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50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蒸发器、与蒸发器连接的毛细管、以及连接蒸发器与毛细管的第一流体输送管,其中,第一流体输送管包括一第一过渡管段,第一过渡管段内设置有沿第一过渡管段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内管,第一内管的进端与毛细管的出端连通,第一过渡管段的出端与蒸发器连通,以使得流体在第一内管中流动,第一内管的出端形成有向流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多个延伸部沿第一内管的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多个延伸部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呈向内折弯的状态,以将流出第一内管的流体进行破碎、分散,降低流体流动的噪音。

Refrig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是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冰箱、冰柜等制冷系统中,高压冷媒通过毛细管的节流喷入低压端的蒸发管中,毛细管喷射口处的冷媒存在剧烈的气液相变,冷媒流速处在跨音速区域,会产生较强烈的噪音,影响冰箱整体声品质。现有改善喷射噪声的方案,主要是加长喷射段过渡管的长度,使得气液相变平稳。另外,还有通过在喷射管路外包裹胶泥,达到隔音的效果。但是,在实际设计中,过渡管长度不可能无限长,加长过渡管的改善效果比较有限,而胶泥贴附的方案无法从根本是解决噪声问题,治标不治本,效果不显著,而且导致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冰箱。本专利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降低第一流体输送管中流体流动噪声和改善冰箱整体声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蒸发器、与蒸发器连接的毛细管、以及连接蒸发器与毛细管的第一流体输送管,其中,第一流体输送管包括一第一过渡管段,第一过渡管段内设置有沿第一过渡管段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内管;第一内管的进端与毛细管的出端连通,第一过渡管段的出端与蒸发器连通,以使得流体在第一内管中流动;第一内管的出端形成有向流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多个延伸部沿第一内管的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并且多个延伸部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呈向内折弯的状态,以利用多个延伸部分散流出第一内管的流体,从而降低流体流动的噪音。可选地,多个延伸部沿第一内管的圆周方向依次连续分布。可选地,第一过渡管段位于第一流体输送管靠近毛细管出端的位置。可选地,延伸部呈向齿状。可选地,延伸部的纵截面的长边缘与第一过渡管段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所呈的锐角α满足:15°<α<45°。可选地,呈齿状的延伸部的齿尖角β满足:30°≤β≤60°。可选地,延伸段的长度H满足:3mm<H<7mm。可选地,第一内管焊接于第一过渡管段的内壁上。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冷藏室;毛细管包括冷藏毛细管,蒸发器包括用于向冷藏室提供冷量的冷藏蒸发器。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冷冻室;毛细管包括冷冻毛细管,蒸发器包括用于向冷冻室提供冷量的冷冻蒸发器。本专利技术的冰箱,蒸发器与毛细管之间的第一流体输送管具有一第一过渡管段,第一过渡管段中设置有第一内管,第一内管的进端与毛细管的出端连通,第一内管的出端形成有向流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且多个延伸部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呈向内折弯的状态,毛细管喷射的流体进入第一内管中,经过第一内管出端的多个延伸部被打散,避免流体在输送管中产生湍流,从而降低流体流动噪音。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冰箱中,延伸部呈向内折弯的齿状,此种设计的延伸部可将管内的气流中的能量较大的大窝流破碎成能量较小的小窝流,达到显著降低流体流动噪音的效果。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冰箱中,通过合理设计呈齿状的延伸部的形状尺寸,显著提升了降噪效果,同时保持气流的流量和流速的一致性,避免对冰箱制冷性能的影响。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性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第一过渡管段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第一过渡管段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第一过渡管段的纵向剖面图;以及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与现有技术的冰箱在开机过程中的噪音频谱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冰箱,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性示意图。冰箱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箱体内限定有至少一个前部敞开的储物间室,储物间室的外周包覆有箱体外壳,箱体外壳与储物间室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剂,以避免冷量散失。储物间室通常为多个,如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具体的储物间室的数量和功能可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冰箱可以为直冷式冰箱或者风冷式冰箱,其可以使用压缩式制冷循环作为冷源。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系统一般性可包括压缩机10、冷凝器20、毛细管和蒸发器等。