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增益结构及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32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增益结构及激光器,所述激光增益结构包括用于在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增益管外侧包裹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管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增益管外侧与所述增益管内侧的温度趋于一致;所述增益管外侧还包裹有用于使光束发生全反射的反光面。本实施例所述激光增益结构用于提高激光能量时,能够使得激光光束在传播过程中的衍射损耗更小,增益管冷却效果好,储能更高,从而能够实现更高能量的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增益结构及激光器
本申请涉及激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增益结构及激光器。
技术介绍
高功率激光器在国防、工业、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激光增益模块是高平均功率固体激光器的核心单元,性能优异的激光增益模块是实现高效、高光束质量激光的保证。现有技术中,请参照图1,常用的激光增益结构是由增益介质构成的板条,在这种增益结构中,主激光以之字型光路传输。在这种增益结构中,由于板条热量不均匀,在板条的边缘处,板条中心温度与边缘处不一致,就比较容易产生边缘效应,也就是,在板条边缘处,光束波前与中心处不一致,从而影响最终的输出光束的质量。此外,为了保证高效的散热能力,板条的厚度受限。为避免光束传输过程中过多的衍射损耗,单个的增益结构的尺寸长度不能太长。另外,板条的宽度受增益介质材料自身尺寸的限制,导致从单个增益结构获得的激光的能量较为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增益结构,所述激光增益结构包括用于在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增益管外侧包裹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管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形成第二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增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增益结构包括用于在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增益管外侧包裹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管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增益管外侧与所述增益管内侧的温度趋于一致;所述增益管外侧还包裹有用于使光束发生全反射的反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增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增益结构包括用于在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增益管外侧包裹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管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增益管外侧与所述增益管内侧的温度趋于一致;所述增益管外侧还包裹有用于使光束发生全反射的反光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增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充满冷却介质时,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折射率与所述增益管的折射率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增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管有多个,多个所述增益管嵌套设置;所述增益管均包括增益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增益部两端的连接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增益管同一端的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第一支撑材料,相邻的两个所述增益管的所述增益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增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包括反射段和分别连接在所述反射段两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和与该连接段相邻的连接部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王建军唐选沈本剑刘玙黄珊冯曦李明中景峰张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