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维德专利>正文

历史教学用教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99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历史教学用教鞭,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投影装置,所述外壳相对于投影装置的位置上开设有投影插口,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投影灯和投影镜片,所述外壳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光道,所述投影灯和投影镜片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的前后两侧上,所述外壳靠近投影插口的位置上套有进底片盒和出底片盒,所述进底片盒和出底片盒相互之间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历史教学用教鞭,通过外壳和其内的投影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构成一个简易的投影结构的效果。

The Teaching Tip of His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历史教学用教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鞭,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历史教学用教鞭。
技术介绍
历史教学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历史内容较多,且多为文字性的描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情况,同时相应的学生们也不能够有效的进行理解,如此便会出现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投影仪来播放PPT的方式来减少历史教学中因为纯文字性的描述所造成的枯燥乏味的现象,通过PPT切换演示历史图册的方式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然而现有的PPT的演示需要基于现有的投影仪设备,而现有的投影仪设备成本较高,且后续还需要一定的维护成本,这样对于学校便会造成不小的开支,因而无法很好的适用于地区不太发达的学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能够有效的减小枯燥乏味的情况的历史教学用教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历史教学用教鞭,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投影装置,所述外壳相对于投影装置的位置上开设有投影插口,以供带有历史图册的底片通过穿入到投影装置内,供投影装置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投影灯和投影镜片,所述外壳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光道,所述投影灯和投影镜片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的前后两侧上,以通过投影灯发光将历史图册通过投影镜片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外壳靠近投影插口的位置上套有进底片盒和出底片盒,所述进底片盒和出底片盒相互之间相对设置,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的两端上,所述进底片盒内靠近投影插口的位置上设有供人手操作的转片装置,当人操作转片装置时,转片装置将进底片盒内的底片转移到投影插口内的光道上,将投影插口内的底片转移到出底片盒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片装置包括进片转片盘、出片转片盘,所述投影插口包括进片口和出片口,所述进片口开设在外壳的壳壁与进底片盒之间,所述出片口开设在外壳的壳壁与出底片盒之间,所述进片转片盘和出片转片盘分别一一对应可旋转的设置在进片口和出片口内,连接进底片盒与光道和连接光道与出底片盒,其上开设有两个供底片嵌入的底片孔,以通过旋转带着底片从进底片盒进入到光道内和带着底片从光道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底片盒内具有呈圆柱状的底片储存腔,所述底片储存腔的一端设有进片推盘,另一端的侧面与进片口连通,供进片转片盘上的底片孔转入到底片储存腔内,所述进片推盘与底片储存腔的端部通过弹簧连接,以通过弹簧弹力推动底片嵌入到底片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片转片盘和出片转片盘设置在光道内的底片孔相互连通,所述投影灯与进片转片盘之间的位置上设有平推装置,所述平推装置将进片转片盘内的底片推入到出片转片盘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推装置包括平推环、平推弹簧和阻挡环,所述阻挡环固定在出片转片盘背向进片转片盘的一端上,并与底片孔同轴设置,所述平推环可滑移的设置在投影灯与进片转片盘之间的位置上,并与底片孔同轴设置,所述平推弹簧的一端与平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以通过弹力推动平推环向进片转片盘移动,以将进片转片盘内的底片推入到到出片转片盘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推环包括环体和两个推块,两个所述推块固定在平推环背向平推弹簧一端的端面上,所述推块呈一侧有弧边的板状,所述推块直线边与环体固定连接,该推块的弧边中部向上顶起形成用于推动底片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环体的端面之间逐渐过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底片盒内具有呈圆柱状的底片存放腔,所述底片存放腔一端的侧壁与出片口连通,以供出片转片盘带着底片转入到底片存放腔内,所述底片存放腔相对于出片口一端的设有出推装置,以将出片转片盘内的底片推入到底片存放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推装置包括出推盘和出推弹簧,所述出推弹簧的一端与出推盘的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出底片盒固定连接,以通过弹簧的塔里推动出片转片盘内的底片进入到底片存放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底片盒背向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补片口,所述进片推盘的一侧固定有补片杆,所述补片杆穿过进底片盒伸出到外界供人手拨动,所述进底片盒相对于补片杆的位置上开设有补片滑孔,所述补片杆可滑移的设置在补片滑孔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外壳和其内的投影装置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提供一个便携式投影设备的效果,而通过进底片盒、出底片盒以及转片装置的设置,便可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先将大部分的底片储存到进底片盒内,然后通过转片装置的作用,实现对于底片的置换,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投影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教室的投入成本,很好的适用于偏远山区的历史教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历史