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三三段塞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三三段塞体系,属于油田深度调剖驱油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油田基本是单一的使用颗粒体系(如沥青颗粒、聚丙烯酰胺颗粒、乳化颗粒CDG等)或凝胶体系(铬离子PAM体系、复合离子PAM体系等)或高分子体系(PAM聚合物体系、三元复合体系等)进行驱油,但是单一应用上述各体系具有的阻塞水效果差,开采油效果效率不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段塞阻塞水效果差,采油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注三三段塞体系,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段塞体系,所述注段塞体系包括三个段体,所述三个段体,每个所述段体还包括三个微段体;所述三个微段体分别为:凝胶液段塞体、悬浮液段塞体和水段塞体;所述凝胶液段塞体和悬浮液段塞体之间的体积比为1:2.5;所述水段塞体的体积为其所在段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段体的体积为6.3ml;所述凝胶液段塞体的体积为1.2ml;所述悬浮液段塞体的体积为3ml;所述水段塞体的体积为2.1ml。进一步地,所述凝胶液段塞体采用JLJ-2符合交联剂注段塞体系;所述水段塞体采用模拟水。其中,模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三三段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塞体系包括三个段体,所述三个段体,每个所述段体还包括三个微段体;所述三个微段体分别为:凝胶液段塞体、悬浮液段塞体和水段塞体;所述凝胶液段塞体和悬浮液段塞体之间的体积比为1:2.5;所述水段塞体的体积为其所在段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三三段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塞体系包括三个段体,所述三个段体,每个所述段体还包括三个微段体;所述三个微段体分别为:凝胶液段塞体、悬浮液段塞体和水段塞体;所述凝胶液段塞体和悬浮液段塞体之间的体积比为1:2.5;所述水段塞体的体积为其所在段体体积的三分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段塞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段体的体积为6.3ml;所述凝胶液段塞体的体积为1.2ml;所述悬浮液段塞体的体积为3ml;所述水段塞体的体积为2.1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段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液段塞体采用JLJ-2符合交联剂注段塞体系;所述水段塞体采用模拟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段塞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段塞体中颗粒浓度为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段塞体系,其特征在于,物模恒温箱内实验温度为40℃,所述注段塞的设计如下:步骤一:根据方形双层人造岩心长度以及注段塞半径所占井距的1/4比例并结合注段塞深度:V=【(端面面积÷2)×方形岩心长度×0.25】÷4,获得注段塞的体积;步骤二:利用方形双层人造岩心驱替装置使方形岩心饱和模拟水;步骤三:利用方形双层人造岩心驱替装置使方形岩心饱和模拟油;步骤四:放平方形双层人造岩心驱替装置的岩心夹持器,用模拟水驱替方形双层人造岩心,在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接带有刻度的移液管,并测量采出液中油水比例;驱至含水90%步骤五:将所述三个段体中的第一个段体的凝胶注段塞体系、粘土颗粒注段塞体系以及水段塞体加入方形岩非均质岩心驱替装置的管线,并用平流泵以1ml/min的流速驱入岩心夹持器中,驱6min18s(六分钟18秒)后停止,期间记录压力变化;步骤六:五天后,将所述岩心取出后将所述三个段体中的第二个段体的凝胶注段塞体系、粘土颗粒注段塞体系以及水段塞体加入方形双层人造岩心驱替装置的管线,并用平流泵以1ml/min的流速驱入岩心夹持器中,驱6min18s(六分钟18秒)后停止,期间记录压力变化;步骤七:五天后将所述岩心取出后将所述三个段体中的第三个段体的凝胶注段塞体系、粘土颗粒注段塞体系以及水段塞体加入方形岩非均质岩心驱替装置的管线,并用平流泵以1ml/min的流速驱入岩心夹持器中,驱6min18s(六分钟18秒)后停止,期间记录压力变化;步骤八:五天后,用平流泵以1ml/min的流速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军,党庆功,黄咏梅,闫文华,王胡振,王静怡,皮彦夫,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