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57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设条形箱体,所述条形箱体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一组所述一号条形开口内设大豆传送带,所述大豆传送带为筛网状,所述大豆传送带侧表面设驱动装置,所述条形箱体内设且位于大豆传送带之间的若干个空心圆筒,每个所述空心圆筒上端侧表面加工若干个出水孔,每个所述空心圆筒两端面上均嵌装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使用比较方便,便于上下进行加湿,加湿效果良好,便于实现加湿水的重复利用,便于适当去皮,连续加湿,便于流水操作的装置。

A Pre-humidifying Device for Soybean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湿领域,特别是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加湿就是使得内部水分增加的操作。在大豆的制作之前,需要使得大豆是比较湿润的,传统的加湿就是直接的将水洒在大豆表面上,由于操作不连续,因此不适合流水线加工,降低工作效率,对于传统的喷水,不方便对多余水进行回收,比较的浪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也为了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一种便于大豆加工前预加湿并且能够进行循环利用水源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设条形箱体,所述条形箱体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一组所述一号条形开口内设大豆传送带,所述大豆传送带为筛网状,所述大豆传送带侧表面设驱动装置,所述条形箱体内设且位于大豆传送带之间的若干个空心圆筒,每个所述空心圆筒上端侧表面加工若干个出水孔,每个所述空心圆筒两端面上均嵌装进水管,所述条形箱体上表面设蓄水箱体,所述蓄水箱体内设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管通过多通管与若干个进水管相连接,所述条形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设条形箱体(2),所述条形箱体(2)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一组所述一号条形开口内设大豆传送带(3),所述大豆传送带(3)为筛网状,所述大豆传送带(3)侧表面设驱动装置(4),所述条形箱体(2)内设且位于大豆传送带(3)之间的若干个空心圆筒(5),每个所述空心圆筒(5)上端侧表面加工若干个出水孔,每个所述空心圆筒(5)两端面上均嵌装进水管(6),所述条形箱体(2)上表面设蓄水箱体(7),所述蓄水箱体(7)内设水泵(8),所述水泵(8)出水管通过多通管(9)与若干个进水管(6)相连接,所述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加工前预加湿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设条形箱体(2),所述条形箱体(2)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一组所述一号条形开口内设大豆传送带(3),所述大豆传送带(3)为筛网状,所述大豆传送带(3)侧表面设驱动装置(4),所述条形箱体(2)内设且位于大豆传送带(3)之间的若干个空心圆筒(5),每个所述空心圆筒(5)上端侧表面加工若干个出水孔,每个所述空心圆筒(5)两端面上均嵌装进水管(6),所述条形箱体(2)上表面设蓄水箱体(7),所述蓄水箱体(7)内设水泵(8),所述水泵(8)出水管通过多通管(9)与若干个进水管(6)相连接,所述条形箱体(2)上表面设与大豆传送带(3)一端两对应的条形喷头(10),所述条形喷头(10)上表面设与蓄水箱体(7)下端侧表面之间的一组排水管(11),所述条形箱体(2)内且位于大豆传送带(3)下方设拦截筛网架(12),所述条形箱体(2)前表面加工与拦截筛网架(12)相对应的二号条形开口,所述二号条形开口内设摆动遮挡门(13),所述条形箱体(2)下端侧表面设若干个折形排泄管(14),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设与每个折形排泄管(14)相连接的承载筒(15),每个所述承载筒(15)下表面均设导水管(16),每个所述导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张荣飞李汝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纳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