教学用教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平推环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图1中的出推盘的整体结构图;图4为图1中的进片转片盘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历史教学用教鞭,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投影装置2,所述外壳1相对于投影装置2的位置上开设有投影插口11,以供带有历史图册的底片通过穿入到投影装置2内,供投影装置2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投影装置2包括投影灯21和投影镜片22,所述外壳1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光道,所述投影灯21和投影镜片22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11的前后两侧上,以通过投影灯21发光将历史图册通过投影镜片22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外壳1靠近投影插口的位置上套有进底片盒3和出底片盒4,所述进底片盒3和出底片盒4相互之间相对设置,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11的两端上,所述进底片盒3内靠近投影插口11的位置上设有供人手操作的转片装置5,当人操作转片装置5时,转片装置5将进底片盒3内的底片转移到投影插口内的光道上,将投影插口内的底片转移到出底片盒4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教鞭的过程中,在需要进行图册投影的时候,只需要将投影装置2启动,使得投影灯21启动发光,投影灯21便会输出光束到底片上,然后再输出到投影镜片22上,通过投影镜片22的成像作用,便可有效的将底片上的图册投影输出到外部的黑板或是白布上了,如此便不需要同现有技术中一样,需要投影图册的时候还需要在教室安装投影仪导致教室成本提升的问题,而通过进底片盒3和出底片盒4的设置,便可将需要进行投影的底片放置到进底片盒3内,将投影完成的底片放置到出底片盒4内,在需要投影置换底片的时候,只需要人手驱动转片装置5,通过转片装置5的动作,便可将进底片盒3内的底片转移到投影插口的光道上,将原本进行播放的投影插口内的底片转移到出底片盒4内,如此便大大的方便了对于投影图册的快速置换,这样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整节课需要放映的底片统一的塞入到进底片盒3内,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可实现边上课边进行图册放映的置换了,方便了老师的使用。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片装置5包括进片转片盘51、出片转片盘53,所述投影插口11包括进片口111和出片口112,所述进片口11开设在外壳1的壳壁与进底片盒3之间,所述出片口112开设在外壳1的壳壁与出底片盒4之间,所述进片转片盘51和出片转片盘53分别一一对应可旋转的设置在进片口111和出片口112内,连接进底片盒3与光道和连接光道与出底片盒4,其上开设有两个供底片嵌入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历史教学用教鞭,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投影装置(2),所述外壳(1)相对于投影装置(2)的位置上开设有投影插口(11),以供带有历史图册的底片通过穿入到投影装置(2)内,供投影装置(2)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投影装置(2)包括投影灯(21)和投影镜片(22),所述外壳(1)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光道,所述投影灯(21)和投影镜片(22)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11)的前后两侧上,以通过投影灯(21)发光将历史图册通过投影镜片(22)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外壳(1)靠近投影插口的位置上套有进底片盒(3)和出底片盒(4),所述进底片盒(3)和出底片盒(4)相互之间相对设置,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11)的两端上,所述进底片盒(3)内靠近投影插口(11)的位置上设有供人手操作的转片装置(5),当人操作转片装置(5)时,转片装置(5)将进底片盒(3)内的底片转移到投影插口内的光道上,将投影插口内的底片转移到出底片盒(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历史教学用教鞭,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投影装置(2),所述外壳(1)相对于投影装置(2)的位置上开设有投影插口(11),以供带有历史图册的底片通过穿入到投影装置(2)内,供投影装置(2)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投影装置(2)包括投影灯(21)和投影镜片(22),所述外壳(1)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在其内部形成光道,所述投影灯(21)和投影镜片(22)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11)的前后两侧上,以通过投影灯(21)发光将历史图册通过投影镜片(22)投影到外部墙体上,所述外壳(1)靠近投影插口的位置上套有进底片盒(3)和出底片盒(4),所述进底片盒(3)和出底片盒(4)相互之间相对设置,分别设置在投影插口(11)的两端上,所述进底片盒(3)内靠近投影插口(11)的位置上设有供人手操作的转片装置(5),当人操作转片装置(5)时,转片装置(5)将进底片盒(3)内的底片转移到投影插口内的光道上,将投影插口内的底片转移到出底片盒(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教学用教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片装置(5)包括进片转片盘(51)、出片转片盘(53),所述投影插口(11)包括进片口(111)和出片口(112),所述进片口(11)开设在外壳(1)的壳壁与进底片盒(3)之间,所述出片口(112)开设在外壳(1)的壳壁与出底片盒(4)之间,所述进片转片盘(51)和出片转片盘(53)分别一一对应可旋转的设置在进片口(111)和出片口(112)内,连接进底片盒(3)与光道和连接光道与出底片盒(4),其上开设有两个供底片嵌入的底片孔(1111),以通过旋转带着底片从进底片盒(3)进入到光道内和带着底片从光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教学用教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底片盒(3)内具有呈圆柱状的底片储存腔(31),所述底片储存腔(31)的一端设有进片推盘(32),另一端的侧面与进片口(11)连通,供进片转片盘(51)上的底片孔(1111)转入到底片储存腔(31)内,所述进片推盘(32)与底片储存腔(31)的端部通过弹簧连接,以通过弹簧弹力推动底片嵌入到底片孔(111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历史教学用教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片转片盘(51)和出片转片盘(53)设置在光道内的底片孔(1111)相互连通,所述投影灯(21)与进片转片盘(51)之间的位置上设有平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德张杭湖
申请(专利权)人:周维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