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70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段式吸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能够嵌套连接在一起并相对移动,外管和内管在使用前为分离状态,外管在与内管连接端的内边沿加工有内倒角和/或内管在与外管连接端的外边沿加工有外倒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段式吸管便于消费者在使用时快速安装,给消费者带来更舒适、便捷的消费体验。

Two-stage pipet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段式吸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用吸管,尤其涉及一种两段式吸管。
技术介绍
液体食品,如牛奶和酸奶,以及半液体食品,如果汁,广泛采用包装在小容积包装容器中销售。该包装容器用来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贯穿价值链而保护食品。这种包装容器由包装材料的连续卷形成,先被纵向地密封以形成包装材料的管,然后在灌装内容物的同时横封成形,并折叠成最终的液体饮料包装,常见的如砖包、钻包等。在这种小容积液体饮料包装的顶部通常设有一圆孔状的薄弱区,薄弱区的包装材料层数少厚度薄,消费者可使用吸管将薄弱区刺破,在液体饮料包装上形成开口进行饮用。随着液体饮料消费的不断增长,对于吸管的生产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吸管,由于塑料材质难以在自然条件下被降解代谢,大量废弃的塑料吸管给环境造成了沉重负担。而纸吸管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绿色环保可降解的特点,已经在生产中被考虑作为塑料吸管的替代品。在液体饮料包装中,吸管通常被单独包装后粘贴在饮料包装上或者与饮料包装配套销售。小容积液体饮料包装的表面空间有限,通常会采用两段式吸管或者可弯曲吸管的方式来确保吸管的使用长度。两段式吸管一般包括一个外管和一个内管,使用时将外管和内管进行组装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吸管。为保证两段式吸管组装后的稳定,组装后应使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紧密贴合,以免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隙导致使用时吸管晃动或者影响吸取效果,但由此会导致两段式吸管在组装时难以将内管推进到外管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包装容器的两段式吸管,该吸管在使用中能够解决上述缺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两段式吸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能够嵌套连接在一起并相对移动,外管和内管在使用前为分离状态,外管在与内管连接端的内边沿加工有内倒角和/或内管在与外管连接端的外边沿加工有外倒角。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嵌套后外管位于内管上方,或者嵌套后外管位于内管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倒角和/或外倒角为圆弧倒角,内倒角和/或外倒角的弧度面朝向嵌套后的吸管下方或吸管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倒角沿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外管壁厚的1/10-1/2,外倒角沿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内管壁厚的1/10-1/2。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倒角和外倒角为30°-60°倒角。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倒角或外倒角为45°倒角。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和内管均为纸管。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的内径等于内管的外径。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与内管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的长度小于内管的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嵌套后在使用状态下位于下方的外管或内管的末端为尖头。根据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管和内管嵌套后在使用状态下位于下方的为直管,位于上方的为直管或弯管。本技术提出的两段式吸管,既能够满足吸管组装后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紧密贴合,同时也非常便于消费者进行组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便捷的消费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分离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分离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外管2-内管a-外管外壁b-外管内壁c-内管外壁d-内管内壁α-外管内倒角β-内管外倒角d1-外管内径d2-内管外径d3-外管壁厚d6-内管壁厚d4-内倒角径向尺寸d5-外倒角径向尺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示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段式吸管在分离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两段式吸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其中,a为外管1外表面,b为外管1内表面,c为内管2外表面,d为内管2内表面。