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67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外按摩椅座,所述外按摩椅座的前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摩板,所述外按摩椅座的前侧外壁中间位置设有内按摩椅座,所述内按摩椅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弹力带,所述内按摩椅座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弹力带,且第一弹力带和第二弹力带均与外按摩椅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让家长对正在按摩的婴儿进行水平摆动摇晃,让婴儿按摩时更加舒适,提高助眠效果,能任意根据需要调节按摩椅的大小,避免婴儿的成长后无法使用,延长按摩椅的使用年限。

A massage chair based on human infant comfort radian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
本技术涉及按摩椅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
技术介绍
按摩椅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按摩令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适量的按摩,不过现有的婴儿用按摩椅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按摩椅一般为固定式的,不能进行水平摆动摇晃,不利于婴儿助眠,同时,婴儿的成长比较快速,当体积过大或者过小时,固定式按摩椅不能根据其的体型进行调节,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外按摩椅座,所述外按摩椅座的前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摩板,所述外按摩椅座的前侧外壁中间位置设有内按摩椅座,所述内按摩椅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弹力带,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包括旋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旋转底座(1)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上端设有外按摩椅座(4),所述外按摩椅座(4)的前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摩板(5),所述外按摩椅座(4)的前侧外壁中间位置设有内按摩椅座(6),所述内按摩椅座(6)的一侧设有第一弹力带(7),所述内按摩椅座(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弹力带(8),且第一弹力带(7)和第二弹力带(8)均与外按摩椅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力带(7)远离外按摩椅座(4)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条(9),所述第二弹力带(8)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体婴儿舒适度弧度设计的按摩椅,包括旋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旋转底座(1)的顶部外壁中心位置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上端设有外按摩椅座(4),所述外按摩椅座(4)的前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摩板(5),所述外按摩椅座(4)的前侧外壁中间位置设有内按摩椅座(6),所述内按摩椅座(6)的一侧设有第一弹力带(7),所述内按摩椅座(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弹力带(8),且第一弹力带(7)和第二弹力带(8)均与外按摩椅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力带(7)远离外按摩椅座(4)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条(9),所述第二弹力带(8)远离外按摩椅座(4)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条(10),所述内按摩椅座(6)的后侧外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子贴(13)和第二魔术子贴(14),所述第一魔术子贴(13)和第二魔术子贴(14)的后侧外壁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魔术母贴(15)和第二魔术母贴(16),第一魔术母贴(15)和第二魔术母贴(16)固定连接在外按摩椅座(4)上,所述外按摩椅座(4)的后侧外壁设有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丁阁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