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勇专利>正文

一种吸管及带吸管的茶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00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管及带吸管的茶漏,主要用于吸喝两用的茶水杯中。现有的茶漏不适用于吸水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管内设置有吸液通道,其特点在于:吸管的下端密封,该吸管的壁面设置有数个进液孔,每个进液孔均与吸液通道连通,每个进液孔与吸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均在50mm以内,进液孔、吸液通道和出液口依次连通形成液体流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吸管的茶漏包括设置有过滤孔的茶漏本体,其特点在于:还包括的吸管,吸管贯穿茶漏本体,该吸管与茶漏本体固定,位于茶漏本体下方的一段吸管的长度占整根吸管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合理、独特,不仅可以通过喝的方式喝得饮品,而且可以通过吸的方式吸得饮品。

A kind of straw and tea leak with str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管及带吸管的茶漏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管及带吸管的茶漏,主要用于吸喝两用的茶水杯中。
技术介绍
茶杯中通常设置有茶漏,当人们使用带有茶漏的茶杯喝茶时,茶漏用于过滤茶汤,并将茶叶保留在茶杯内,便于人们通过喝的方式从茶杯内喝得茶水。当在某些情况下时,如在驾车、卧床等情况下时,不方便通过带有茶漏的茶杯喝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吸管及带吸管的茶漏,带吸管的茶漏的设计合理、独特,结构牢固,不仅可以通过喝的方式喝得饮品,而且可以通过吸的方式吸得饮品。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管,所述吸管内设置有吸液通道,所述吸管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吸液通道连通,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吸管的下端密封,该吸管的壁面设置有数个进液孔,每个进液孔均与吸液通道连通,每个进液孔与吸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均在50mm以内,所述进液孔、吸液通道和出液口依次连通形成液体流动通道。作为优选,本技术在设置有进液孔的这段吸管中,进液孔布满这段吸管的壁面。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吸管的形状为圆管、方管、椭圆管、菱形管、五角星管、五边形管、六边形管、七边形管或八边形管。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吸管的管径为5~20mm,所述进液孔的孔径为0.5~2mm。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进液孔靠近吸管的下端,所述进液孔与吸管的下端之间的最小距离在5mm以内。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吸管为直管状结构。一种带吸管的茶漏,包括设置有过滤孔的茶漏本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所述的吸管,所述吸管贯穿茶漏本体,该吸管与茶漏本体固定,位于茶漏本体下方的一段吸管的长度占整根吸管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茶漏本体和吸管为一体式结构。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茶漏本体为圆形结构,所述吸管固定在茶漏本体的中心处。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吸管和茶漏本体垂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吸管的下端密封,吸管的壁面设置有数个进液孔,每个进液孔均与吸液通道连通,液体仅能通过进液孔进入吸液通道内,由于进液孔分布在吸管的壁面,当吸带有茶叶的茶汤时,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壁面上的进液孔同时被茶叶堵塞的情况,确保通过吸管能够吸出茶汤;而现有的在吸管下端开口的结构,在吸取带有茶叶的茶汤时很容易被茶叶堵塞,本技术中的吸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吸管不能吸茶的问题。本技术中的吸管贯穿茶漏本体,该吸管与茶漏本体固定,茶漏用于过滤茶汤,并将茶叶保留在茶杯内,使得茶杯可以采用喝的方式来喝茶,而通过吸管可以采用吸的方式来吸茶,且吸管壁面上的进液孔不会同时被茶叶堵塞。可见,本技术中带吸管的茶漏不仅使得水杯具备喝水的功能,而且使得茶杯具备吸水的功能,扩大了茶杯的适用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带吸管的茶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带吸管的茶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吸管2内设置有吸液通道22,吸管2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23,出液口23与吸液通道22连通,吸管2的下端密封,该吸管2的壁面设置有数个进液孔21,每个进液孔21均与吸液通道22连通,进液孔21、吸液通道22和出液口23依次连通形成液体流动通道,当通过吸管2吸取饮品时,饮品从进液孔21进入,然后通过吸液通道22,并到达出液口23,最终从出液口23输出。本实施例中吸管2的下端是密封的,即在吸管2的下端设置有密封结构24,密封结构24既可以是与吸管2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是采用嵌入的方式固定在吸管2的下端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每个进液孔21与吸管2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均在50mm以内,在设置有进液孔21的这段吸管2中,进液孔21布满这段吸管2的壁面,也就是说在这段吸管2的整圈壁面上布满了进液孔21,进液孔21靠近吸管2的下端,进液孔21与吸管2的下端之间的最小距离在5mm以内。当使用吸管2吸带有茶叶的茶汤时,布满在整圈壁面上的进液孔21不会同时被茶叶堵塞,更加有效的确保了吸管2能够顺畅的吸出饮品。本实施例中的吸管2为直管状结构,吸管2的管径为5~20mm,进液孔21的孔径为0.5~2mm。吸管2的形状可以为圆管、方管、椭圆管、菱形管、五角星管、五边形管、六边形管、七边形管或八边形管。本实施例中带吸管的茶漏包括吸管2和设置有过滤孔11的茶漏本体1,吸管2贯穿茶漏本体1,吸管2和茶漏本体1垂直,吸管2与茶漏本体1固定,位于茶漏本体1下方的一段吸管2的长度占整根吸管2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本实施例中的茶漏本体1和吸管2优选为一体式结构,茶漏本体1通常为圆形结构,吸管2固定在茶漏本体1的中心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管,所述吸管内设置有吸液通道,所述吸管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吸液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下端密封,该吸管的壁面设置有数个进液孔,每个进液孔均与吸液通道连通,每个进液孔与吸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均在50mm以内,所述进液孔、吸液通道和出液口依次连通形成液体流动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管,所述吸管内设置有吸液通道,所述吸管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吸液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下端密封,该吸管的壁面设置有数个进液孔,每个进液孔均与吸液通道连通,每个进液孔与吸管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均在50mm以内,所述进液孔、吸液通道和出液口依次连通形成液体流动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进液孔的这段吸管中,进液孔布满这段吸管的壁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形状为圆管、方管、椭圆管、菱形管、五角星管、五边形管、六边形管、七边形管或八边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管径为5~20mm,所述进液孔的孔径为0.5~2mm。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
申请(专利权)人:谢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