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藤编制品用藤条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藤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藤编制品用藤条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藤编制品是一种传统实用工艺品。利用山藤编织的各种器皿和家具。主要产地广东,见于江门、中山、佛山等地。藤编制品一般经过打藤(削去藤上的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编织、上油漆等十几道工序。藤条则是一种天然编织材料,是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藤条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亦常用此编制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由于刚采收的藤条,其质地坚韧、弯曲性较差,不利于加工制作,且藤条长时间的阳光暴晒容易引起藤条开裂发白老化等现象,缩短其编制品的使用寿命,降低其视觉感,另外由于藤条本身的易燃性,在使用藤编工艺品的时候就存在火灾隐患,且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藤编制品用藤条的处理工艺。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CN201810575078.4公开的一种防腐阻燃藤条的制备方法,采用将藤条制成藤条然后先冷冻,然后放入阻燃液和防腐中逐渐升温浸泡,保护藤条的纤维素不被破坏的同时使浸泡液能够有效的浸入藤条内部,达到很好的阻燃、防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藤编制品用藤条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取:先挑选生长旺盛、无虫害的藤本植物,然后向藤本植物的根部喷施调节剂,其中调节剂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8~12份、磷酸二氢钾2~3份、硫酸亚铁3~5份、谷氨酸钠0.5~0.8份、吲哚乙酸0.3~0.6份、乙二醇15~20份和蒸馏水90~120份,再隔5~7天后采伐藤条,并除去藤条上枝叶和节疤,然后对不同直径范围内的藤条进行分类挑拣;(2)预处理:用清水洗除藤条表面的杂质,再放入0.5%wt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3~5h,取出藤条并沥干水分;(3)蒸煮:将预处理后的藤条放入蒸煮液中,加热至90~9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藤编制品用藤条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取:先挑选生长旺盛、无虫害的藤本植物,然后向藤本植物的根部喷施调节剂,其中调节剂由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8~12份、磷酸二氢钾2~3份、硫酸亚铁3~5份、谷氨酸钠0.5~0.8份、吲哚乙酸0.3~0.6份、乙二醇15~20份和蒸馏水90~120份,再隔5~7天后采伐藤条,并除去藤条上枝叶和节疤,然后对不同直径范围内的藤条进行分类挑拣;(2)预处理:用清水洗除藤条表面的杂质,再放入0.5%wt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3~5h,取出藤条并沥干水分;(3)蒸煮:将预处理后的藤条放入蒸煮液中,加热至90~95℃蒸煮15~20min,取出藤条,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4)软化:将蒸煮后的藤条放入软化剂中浸泡5~12h,其中软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芦荟胶15~18份、月桂酸单氨基硅油酯2~5份、柠檬酸钾3~5份、木质素磺酸钠1~3份、氨基硅油6~8份、苯甲酸钠1~3份、甲壳素1~3份、阻燃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UV-5310.5~0.8份和蒸馏水200~300份;(5)干燥:将软化后的藤条沥干水分后,移至温度35~45℃,相对湿度为20~30%的环境下进行烘干,烘干至藤条含水率为2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孙传金,杨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源家居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