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井下巷道进行密实充填的方法及充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4199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井下巷道进行密实充填的方法及充填系统,它主要是在水冲矸石蠕动自流充填巷道下部的基础上,利用冲击风波吹动矸石填满密实巷道的上部,重点对充填巷道上三角区域进行胶结材料充填,从而实现整体巷道的充填密实性和抗压性,提高工作面充填效率,增强煤矸石密实充填强度,特别适合于胶结充填作业场所。

A Dense Filling Method and Filling System for Underground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井下巷道进行密实充填的方法及充填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充填开采
,尤其适用于一种井下巷道煤矸石胶结密实充填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正处在煤炭工业大发展时期,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日新月异,根据所用充填材料和输送方式不同,我国应用的充填工艺主要有干式充填、水力充填、胶结充填、风力充填等,尤其是胶结充填在井工煤矿、有色金属矿山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充填方式是将胶凝材料与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物料混合,提高了充填体的固化强度,充填时,利用水冲物体自流式充填工艺将混合浆体流至采空区,在可控时间内胶结、凝聚,达到充填设计强度,以实现充填采空区控制围岩变形,避免地表下沉。因充填浆体通过是水冲物体流体自流充填至采空巷道下部实现密实充填,但采空区上部空间存在空隙和不密实的问题,尤其是在近水平充填面的上三角区域无法实现密实充填,造成充填巷上三角不能充分接顶且充填效率低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采空区上部空间存在空隙和不密实的问题,尤其是解决在近水平充填面的上三角区域无法实现密实充填,造成充填巷上三角不能充分接顶且充填效率低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井下巷道进行密实充填的方法。为了适应上述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井下巷道进行密实充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措施:第一:预先将地面和井下煤矸分离后的煤矸石经过二级破碎、分选后输送至充填工作面的煤矸石缓冲仓;第二:在地面制浆站将充填材料按比例均匀混合成浆料后暂存在地面的储浆罐;第三:对采空区巷道进行充填,具体充填方法为:3.1:首先在井下采空区充填巷道下端口设置第一挡浆墙,并密封加固处理;3.2:利用静压将储浆罐的混合浆料输送到充填工作面,输送至充填工作面的混合浆料与储存在煤矸石缓冲仓的煤矸石按照比例出料,在自重和水流的双重作用下,沿煤层倾角边流动边混合,最终形成以矸石为骨料、水泥为胶结材料的混合物自流充填至采空区充填巷道,直至充填至巷道上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井下巷道进行密实充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措施:第一:预先将地面和井下煤矸分离后的煤矸石经过二级破碎、分选后输送至充填工作面的煤矸石缓冲仓;第二:在地面制浆站将充填材料按比例均匀混合成浆料后暂存在地面的储浆罐;第三:对采空区巷道进行充填,具体充填方法为:3.1:首先在井下采空区充填巷道下端口设置第一挡浆墙,并密封加固处理;3.2:利用静压将储浆罐的混合浆料输送到充填工作面,输送至充填工作面的混合浆料与储存在煤矸石缓冲仓的煤矸石按照比例出料,在自重和水流的双重作用下,沿煤层倾角边流动边混合,最终形成以矸石为骨料、水泥为胶结材料的混合物自流充填至采空区充填巷道,直至充填至巷道上半部分接近水平角度无法形成蠕动自流时停止充填,这时在采空区充填巷道中形成自流式充填区域;3.3:在井下采空区充填巷道上端口设置第二挡浆墙;3.4:将煤矸石缓冲仓的煤矸石采用风力输送至第二挡浆墙上端口,在第二挡浆墙上端口煤矸石与来自于储浆罐的混合浆料喷淋融合形成充填混合物,充填至充填巷道的超过水平角度的上三角部位,从而对采空区充填巷道超过水平角度的上三角区域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彬耿华锋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