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矿区巷道内硐室支护设备及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区支护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铜矿区巷道内硐室支护设备及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大断面硐室一般布置在岩层中,具有服务时间长、变形要求小的特点。布置在稳定岩层中的开拓巷道,随着矿井服务时间的延长,或受其周围支承压力作用下,巷硐围岩体会发生明显的时间效应,从而使支护物和围岩间的平衡被打破,支护作用失效,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给矿井正常接替带来了挑战。而随着矿井开采向深部的逐步延伸,围岩岩性由脆性向塑性转化,围岩赋存环境呈现出大埋深、高应力、弱围岩等特点,大断面硐室围岩稳定性甚是堪忧,普通锚网索棚支护难以有效控制大断面硐室围岩稳定,因此,寻找新的合理的支护方法迫在眉睫。同时现有的支护设备在使用时,由于设备和人员进出的需要,通常无法对两侧的侧梁进行支撑,在发生地震时,两侧的侧梁底端容易相互靠近,无法对顶梁进行更好的支撑,造成设备损坏,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矿区巷道内硐室支护设备及支护方法,其主要能够实现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对两侧的侧梁进行抵紧,提高了侧梁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矿区巷道内硐室支护设备,包括水平安装的顶梁(1)和用于支撑顶梁(1)的两个侧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1)底部开设有限位槽(3),两个所述侧梁(2)之间设置有应急装置(4),所述侧梁(2)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5),其中,所述应急装置(4)包括支撑座(41)、第一支撑杆(42)、限位杆(43)、主支撑杆(44)和辅杆,所述支撑座(41)顶部铰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42),所述第一支撑杆(42)顶端固连有限位杆(43),所述限位杆(43)设置在限位槽(3)内部,所述支撑座(41)底端固连有两个主支撑杆(44),所述主支撑杆(44)底端设置在侧梁(2)的壁厚上且底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矿区巷道内硐室支护设备,包括水平安装的顶梁(1)和用于支撑顶梁(1)的两个侧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1)底部开设有限位槽(3),两个所述侧梁(2)之间设置有应急装置(4),所述侧梁(2)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5),其中,所述应急装置(4)包括支撑座(41)、第一支撑杆(42)、限位杆(43)、主支撑杆(44)和辅杆,所述支撑座(41)顶部铰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42),所述第一支撑杆(42)顶端固连有限位杆(43),所述限位杆(43)设置在限位槽(3)内部,所述支撑座(41)底端固连有两个主支撑杆(44),所述主支撑杆(44)底端设置在侧梁(2)的壁厚上且底端呈弧形设置,所述支撑座(41)两侧均固连有多个辅杆,所述辅杆端部与侧梁(2)相接触;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块(51)、第一弯杆(52)、第二弯杆(53)、卡板(54)和重力球(55),所述驱动块(51)顶部固连有第一弯杆(52),所述第一弯杆(52)顶部设置有第二弯杆(53),所述第一弯杆(52)与第二弯杆(53)之间设置有卡板(54),所述重力球(55)通过支撑膜封闭在侧梁(2)的壁厚内,且重力球(55)与支撑膜接触的部位设置为锥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矿区巷道内硐室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1)顶部铰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杆(45),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45)上均贯穿设有水平横杆(46),两个所述水平横杆(46)相互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矿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