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抄表设备及其双信道接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98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2:38
一种无线抄表设备及其双信道接收模块,符合无线M‑BUS标准N2模式,其包括:微处理器,第一射频收发器,第二射频收发器,收发前端模块和天线;其中,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和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共用该收发前端模块,该天线与该收发前端模块相连,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信道的发射/接收,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信道的接收,该第二信道与该第一信道的频率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无线抄表设备的利用效率。

Wireless Meter Reading Equipment and Its Dual Channel Receiv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抄表设备及其双信道接收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抄表设备,尤其涉及无线接收模块。
技术介绍
欧洲规范EN300220-1规定将169.400MHz~169.475MHz用于抄表,功率可到500mW,带宽小于等于50KHz。欧洲规范EN13757-4依据EN300220-1的规定,定义了无线M-BUSN2模式的物理层,将169.400MHz~169.475MHz的75KHz带宽分为六个信道,信道间隔为12.5KHz。目前,无线M-BUSN2模式的接收模块只能工作在六个信道中的一个,这会导致装设有这个接收模块的无线抄表设备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双信道接收模块,能够提高无线抄表设备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双信道接收模块,符合无线M-BUS标准N2模式,其包括:微处理器,第一射频收发器,第二射频收发器,收发前端模块和天线;其中,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和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共用该收发前端模块,该天线与该收发前端模块相连,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信道的发射/接收,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信道的接收,该第二信道与该第一信道的频率不同。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无线抄表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双信道接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双信道接收模块,通过微处理器,第一射频收发器,第二射频收发器,收发前端模块和天线的巧妙配合,能够在一个模块上同时实现第一信道的发射/接收和第二信道的接收,从而能够提高无线抄表设备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双信道接收模块的框图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双信道接收模块同时处理的流程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抄表设备的流程时序示意。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抄表设备10双信道接收模块W1第一信道W2第二信道11微处理器12第一射频收发器13第二射频收发器14收发前端模块15天线16电源1112、1113握手线1114控制线1123通信线1214信号发送线1412、1413信号接收线1415射频信号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双信道接收模块的框图示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线抄表设备,例如:集中器,其包括双信道接收模块10。双信道接收模块10符合无线M-BUS标准N2模式,其包括:微处理器11,第一射频收发器12,第二射频收发器13,收发前端模块14,天线15和电源16。第一射频收发器12受控于微处理器11,工作在发射/接收状态,用以实现第一信道的无线通信。第二射频收发器13受控于微处理器11,工作在只接收状态,用以实现第二信道的无线通信。第二信道与第一信道的频率不同。第一射频收发器12和第二射频收发器13共用收发前端模块14。天线15与收发前端模块14相连。电源16为微处理器11、第一射频收发器12、第二射频收发器13以及收发前端模块14提供必要的工作电压。微处理器11通过握手线1112与第一射频收发器12联系,并通过通信线1123与第一射频收发器12通信。微处理器11通过握手线1113与第二射频收发器13联系,并通过通信线1123与第二射频收发器13通信。微处理器11通过控制线1114控制收发前端模块14。收发前端模块14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信号接收线1412送到第一射频收发器12,同时通过信号接收线1413送到第二射频收发器13。收发前端模块14通过信号发送线1214从第一射频收发器12接收发送信号。收发前端模块14与天线15之间通过射频信号线1415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1选用MSP430F5310单片机。第一射频收发器12选用CC1120收发器芯片。第二射频收发器13选用CC1120收发器芯片。收发前端模块14选用PASKY65367收发前端模块芯片。其中,握手线1112、1113传递中断、复位等信号。通信线1123遵照SPI规范,微处理器11借此可以控制第一射频收发器12及第二射频收发器13的工作状态,并借此交换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射频收发器12及第二射频收发器13不必是同型号的芯片,二者只要能够做到接收信道相一致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电源16选用5V至3.3V转换器,用于将输入的5V电源转换为3.3V,来供给相关电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16可省去。本专利技术的双信道接收模块10支持六个信道其中任意两个信道的配置;支持FAC(FrequentAccessCycle,频率访问周期,是无线M-BUSN2标准定义通讯时序名称)嵌套;支持双同步字搜索接收;支持每小时两个信道环境底噪上报;支持双信道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错误计数统计;支持无线广播固件升级;支持在线升级。能够实现同时处理两个信道来的信息,符合欧洲规范EN13757-3和EN13757-4的169MHz-N2模式。参见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双信道接收模块同时处理的流程示意。结合参见图1,可见,微处理器11上运行的程序所执行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201、进入RF接收中断;202、判断是否信道W1(即第一射频收发器12)引发的接收中断,是的话转步骤220,否则转步骤204;204、判断是否信道W2(即第二射频收发器13)引发的接收中断,是的话转步骤260,否则转步骤206;206、退出RF接收中断。220、判断信道W1状态RX_WAIT,是的话转步骤222,否则转步骤230;222、开启接收超时定时器;223、获取RSSI(接收信号强度);224、读取读取FIFO的一个字节和Format格式;225、计算出数据包的长度,除48获得块数及剩余字节数;226、设置接收门限为48;227、设置接收状态RX_ING,跳转步骤204。230、判断信道W1状态RX_ING,是的话转步骤232,否则转步骤240;232、读取FIFO的48个字节放入Buffer(缓冲区);233、判断是否接收块数达到,是的话转步骤234;234、设置接收门限为剩余字节数;235、设置接收状态RX_LAST,跳转步骤204。240、判断信道W1状态RX_LAST,是的话转步骤242,否则转步骤206;242、读取FIFO的剩余字节放入Buffer;243、设置接收状态RX_END,跳转步骤206。260、判断信道W2状态RX_WAIT,是的话转步骤262,否则转步骤270;262、开启接收超时定时器;263、获取RSSI;264、读取读取FIFO的一个字节和Format格式;265、计算出数据包的长度,除48获得块数及剩余字节数;266、设置接收门限为48;267、设置接收状态RX_ING,跳转步骤206。270、判断信道W2状态RX_ING,是的话转步骤272,否则转步骤280;272、读取FIFO的48个字节放入Buffer;273、判断是否接收块数达到,是的话转步骤274;274、设置接收门限为剩余字节数;275、设置接收状态RX_LAST,跳转步骤206。280、判断信道W2状态RX_LAST,是的话转步骤282,否则转步骤206;282、读取FIFO的剩余字节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信道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双信道接收模块符合无线M‑BUS标准N2模式,其包括:微处理器,第一射频收发器,第二射频收发器,收发前端模块和天线;其中,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和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共用该收发前端模块,该天线与该收发前端模块相连,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信道的发射/接收,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信道的接收,该第二信道与该第一信道的频率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信道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双信道接收模块符合无线M-BUS标准N2模式,其包括:微处理器,第一射频收发器,第二射频收发器,收发前端模块和天线;其中,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和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共用该收发前端模块,该天线与该收发前端模块相连,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信道的发射/接收,该第二射频收发器受控于该微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二信道的接收,该第二信道与该第一信道的频率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信道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射频收发器和该第二射频收发器选用相同的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信道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芯片为CC1120收发器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信道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收发前端模块选用PASKY65367收发前端模块芯片。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凌健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