外管1和内管2在使用前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使用时将内管2和外管1组装连接在一起,优选外管1的长度小于内管2的长度,避免安装时不慎将内管2完全推进到外管1中而无法取出。外管1的内径d1与内管2的外径d2相等,组装后外管1内表面b与内管2外表面c紧密贴合并可以通过相对上下移动来调节吸管长度。外管1的内径d1与内管2的外径d2理论上相等或者外管1的内径d1略大于内管2的外径d2,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使得外管与内管嵌套连接时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如图1中所示的两段式吸管,外管1位于组装后两段式吸管的上方,外管1在与内管2连接端的内边沿加工有内倒角α和/或内管2在与外管1连接端的外边沿加工有外倒角β,内倒角α和/或外倒角β均为圆弧倒角,外管1的内倒角α和/或内管2的外倒角β的弧度面朝向组装后的吸管下方。两段式吸管还可以采用外管1位于组装后吸管的下方,同样外管1在与内管2连接端的内边沿加工有内倒角α和/或内管2在与外管1连接端的外边沿加工有外倒角β,内倒角α和/或外倒角β均为圆弧倒角,但外管1的内倒角α和/或内管2的外倒角β的弧度面朝向组装后的吸管下方。吸管的上方是指吸管使用时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并用于吸取饮料的一方,吸管的下方是指吸管在使用时直接伸入到包装容器中的一方。图2是图1中的两段式吸管在分离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图2中,α为外管1内倒角;β为内管2外倒角;d3为外管1外表面a与内表面b之间的径向距离,即外管壁厚;d6为内管2外表面c与内表面d之间的径向距离,即内管壁厚;d4为内倒角α沿径向方向的尺寸;d5为外倒角β沿径向方向的尺寸。通常内倒角α和外倒角β的角度越大,或者内倒角α和外倒角β的径向尺寸越大,越便于外管1和内管2连接端的对接组装,但倒角的角度或径向尺寸过大,会影响倒角位置的吸管壁厚,削弱外管1和内管2倒角位置的硬度和挺度,导致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易于变形,影响使用寿命。因此,优选内倒角α沿径向方向的尺寸d4为外管壁厚d3的1/10-1/2,外倒角β沿径向方向的尺寸d5为内管壁厚d6的1/10-1/2。除了圆弧倒角,内倒角α和外倒角β也可以是斜面倒角,其角度优选为30°-60°倒角,其中优选内倒角α或外倒角β为45°倒角。两段式吸管在使用时,位于下方的外管1或者内管2的末端可以是平头,也可以是尖头。当两段式吸管的末端为尖头时,更易于刺破饮料包装上的薄弱区形成开口,当吸管末端是尖头时,优选末端斜切面与吸管轴线的夹角为30°-45°。两段式吸管在使用时,位于下方的为直管,位于上方的可以为直管或弯管。弯管可以通过在吸管吸取端的附近压制数道压纹或者凹痕,根据使用时需要吸管弯曲的弧度设置压纹间隔的密度和压纹的宽度,使得使用时吸管能够适当弯曲。本技术中的两段式吸管的外管1和内管2均为纸管,纸管所采用的纸张厚度为0.05-0.45mm。外管1和内管2采用将纸质条或纸质带以螺旋缠绕并交叠的方式成型,或者将纸张卷绕成管状后粘接成型,纸管通常由3-6层的纸张构成,成型后的纸管厚度一般在0.15-2.7mm之间。本技术的两段式吸管特别适用于液体饮料包装,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本技术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纸基包装的产品,例如食品、医药方面的产品。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段式吸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能够嵌套连接在一起并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在使用前为分离状态,所述外管在与所述内管连接端的内边沿加工有内倒角和/或所述内管在与所述外管连接端的外边沿加工有外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段式吸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能够嵌套连接在一起并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在使用前为分离状态,所述外管在与所述内管连接端的内边沿加工有内倒角和/或所述内管在与所述外管连接端的外边沿加工有外倒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吸管,其特征在于,嵌套后所述外管位于所述内管上方,或者嵌套后所述外管位于所述内管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倒角和/或所述外倒角为圆弧倒角,所述内倒角和/或所述外倒角的弧度面朝向嵌套后的吸管下方或吸管上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倒角沿径向方向的尺寸为所述外管壁厚的1/10-1/2,所述外倒角沿径向方向的尺寸为所述内管壁厚的1/10-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倒角和所述外倒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嫚徽刘钧
申请(专利权)人:纷美包装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