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85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包括带有充气口的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包括上气囊和下气囊,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连通有中间气囊,所述上气囊、中间气囊和下气囊中部形成有气囊通道,所述上气囊上部连通有导管,导管上设有充气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手术时套设在腹腔镜穿刺套管上,术中可以根据穿刺套管进入腹腔的深浅来调整气囊位置,非常适用方便。上气囊和下气囊夹住腹腔壁,同时结合中间气囊可以封堵切口缝隙,从而将穿刺鞘管固定在病人身上,并可以防止漏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Anti-leakage balloon for fixed laparoscopic puncture cann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
技术介绍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无需开腹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施行精确手术操作。在目前的腹腔镜手术中,医生经切口插入气腹针,制作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在持续气腹压力下,腹腔镜穿刺器在患者腹部进行穿刺,进入腹腔后,取出穿刺器的穿刺芯,插入腹腔镜,在直视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操作。腹腔镜穿刺器由针芯和套管两部分组成,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器械之一。按材料不同又分为金属穿刺套管和一次性塑料穿刺套管。虽然穿刺套管外部采用防滑螺纹设计,防止术中套管滑落,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腹腔镜穿刺套管固定不良,常会出现套管滑动甚至随操作动作而完全脱出,或者从套管与切口空隙漏气,不仅对手术造成困难,还会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或者术中因需要扩大切口,扩大后的切口会使套管更不能固定于腹壁,并且大于套管直径的切口漏气明显,从而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或不必要的手术副损伤出现。现有的解决方法:目前在临床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戳入套管后,用缝线缝合切口一侧打结,避免漏气,同时将缝线缠绕套管打结固定。现有方法的缺点不足:手术操作过程中,因力度和方向不同,固定的缝线会牵引腹壁缝合处,或者断裂,而且不能根据术中所需调整穿刺套管的进入腹腔的深浅。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108404.8)公开了“一种自行固定、防漏气的腹腔镜穿刺鞘管”,穿刺鞘管体前端有气囊,穿刺鞘管体体身有气囊,穿刺鞘管体带有螺纹,可旋转或推进活动的装置能沿螺纹向前或向后移动,装置上有气囊。气囊可以阻挡穿刺鞘管拔出体外,气囊充气后,它将堵塞穿刺鞘管与人体之间缝隙,避免漏气。但是,该装置上的气囊固定在穿刺鞘管上,术中不能根据穿刺套管进入腹腔的深浅来调整气囊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本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包括带有充气口的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包括上气囊和下气囊,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连通有中间气囊,所述上气囊、中间气囊和下气囊中部形成有气囊通道,所述上气囊上部连通有导管,导管上设有充气阀门。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手术时套设在腹腔镜穿刺套管上,术中可以根据穿刺套管进入腹腔的深浅来调整气囊位置,非常适用方便。上气囊和下气囊夹住腹腔壁,同时结合中间气囊可以封堵切口缝隙,从而将穿刺鞘管固定在病人身上,并可以防止漏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与腹腔镜穿刺套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气囊,2-下气囊,3-中间气囊,4-气囊通道,5-导管,6-充气阀门,7-上端口,8-下端口,9-穿刺套管,10-腹壁,11-切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包括带有充气口的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包括上气囊1和下气囊2,所述上气囊1和下气囊2之间连通有中间气囊3,所述上气囊1、中间气囊3和下气囊2中部形成有气囊通道4,所述上气囊1上部连通有导管5,导管5上设有充气阀门6。所述的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其气囊通道4的上端口7、下端口8分别位于上气囊1顶部中央和下气囊2底部中央。所述的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其上气囊1和下气囊2的外形和尺寸相同。本技术中的气囊为高弹性橡胶材料。本技术中上气囊1、中间气囊3和下气囊2一体形成,充气后形状均呈棋子形状。本技术充气前可塑性强,按压后很容易套设在穿刺套管9外壁上。本技术中的上气囊1、下气囊2和中间气囊3尺寸可以根据手术需要来选择。上气囊1和下气囊2充气后最大处外径尺寸可以是7mm,10mm,15mm,20mm,30mm;中间气囊3充气后最大处外径尺寸可以是3mm,5mm,10mm,12mm,15mm,20mm。本技术在使用时,套设在穿刺套管9外壁上,根据穿刺套管9进入腹腔的深浅来调整气囊高度。将穿刺器刺透腹壁10后,使中间气囊3处在腹壁切口处,上气囊1卡处在体外,下气囊2在腹内,用注射器从充气阀门6向导管5内充入空气使上气囊、中间气囊和下气囊膨胀,这样充气后的膨胀气囊将穿刺套管9固定在腹壁10上,避免了出现套管滑动甚至随操作动作而脱出;充气后的膨胀气囊还能堵塞穿刺套管9与切口11之间的缝隙,起到防漏气作用,既能提供满意的气腹,保证手术的安全,又能减少医疗废气的泄露,避免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包括带有充气口的密封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气囊包括上气囊(1)和下气囊(2),所述上气囊(1)和下气囊(2)之间连通有中间气囊(3),所述上气囊(1)、中间气囊(3)和下气囊(2)中部形成有气囊通道(4),所述上气囊(1)上部连通有导管(5),导管(5)上设有充气阀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包括带有充气口的密封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气囊包括上气囊(1)和下气囊(2),所述上气囊(1)和下气囊(2)之间连通有中间气囊(3),所述上气囊(1)、中间气囊(3)和下气囊(2)中部形成有气囊通道(4),所述上气囊(1)上部连通有导管(5),导管(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苗苗崔华雷田琪张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