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24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7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所述物联网包括用户端和终端,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数据侦听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并接收所述终端和/或者所述用户端发来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数据库模块,用于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转发模块,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建立连接,用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数据转发和传送。本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通过具备固定IP地址和端口的云服务器,并在云服务器上运行转发软件,实现了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桥梁作用,完成了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避免了为每一个终端或者用户服务器设置IP地址和端口,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操作效率。

A Cloud Server Architecture for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
技术介绍
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无线通信将实现万物互联,未来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会达到千亿量级,物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物联网发展正契合人们不断提升的需求,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未来5-10年物联网连接数和市场规模即将进入大规模井喷式发展的阶段。由此可见,万物互联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之一。物联网世界存在大量的传感类、控制类连接需求,这些连接速率要求很低,但对功耗和成本非常敏感,且分布很广、海量,现有3G/4G技术从成本上无法满足需求;目前虽然2G技术应用于部分对功耗要求相对不高的领域,但仍有大量需求无法满足,不是长期发展的方案。目前解决低功耗广域网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利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与局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却具有成本高、开发层次多等缺点。而云服务器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性能与物理空间可弹性更改的计算服务。与物理服务器相比,除搭建简易轻便之外,云服务器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在性能上,云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是同等配置下物理服务器的4倍;在稳定性上,一旦发生故障,云服务器上的应用可以自动迁移到另一台云服务器上,并立即投入使用,而物理服务器显然无法做到;在灵活性上,云服务器可以实现在线对服务器进行配置更改,而物理服务器需要更换硬件来改变配置;在安全性上,云服务器上大多自带完备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抵御病毒攻击,而物理服务器需要用户来自行配置安全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所述物联网包括用户端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数据侦听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并接收所述终端和/或者所述用户端发来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数据库模块,用于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转发模块,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建立连接,用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数据转发和传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实时运行于所述云服务器上,并通过转发模块进行所述终端和用户端之间的上行和下行数据的转发和传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中所包含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将该数据发送至与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终端和/或者请求获得与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终端的数据的用户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云服务器执行上行数据转发时实现如下步骤:S1:用户端与所述云服务器进行网络连接,并向所述云服务器提供需要侦听的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S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云服务器的固定IP地址及所述云服务器面向所述终端的端口号,将数据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S3: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该数据后,通过所述转发模块解析出该数据中所包含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查找到在S1中提供相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用户端;找到之后,将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该用户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云服务器执行下行数据转发时实现如下步骤:S1: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进行网络连接,并向所述云服务器提供本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S2: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云服务器的固定IP地址及所述云服务器面向所述用户端的端口号,将数据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并向所述云服务器提供需要服务的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S3:所述云服务器面向该用户端的端口接收到该数据后,解析出所述用户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查找到在S1中提供相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终端;找到之后,将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该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终端具有固定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包含在所发送的数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云服务器具有固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侦听模块还用于为用户端提供数据库模块访问的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由若干张表格组成,每一所述表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所述表格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删、改和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可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与所述云服务器实现数据的交互,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述硬件系统包括接入物联网的通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所述软件系统包括Web网页、客户端、微信小程序和手机APP。本实施例公开的云服务器架构,包括数据侦听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并接收所述终端和/或者所述用户端发来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模块中;数据库模块,用于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转发模块,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建立连接,用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数据转发和传送。本实施例公开的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通过具备固定IP地址和端口的云服务器,并在云服务器上运行转发模块,实现了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桥梁作用,完成了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避免了为每一个终端或者用户服务器设置IP地址和端口,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操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转发模块的通信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如图1所示,所述云服务器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协议连接用户端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数据侦听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并接收所述终端和/或者所述用户端发来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数据库模块,用于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转发模块,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建立连接,在所述用户端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转发和传送。如图2所示,所述转发模块实时运行于所述云服务器上,并与终端和用户端的服务器建立连接,通过转发模块进行上行和下行数据的转发。具体地,终端将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把该数据发送给用户端,所述用户端接收到该数据,这就是上行过程。相反,用户端将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将该数据发送给终端,所述终端接收到该数据,这就是下行过程。概括地说,上行是指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向用户端传送信息;下行是指用户端通过云服务器向终端传送信息。具体地,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向用户端索要数据,至少需经历一次上行数据流向与一次下行数据流向;用户端通过云服务器向终端索要数据,至少需经历一次下行数据流向与一次上行数据流向。终端需要一个唯一的标识,以便云服务器能够区别不同的终端;可使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也就是IMSI号来作为终端的唯一标识。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中所包含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也就是IMSI号,将该数据发送至与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终端,或者请求获得与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终端的数据的用户端。具体地,在应用例中,所述云服务器执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所述物联网包括用户端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数据侦听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并接收所述终端和/或者所述用户端发来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数据库模块,用于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转发模块,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建立连接,用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数据转发和传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窄带物联网应用的云服务器架构,所述物联网包括用户端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数据侦听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并接收所述终端和/或者所述用户端发来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数据库模块,用于云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转发模块,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建立连接,用于所述用户端和终端之间的数据转发和传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实时运行于所述云服务器上,并通过转发模块进行所述终端和用户端之间的上行和下行数据的转发和传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中所包含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将该数据发送至与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终端和/或者请求获得与该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相对应的终端的数据的用户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执行上行数据转发时实现如下步骤:S1:用户端与所述云服务器进行网络连接,并向所述云服务器提供需要侦听的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S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云服务器的固定IP地址及所述云服务器面向所述终端的端口号,将数据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S3: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该数据后,通过所述转发模块解析出该数据中所包含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并查找到在S1中提供相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用户端;找到之后,将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转发给该用户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怀周欣施连敏彭涛许粲昊罗喜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