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36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安装有端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端盖位于电路板上的USB接口的所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端盖的外端面上安装有用于封闭通孔的胶塞,胶塞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中的凸台,凸台嵌入到通孔中后与通孔的内壁紧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端盖的外端面上安装用于封闭通孔的胶塞,胶塞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中的凸台,凸台嵌入到通孔中后与通孔的内壁紧配合,这样一来,能够避免水进入到车载充电器内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车载充电器内部的电路板出现短路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且能够避免车载充电器的损坏。

Vehicle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人们在驾驶汽车时,为了实现给手机充电或给行车记录仪进行供电,需要使用到车载充电器,目前的车载充电器一般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安装有端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端盖位于电路板上的USB接口的所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在使用时,将车载充电器插在点烟器的插座中,然后将USB线穿过端盖上的通孔后与电路板上的USB结构插接,这样一来,车载充电器即可实现对手机的充电或给行车记录仪的供电;但是目前的车载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通孔的外端部处没有设置防护结构,这样一来,乘客一不小心容易将水倒到车载充电器上,从而会使得水通过通孔进入到车载充电器中,进而很容易导致车载充电器内部的电路板出现短路的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很容易造成车载充电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其通过在端盖的外端面上安装用于封闭通孔的胶塞,胶塞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中的凸台,凸台嵌入到通孔中后与通孔的内壁紧配合,这样一来,能够避免水进入到车载充电器内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车载充电器内部的电路板出现短路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且能够避免车载充电器的损坏。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安装有端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端盖位于电路板上的USB接口的所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端盖的外端面上安装有用于封闭通孔的胶塞,胶塞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中的凸台,凸台嵌入到通孔中后与通孔的内壁紧配合。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其中,凸台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卡台配合卡接的环形嵌槽。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其中,凸台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通孔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凸台嵌入到通孔中的环形斜面。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其中,通孔上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凸台的外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凸台嵌入到通孔中的第一环形导向面。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其中,位于凸台上方的胶塞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拉手。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其中,胶塞远离凸台一端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柱,凸柱的下端设置有卡块,凸柱穿设在端盖的过孔中且与过孔紧配合,卡块与端盖的下端面配合卡接。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其中,过孔上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卡块配合导向以方便卡块穿过过孔的第二环形导向面。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其中,端盖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卡钩,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卡钩配合卡接的环形卡槽。本技术通过在端盖的外端面上安装用于封闭通孔的胶塞,胶塞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中的凸台,凸台嵌入到通孔中后与通孔的内壁紧配合,这样一来,能够避免水进入到车载充电器内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车载充电器内部的电路板出现短路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且能够避免车载充电器的损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端盖2,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3,端盖2位于电路板3上的USB接口31的所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1,端盖2的外端面上安装有用于封闭通孔21的胶塞4,胶塞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21中的凸台41,凸台41嵌入到通孔21中后与通孔21的内壁紧配合。凸台4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台42,通孔2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卡台42配合卡接的环形嵌槽2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凸台嵌入到通孔中后,能够提高凸台与通孔的配合强度。凸台41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通孔21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凸台41嵌入到通孔21中的环形斜面43;通过环形斜面的设置,在凸台嵌入到通孔中的过程中,环形斜面可与通孔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凸台嵌入到通孔中。通孔21上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凸台41的外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凸台41嵌入到通孔21中的第一环形导向面23;通过第一环形导向面的设置,在凸台嵌入到通孔中的过程中,凸台的外壁可与第一环形导向面配合导向以方便凸台嵌入到通孔中。位于凸台41上方的胶塞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拉手44;通过拉手的设置,当需要将凸台从通孔中拉出时,拉手可供手拉,从而能够给凸台从通孔中的取出过程带来方便。胶塞4远离凸台41一端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凸柱45,凸柱45的下端设置有卡块46,凸柱45穿设在端盖2的过孔24中且与过孔24紧配合,卡块46与端盖2的下端面配合卡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胶塞能够可靠地装配在端盖上。过孔24上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卡块46配合导向以方便卡块46穿过过孔24的第二环形导向面25;通过第二环形导向面的设置,当卡块需要穿过过孔时,卡块可与第二环形导向面配合导向以方便卡块穿过过孔。端盖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卡钩26,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卡钩26配合卡接的环形卡槽11;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端盖能够方便地装配在壳体上。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端盖(2),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3),所述端盖(2)位于电路板(3)上的USB接口(31)的所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的外端面上安装有用于封闭通孔(21)的胶塞(4),所述胶塞(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21)中的凸台(41),所述凸台(41)嵌入到通孔(21)中后与通孔(21)的内壁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端盖(2),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3),所述端盖(2)位于电路板(3)上的USB接口(31)的所在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的外端面上安装有用于封闭通孔(21)的胶塞(4),所述胶塞(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到通孔(21)中的凸台(41),所述凸台(41)嵌入到通孔(21)中后与通孔(21)的内壁紧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台(42),所述通孔(2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环形卡台(42)配合卡接的环形嵌槽(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1)下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通孔(21)的内壁配合导向以方便凸台(41)嵌入到通孔(21)中的环形斜面(4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上端的内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