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272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该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包括盘体和尾体,所述盘体呈左右对称结构,盘体上沿对称方向设有供注液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盘体上镜像对称设置有贯通式V型凹槽,左右两V型凹槽呈非连通的“X”形状,V型凹槽底面与电池极耳表面直接接触,V型凹槽表面为供激光焊接的焊点位置;所述尾体与盘体一体成型且能够弯折成任意角度,尾体上设置有两条与盘体对称方向一致的加强筋,尾体可拆卸连接或铆接到盖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易于操作,能够有效缓解圆柱全极耳电池随半径增大造成焊点比例减少进而影响导流困难的难题,能够有效改善导流效果。

A Collector for Cylindrical All-Pole Ear Lithium Ion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不仅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PC电脑等3C领域,还应用于电动工具领域,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自2011年之后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领域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在一系列型号的锂离子电池中,圆柱形铝壳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全极耳的圆柱形铝壳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常用的装配方式,然而全极耳结构圆柱铝壳电池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实现极耳与盖板极柱之间的连接,因此,集流盘成为连接电池极耳和盖板极柱的关键,目前常见的集流盘为圆柱或方形,电池装配是将集流盘放置在电池极耳端面中心,随后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集流盘和电池极耳焊接成为一个整体,集流盘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与盖板的极柱连接在一起,进而通过电池极耳、集流盘、极柱的连接,使得圆柱铝壳锂离子电池的密封和电流回路。专利CN105810875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圆形集流盘,其通过在盘体表面设置若干个自盘体中心向外呈现放射状均匀分布的凸条,用于将盘体均匀分为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该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包括盘体和尾体,所述盘体呈左右对称结构,盘体上沿对称方向设有供注液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设置于盘体中心位置,第二圆孔设置于盘体远离尾体的边缘和第一圆孔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盘体上镜像对称设置有贯通式V型凹槽,左右两V型凹槽呈非连通的“X”形状,V型凹槽底面与电池极耳表面直接接触,V型凹槽表面为供激光焊接的焊点位置;所述尾体与盘体一体成型且能够弯折成任意角度,尾体上设置有两条与盘体对称方向一致的加强筋,尾体上还设置有两安装孔,尾体可拆卸连接或铆接到盖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该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包括盘体和尾体,所述盘体呈左右对称结构,盘体上沿对称方向设有供注液的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设置于盘体中心位置,第二圆孔设置于盘体远离尾体的边缘和第一圆孔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盘体上镜像对称设置有贯通式V型凹槽,左右两V型凹槽呈非连通的“X”形状,V型凹槽底面与电池极耳表面直接接触,V型凹槽表面为供激光焊接的焊点位置;所述尾体与盘体一体成型且能够弯折成任意角度,尾体上设置有两条与盘体对称方向一致的加强筋,尾体上还设置有两安装孔,尾体可拆卸连接或铆接到盖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柱全极耳锂离子电池的集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的直径为盘体直径的1/10~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杨尘刘炜汪涛梁慧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轩新能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