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充电领域,具体是一种充电桩电缆。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统的充电桩充电时有功率限制,一般大功率充电口基本不出现在普通的充电装上,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功率充电口长时间通电会导致充电插头快速老化,从而减少整个充电桩的寿命,同时传统充电桩进行安装时候需要大量牵线,线材过多整理繁琐,同时安装也复杂;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充电桩电缆及其使用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桩电缆,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充电桩电缆,包括电缆墙,所述电缆墙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设置有机身,所述机身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设置有断电保护装置,所述机身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电力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电磁屏蔽层,上下对称的所述电缆外表面共通包裹有绝缘层,所述机身内的所述电缆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顶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顶壁连通设置有第五空腔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充电桩电缆,包括电缆墙,所述电缆墙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设置有机身,所述机身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设置有断电保护装置,所述机身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电力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电磁屏蔽层,上下对称的所述电缆外表面共通包裹有绝缘层,所述机身内的所述电缆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顶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顶壁连通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大功率输出装置,所述第四空腔底壁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四空腔底端的所述机身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充电桩电缆,包括电缆墙,所述电缆墙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设置有机身,所述机身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设置有断电保护装置,所述机身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电力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电磁屏蔽层,上下对称的所述电缆外表面共通包裹有绝缘层,所述机身内的所述电缆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顶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顶壁连通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大功率输出装置,所述第四空腔底壁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四空腔底端的所述机身端面固定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第一滑动槽之间设置有小功率输出装置,所述第一插座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六空腔,所述机身底端右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设置有应急输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电缆,其中,所述机身内的所述电缆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电缆相配合的整流器,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转块,所述转块内固定设置有单向二极管,所述单向二极管左端电力连接有与所述整流器相配合的第一导电片,所述单向二极管右端电力连接有,所述转块顶端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二空腔顶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棘轮,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五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圆形齿轮,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末端固定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底面转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圆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四空腔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固定设置有伸入所述第四空腔内的导电凸块,所述第一滑块左端固定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柔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