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5476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属于兰花珍稀品种的选育和扩繁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检测筛选野外发现的雌雄性别的单性莲瓣兰个体,获得雌雄单性莲瓣兰株系。针对莲瓣兰单性品种种子匮乏,利用人工杂交构建雌株×雄株;雌株×两性株;两性株×雄株三个组合的F1代群体,获得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和候选荚果。结合兰花选育技术对子代进行组培扩繁,建立单性莲瓣兰品种的快繁体系,并针对莲瓣兰单性品种种子萌发和生根难的技术瓶颈,设计准确合理的诱导培养基。该方法大大缩短了莲瓣兰单性品种的育种周期,对于发现和选育出新的莲瓣兰单性品种有重要科研和市场价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兰花珍稀品种的选育和扩繁
,具体涉及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莲瓣兰(Cymbidiumtortisepalum)隶属兰科兰属(Cymbidium),花型多变,花色丰富;是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的重要兰科栽培品种。莲瓣兰在野生居群中存在雌雄单性的株系,其花型奇特,观赏价值高,同时也是研究兰科植物性别决定机理的绝佳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建立的单性莲瓣兰品种的快繁体系,针对单性品种种子匮乏,利用人工杂交构建群体获得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并针对莲瓣兰单性品种种子萌发和生根难的技术瓶颈,设计专门培养基配方进行组培扩繁。利用该方法大大缩短了莲瓣兰单性品种的育种周期,获得的莲瓣兰单性品种在专用培养基中萌发率较高,幼苗生长状态良好。该方法对于发现和选育出新的莲瓣兰单性品种有重要科研和市场价值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通过筛选野生雌雄性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筛选野生雌雄性别的单性莲瓣兰植株,获得雌雄单性莲瓣兰株系,利用人工杂交构建F1代群体,获得F1代荚果,构建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结合兰花选育技术对子代进行组培扩繁,建立莲瓣兰单性品种的快繁体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筛选野生雌雄性别的单性莲瓣兰植株,获得雌雄单性莲瓣兰株系,利用人工杂交构建F1代群体,获得F1代荚果,构建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结合兰花选育技术对子代进行组培扩繁,建立莲瓣兰单性品种的快繁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构建:通过筛选野生雌雄性别的单性莲瓣兰植株,获得雌雄单性莲瓣兰株系,利用人工杂交构建F1代群体,获得F1代荚果,构建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2)利用兰花选育技术,建立离体再生和快速繁殖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构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雌雄单性莲瓣兰株系获得:在野外筛选莲瓣兰单性雌株和单性雄株候选个体,通过测试其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筛选获得莲瓣兰单性株系;将花粉活力为0或无花粉块,柱头可授性≥两性植株平均可授性,以及子房完好的个体作为候选的雌株株系;将花粉活力≥两性植株平均活力,柱头可授性为0或者无子房的个体作为候选的雄株株系;2)人工杂交授粉:对筛选出的莲瓣兰单性雌株株系和单性雄株株系,以及栽培的两性株系的个体进行人工杂交授粉,授粉杂交组合包括以下三组:雌株×雄株;雌株×两性株;两性株×雄株待三个杂交组合的F1代荚果80-90%成熟并仍旧呈绿色时进行收集保存,获得待播种荚果,此外,构建莲瓣兰单性杂交品种的候选种子库,将荚果在干燥箱中以温度T=20℃,湿度H=50%进行保存,以备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莲瓣兰单性品种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利用兰花选育技术,建立离体再生和快速繁殖体系,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材料选取与消毒:采摘F1代80-90%成熟荚果用洗涤剂漂洗干净,并用软毛刷刷洗荚果外部,清洗干净后,自来水下冲滴15~20min,双蒸水冲荡2~3次,置超净工作台内用75vol%酒精消毒30s后倒去酒精,加入5wt%次氯酸钠处理10~12min,将废液倒入废液瓶,无菌水冲荡3~4遍,用消毒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备用;2)原球茎诱导培养:取经消毒处理后的饱满荚果,用枪状镊夹住荚果,手术刀顺着荚果垂直方向剖开,取出荚果内种子,分别接种于经高温、高压灭菌的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中,经90d培养得到生长原球茎;3)增殖培养:将经上述诱导培养所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开何碧珠兰思仁林瀚韩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