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45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涉及话筒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话筒支架功能单一的问题;该多功能话筒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杆件、调节按钮、第二杆件、第一话筒支架、乐谱放置腔、滑板、滑轨和移动轮,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件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横梁与第一杆件固定连接,所述立柱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乐谱放置腔,所述立柱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上固定有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又与第二话筒支架转动连接,提高了话筒支架的功能性,方便演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话筒支架,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
技术介绍
话筒又称麦克风,一种电声器材,属传声器,是声电转换的换能器,通过声波作用到电声元件上产生电压,再转为电能,用于各种扩音设备中。话筒通常按它转换能量的方式分类,分为动圈话筒和电容话筒。现有的话筒通常放置在话筒支架内,方便演唱和表现手部的动作,现有的话筒支架只用于固定一个话筒,功能非常单一,当表演者坐着演奏的时候,话筒支架又无法很好地进行转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现有的话筒支架没有设置乐谱放置腔,使得乐谱只能拿在手里,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解决现有话筒支架功能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杆件、调节按钮、第二杆件、第一话筒支架、乐谱放置腔、滑板、滑轨和移动轮,所述第一杆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按钮位于第一杆件上,所述第二杆件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话筒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横梁与第一杆件固定连接,所述立柱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乐谱放置腔,所述立柱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上固定有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又与第二话筒支架转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调节按钮位于第一杆件内部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分别与两根固定杆转动连接,两根所述固定杆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杆件内部还设有固定板。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立柱的高度小于第一杆件的高度。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话筒支架内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话筒套转动连接。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三杆件通过斜撑加强固定。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调节按钮,能够调节第二杆件的高度,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2、通过设置乐谱放置腔,能够在表演时放置乐谱,解放表演者的双手;3、通过将滑块在滑轨上移动,能够调节第二话筒支架的高度,方便坐着表演的演员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话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功能话筒支架中第一话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功能话筒支架中调节按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底座、2-第一杆件、3-调节按钮、31-固定杆、32-第一转轴、33-弹簧、34-固定板、4-第二杆件、5-第二转轴、6-第一支撑架、7-第一话筒支架、71-第三转轴、72-话筒套、8-话筒、9-立柱、10-横梁、11-第四转轴、12-第二支撑架、13-乐谱放置腔、14-滑板、15-滑轨、16-第三杆件、17-斜撑、18-第二话筒支架、19-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杆件2、调节按钮3、第二杆件4、第一话筒支架7、乐谱放置腔13、滑板14、滑轨15和移动轮19,所述第一杆件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杆件2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件4能在第一杆件2内自由移动,所述调节按钮3位于第一杆件2上,用于调节第二杆件4的高度,所述调节按钮3位于第一杆件2内部一侧设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与分别与两根固定杆3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31用于固定第二杆件4,两根所述固定杆31通过弹簧33连接,所述第一杆件2内部还设有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同样用于固定第二杆件4,通过按压调节按钮3,固定杆31绕着第一转轴32旋转,此时两根固定杆31之间的夹角变大,第二杆件4向下移动,当第二杆件4的高度调节完后,松开调节按钮3,弹簧33带动固定杆31向回移动,对第二杆件4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杆件4通过第二转轴5与第一支撑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在第二杆件4内旋转的角度为0~180°,所述第一支撑架6与第一话筒支架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话筒支架7内部设有第三转轴71,所述第三转轴71与话筒套72转动连接,话筒套72绕着第三转轴71进行旋转,所述话筒套72内放置话筒8。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高度小于第一杆件2的高度,所述立柱9通过横梁10与第一杆件2固定连接,能够保持第一杆件2和立柱9的稳定性,所述立柱9通过第四转轴11与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12上设有乐谱放置腔13,所述乐谱放置腔13用于放置乐谱,通过第四转轴11,能够调节乐谱放置腔13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移动轮19,所述移动轮19用于话筒支架的移动,方便搬运和现场演唱时移动。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立柱9上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与滑板14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4在滑轨15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滑板14上固定有第三杆件16,所述第三杆件16通过斜撑17加强固定,能够提高第三杆件16的稳定性,所述第三杆件16又与第二话筒支架18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话筒支架18,方便用于坐着演唱的歌手,同时也能够放置在乐器旁,提高音乐的声量,提高音乐的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按压调节按钮3,固定杆31绕着第一转轴32旋转,此时两根固定杆31之间的夹角变大,第二杆件4向下移动,当第二杆件4的高度调节完后,松开调节按钮3,弹簧33带动固定杆31向回移动,对第二杆件4再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架6绕着第二转轴5旋转,能够调节话筒8的位置,调节第二支撑架12,将乐谱放置腔13调节到合适的位置,通过滑板14在滑轨15上移动,能够调节第二话筒支架18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杆件(2)、调节按钮(3)、第二杆件(4)、第一话筒支架(7)、乐谱放置腔(13)、滑板(14)、滑轨(15)和移动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4)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按钮(3)位于第一杆件(2)上,所述第二杆件(4)通过第二转轴(5)与第一支撑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与第一话筒支架(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通过横梁(10)与第一杆件(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9)通过第四转轴(11)与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12)上设有乐谱放置腔(13),所述立柱(9)上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与滑板(14)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4)上固定有第三杆件(16),所述第三杆件(16)又与第二话筒支架(18)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话筒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杆件(2)、调节按钮(3)、第二杆件(4)、第一话筒支架(7)、乐谱放置腔(13)、滑板(14)、滑轨(15)和移动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4)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按钮(3)位于第一杆件(2)上,所述第二杆件(4)通过第二转轴(5)与第一支撑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6)与第一话筒支架(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通过横梁(10)与第一杆件(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9)通过第四转轴(11)与第二支撑架(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12)上设有乐谱放置腔(13),所述立柱(9)上设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与滑板(14)滑动连接,所述滑板(14)上固定有第三杆件(16),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锐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声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