的接触时间短,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无法被吸附剂充分的吸附,从而降低了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和有效吸附性;同时,在气温较低或气温较高的情况小,血液的流动性能均不同,均会影响到血液的吸附效果。气温过低,血液会在血液灌流器内发生凝固,影响吸附过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血液透析管路使用方式单一、拆卸过程中内部会发生污染、血液透析管路中血液灌流器吸附效果差、吸附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灌流器、透析器,所述主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母针基、静脉母针基,所述主管上沿静脉母针基至动脉母针基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灌流器与所述透析器,所述静脉母针基与所述透析器之间设有第一支管,所述灌流器与所述动脉母针基之间设有第二支管,所述静脉母针基于所述第一支管之间设有第一安全夹,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二安全夹,所述透析器与第二支管之间设于第三安全夹,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四安全夹,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支管的下端的下部;所述灌流器包括灌流器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吸附剂,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灌流器本体的两端,所述下端盖上设有血液进口,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血液出口,所述灌流器本体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灌流器的外部设有恒温装置;所述灌流器还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筒的上端与下端均为开放端,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血液进口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外筒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外筒的下端为开放端,上端为封闭端,所述外筒的下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不接触,上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不接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管路、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外筒、容纳腔的截面直径之比为1: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筒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外筒的上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恒温装置包括加热水套,所述加热水套的中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灌流器本体的截面直径,所述加热水套连接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加热水套的上部,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加热水套的下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沿其周向设有阻挡圈,所述阻挡圈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容置腔的截面直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水套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冷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连接智能控制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水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循环水槽,所述循环水槽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本技术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通过设置主管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实现灌流器与透析器的串联连接、灌流器的单独使用、透析器的单独使用,切换的过程中无需拆卸管路,避免了管路的污染,保证了透析过程的安全。血液灌流器通过在灌流器本体的容纳腔内设置内筒与外筒,血液的运动路径为血液进口到内筒体到外筒体到容纳腔,大大增加了血液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同时,在血液灌流器的外部设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使得血液的过滤过程更为稳定,提高了血液的吸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中灌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透析器1、灌流器2、主管路3、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静脉母针基6、动脉母针基7、第一安全夹8、第二安全夹9、第三安全夹10、第四安全夹11、灌流器本体21、加热水套22、容纳腔23、内筒24、外筒25、支撑柱26、下端盖27、血液进口28、上端盖29、血液出口210、阻挡圈211、第一温度传感器212、热水进水管213、冷水进水管214、第一流量调节阀215、第二流量调节阀216、出水管217、循环水槽218、第二温度传感器219、加热器220、容置腔22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3、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灌流器2、透析器1。主管路3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母针基7、静脉母针基6,主管上沿静脉母针基6至动脉母针基7的方向依次设有灌流器2与透析器1。静脉母针基6与透析器1之间设有第一支管4,灌流器2与动脉母针基7之间设有第二支管5,静脉母针基6于第一支管4之间设有第一安全夹8,第一支管4上设有第二安全夹9,透析器1与第二支管5之间设于第三安全夹10,第二支管5上设有第四安全夹11,第一支管4的上端位于第二支管5的下端的下部。主管路3、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当第一安全夹8、第三安全夹10打开,第二安全夹9、第四安全夹11关闭时,灌流器2与透析器1串联使用;当第一安全夹8、第四安全夹11打开,第二安全夹9、第三安全夹10关闭时,灌流器2单独使用;当第二安全夹9、第三安全夹10打开,第一安全夹8、第四安全夹11关闭时,透析器1单独使用。如图2所示,血液灌流器2包括灌流器本体21、上端盖29、下端盖27、吸附剂,下端盖27设置于灌流器本体21的下端,上端盖29设置于灌流器本体21的上端,下端盖27上设有血液进口28,上端盖29上设有血液出口210,灌流器本体21内部形成容纳腔23,吸附剂填充于容纳腔23内。为了增加血液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在容纳腔23内设置有内筒24与外筒25,内筒24的上端与下端均为开放端,内筒24的下端连接容纳腔23的底部,内筒24的高度为容纳腔23高度的一半,血液进口28与内筒24连通,外筒25设置于内筒24的外部,外筒25的下端为开放端,上端为封闭端,外筒25的下端与容纳腔23的底部不接触,外筒25的上端与内筒24的上端不接触,外筒25通过支撑柱26固定于容纳腔23内,支撑柱26的一端连接容纳腔23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外筒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灌流器、透析器,所述主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母针基、静脉母针基,所述主管上沿静脉母针基至动脉母针基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灌流器与所述透析器,所述静脉母针基与所述透析器之间设有第一支管,所述灌流器与所述动脉母针基之间设有第二支管,所述静脉母针基于所述第一支管之间设有第一安全夹,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二安全夹,所述透析器与第二支管之间设于第三安全夹,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四安全夹,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支管的下端的下部;所述灌流器包括灌流器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吸附剂,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灌流器本体的两端,所述下端盖上设有血液进口,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血液出口,所述灌流器本体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灌流器的外部设有恒温装置;所述灌流器还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筒的上端与下端均为开放端,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血液进口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外筒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外筒的下端为开放端,上端为封闭端,所述外筒的下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不接触,上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不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灌流器、透析器,所述主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脉母针基、静脉母针基,所述主管上沿静脉母针基至动脉母针基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灌流器与所述透析器,所述静脉母针基与所述透析器之间设有第一支管,所述灌流器与所述动脉母针基之间设有第二支管,所述静脉母针基于所述第一支管之间设有第一安全夹,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二安全夹,所述透析器与第二支管之间设于第三安全夹,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四安全夹,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支管的下端的下部;所述灌流器包括灌流器本体、上端盖、下端盖、吸附剂,所述上端盖、下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灌流器本体的两端,所述下端盖上设有血液进口,所述上端盖上设有血液出口,所述灌流器本体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灌流器的外部设有恒温装置;所述灌流器还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筒的上端与下端均为开放端,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血液进口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外筒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外筒的下端为开放端,上端为封闭端,所述外筒的下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不接触,上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不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用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汉刘庆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