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交换设备(switch)是指用于将待传输的数据基于光信号或电信号的形式进行转发的网络设备,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效率,现有技术将CLOS网络架构引入到交换设备中,形成了CLOS架构的交换网络,如图1所示为一个四层框架的CLOS架构的交换网络的简单架构图,CLOS架构的交换网络中包含输入级交换设备,两个中间级交换设备以及输出级交换设备,每级交换设备上存在多个端口,相邻两级交换设备的端口之间可配置传输链路,为了完成数据从输入级交换设备端口到输出级交换设备端口的传输,需配置多条传输链路以构成从输入级交换设备端口到输出级交换设备端口间一条导通的通路作为传输路径,且一个输入级交换设备的端口在一个时刻内只与一个输出级交换设备的端口之间形成一条传输路径。当CLOS架构的交换网络在进行数据转发时,先确定当前需要传输的数据,并为所述需要传输数据配置多条传输路径,每条传输路径上负责传输所述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之后并根据每条传输路径上需要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小,为多条传输路径中包含的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包含多级交换设备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从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确定在时间T内空闲的第一传输链路;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多级交换设备中确定至少两个空闲端口配置第二传输链路;所述控制设备构建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包含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传输链路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用于在所述时间T内传输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包含多级交换设备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从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确定在时间T内空闲的第一传输链路;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多级交换设备中确定至少两个空闲端口配置第二传输链路;所述控制设备构建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包含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传输链路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用于在所述时间T内传输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确定在时间T内空闲的第一传输链路,包括: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确定在时间T内空闲的第一传输链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包括:针对所述交换网络中的一条传输链路,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和链路带宽阈值确定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所需时间;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为所述传输链路已配置的传输时间除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所需时间外的剩余时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包括:针对所述交换网络中的一条传输链路,所述控制设备在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包含所述时间T后,确定所述传输链路为在时间T内空闲的第一传输链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多级交换设备中确定至少两个空闲端口配置第二传输链路,包括: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多级交换设备中各级交换设备的空闲端口;所述控制设备从相邻两级交换设备中空闲端口中选择至少两个空闲端口;所述控制设备在选择的至少两个空闲端口之间配置第二传输链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构建第一传输路径之后,还包括:所述控制设备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包含所述第二传输链路设置传输时间,设置的所述传输时间包含所述时间T。7.一种控制设备,应用于包含多级交换设备的交换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确定链路单元,用于从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确定在时间T内空闲的第一传输链路;配置链路单元,用于从所述多级交换设备中确定至少两个空闲端口配置第二传输链路;构建路径单元,用于构建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包含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传输链路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用于在所述时间T内传输数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链路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交换网络的传输链路中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根据所述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确定在时间T内空闲的第一传输链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链路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所述交换网络中的一条传输链路,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和链路带宽阈值确定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所需时间;确定所述传输链路的传输空闲时间为所述传输链路已配置的传输时间除传输所述待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宇,赵志鹏,吴斌,董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