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49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包括顶板、曳纲板、底板和若干弧面叶板框架,顶板与曳纲板之间、底板与曳纲板之间分别对称设有若干弧面叶板框架,弧面叶板框架上间隔开有若干镂孔,顶板与曳纲板之间的弧面叶板框架的镂孔内部镶嵌第一填充板材,底板与曳纲板之间的弧面叶板框架的镂孔内部镶嵌第二填充板材,第一填充板材的密度较第二填充板材低,弧面叶板框架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覆盖面板,弧面叶板框架的边缘安装有防护挡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拖网网板在水中调整到垂立并有效保持垂立的姿态,避免网板叶板的边缘因发生碰撞而变形致损。

Vertical trawl trawl panels with vertical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拖网网板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
技术介绍
拖网网板是拖网渔具的重要属具,装配于拖网前端两侧并连接曳纲,拖曳时可产生水平扩张力将网具展开,网板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拖网渔具的作业性能和渔获效率。现有技术中,根据不同类型拖网作业的需求,网板的型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矩形网板,椭圆形网板,立式V型曲面网板等。现有一种立式V型拖网网板结构如图1所示,顶板与曳纲板之间、底板与曳纲板之间分别对称设有若干弧形叶板框架,弧形叶板框架通过开孔减轻重量,开孔内部镶嵌轻质板材,并在两面通过轻质板材覆盖固定。现有的这种立式V型拖网网板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第一,网板上下部分的主体结构质量基本接近,不利于网板在水中调整并保持垂立的姿态,容易造成网板在拖曳过程中倒伏;第二,叶板的边缘缺少防护结构,容易因发生碰撞而导致网板板面变形损坏,影响网板水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有利于拖网网板在水中调整到垂立并有效保持垂立的姿态,避免网板叶板的边缘因发生碰撞而变形致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助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包括顶板(1)、曳纲板(2)、底板(3)和若干弧面叶板框架(4),所述顶板(1)与曳纲板(2)之间、底板(3)与曳纲板(2)之间分别对称设有若干弧面叶板框架(4),所述弧面叶板框架(4)上间隔开有若干镂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曳纲板(2)之间的弧面叶板框架(4)的镂孔(5)内部镶嵌第一填充板材(6),所述底板(3)与曳纲板(2)之间的弧面叶板框架(4)的镂孔(5)内部镶嵌第二填充板材(7),所述第一填充板材(6)的密度较第二填充板材(7)低,所述弧面叶板框架(4)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覆盖面板(8),所述弧面叶板框架(4)的边缘安装有防护挡边(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包括顶板(1)、曳纲板(2)、底板(3)和若干弧面叶板框架(4),所述顶板(1)与曳纲板(2)之间、底板(3)与曳纲板(2)之间分别对称设有若干弧面叶板框架(4),所述弧面叶板框架(4)上间隔开有若干镂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曳纲板(2)之间的弧面叶板框架(4)的镂孔(5)内部镶嵌第一填充板材(6),所述底板(3)与曳纲板(2)之间的弧面叶板框架(4)的镂孔(5)内部镶嵌第二填充板材(7),所述第一填充板材(6)的密度较第二填充板材(7)低,所述弧面叶板框架(4)的两面分别固定有覆盖面板(8),所述弧面叶板框架(4)的边缘安装有防护挡边(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垂型立式拖网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板材(6)、第二填充板材(7)和覆盖面板(8)分别与相应的弧面叶板框架(4)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填充板材(6)和第二填充板材(7)的大小和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勋王永进王鲁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