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细胞培养用培养基、以及使用其的细胞培养装置和细胞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用培养基、以及使用其的细胞培养装置和细胞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已知通过在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等细胞来产生并回收有用物质的各种细胞培养方法。其中,连续培养法与分批培养法、流加培养法不同,具有能够与培养工序并行地连续地进行有用物质的回收工序的优点。这样的连续培养法通过将培养基的每单位体积的细胞密度设定得较高,能够实现有用物质的生产率的提高。以往,在连续培养法中,已知为了将培养槽内的细胞密度维持得较高,将从培养槽中与有用物质一起取出的液体培养基中所含的细胞回送至培养槽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546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以往的连续培养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需要根据所取出的液体培养基量向培养槽新追加投入液体培养基。因此,在以往的连续培养方法中,存在产生的有用物质的生产成本变高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通过细胞培养得到的有用物质的制造成本的细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成分中的至少1种由与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结合的结合物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5 JP 2016-2285591.一种细胞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成分中的至少1种由与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结合的结合物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响应性高分子对温度、光和pH中的至少任一种刺激显示响应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变化是所述刺激响应性高分子的分子链的伸长、以及带电电荷的变化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响应性高分子为聚赖氨酸、聚谷氨酰胺和聚精氨酸中的至少任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物是所述刺激响应性高分子与细胞生长因子的结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培养用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生长因子为选自表皮生长因子(EGF:EpidermalGrowthFac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nsulin-likeGrowthFactor)、转化生长因子(TGF:TransformingGrowthFactor)、神经生长因子(NGF:NerveGrowth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si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rythroPoietin)、促血小板生成素(TPO:ThromboPoiet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或FGF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涩谷启介,丸山优史,近藤健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