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以低温直接或间接地与储物间室发生热交换,吸收储物间室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10吸入,经压缩机10压缩后以高压排出,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20,被常温的冷却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毛细管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产生的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10吸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实现了冰箱的持续制冷。一般地,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可为单循环系统或双循环系统等,单循环系统中制冷剂的走向为压缩机10--冷凝器20--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10,其中毛细管和蒸发器均为单个。如图1所示,双循环系统有两个独立的毛细管和蒸发器,分别为与冷藏室对应的冷藏毛细管40、冷藏蒸发器50和与冷冻室对应的冷冻毛细管60和冷冻蒸发器70。冰箱控制系统控制打开或关闭通往冷藏室或冷冻室的制冷剂,以精确地控制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如图1所示,冰箱的制冷循环系统还可包括回热器30,从冷凝器20流出的温度较高的液态制冷剂,与来自蒸发器温度较低的制冷剂蒸汽在回热器30中进行热交换,使液态制冷剂过冷,气态制冷剂过热,经过回热器30换热后的过冷的液态制冷剂流入毛细管,使得经毛细管节流后制冷剂的液态多,气态少,提高制冷效果;经过回热器30换热后的过热的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0吸入,防止液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10,发生液击现象。毛细管喷射口处的冷媒存在剧烈的气液相变,冷媒流速处在跨音速区域,会产生较强烈的噪音,技术人员通常会在毛细管与蒸发管之间的第一流体输送管的管壁外贴附胶泥,达到隔音的目的,此种方案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减小噪音,但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噪音源,而且还会带来成本的上升。由于第一流体输送管的管径较小,为保证管路中制冷剂流体的顺畅流动,技术人员通常不会想到改变管路本身的结构。而本专利技术中,技术人员经过大量的技术论证,创造性地对毛细管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流体输送管本身的结构进行改进,从根源上解决流体流动噪音,同时还可避免流体与管道产生共振的问题,显著提升冰箱的整体声品质。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第一过渡管段11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第一过渡管段11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第一过渡管段110的纵向剖面图。具体地,如图2、3所示,第一流体输送管包括一第一过渡管段110,第一过渡管段110中设置一沿第一过渡管段110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内管111,第一内管111的进端与毛细管的出端连通,第一过渡管段110的出端与蒸发器连通,第一内管111的出端形成有向流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112,多个延伸部112沿第一内管111的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并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呈向内折弯的状态。毛细管喷射的流体进入第一内管111中,经过第一内管111出端的多个延伸部112流出第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包括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毛细管、以及连接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毛细管的第一流体输送管,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包括一第一过渡管段,所述第一过渡管段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过渡管段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的进端与所述毛细管的出端连通,所述第一过渡管段的出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以使得流体在所述第一内管中流动;所述第一内管的出端形成有向所述流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所述多个延伸部沿所述第一内管的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并且所述多个延伸部在所述流体流动方向上呈向内折弯的状态,以利用所述多个延伸部分散流出所述第一内管的所述流体,从而降低所述流体流动的噪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包括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毛细管、以及连接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毛细管的第一流体输送管,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输送管包括一第一过渡管段,所述第一过渡管段内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过渡管段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的进端与所述毛细管的出端连通,所述第一过渡管段的出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以使得流体在所述第一内管中流动;所述第一内管的出端形成有向所述流体流动的下游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所述多个延伸部沿所述第一内管的圆周方向依次分布;并且所述多个延伸部在所述流体流动方向上呈向内折弯的状态,以利用所述多个延伸部分散流出所述第一内管的所述流体,从而降低所述流体流动的噪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多个延伸部沿所述第一内管的圆周方向依次连续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管段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兵陈建全刘建如姬立胜杨春陶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