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卸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403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9
一种机械卸载装置,包括缓速器、挂钩器、触发绳和脱钩绳,所述触发绳与缓速器相连,缓速器与挂钩器相连,挂钩器设于缓速器下方,脱钩绳与挂钩器相连,缓速器包括承载缸、作动缸组、触发器和调节器,作动缸组固接于承载缸一侧,触发器固接于作动缸组一侧,调节器设于作动缸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速器为机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机械结构的缓速器实现重锤的分段卸放,减小重锤释放对系统的冲击,无需使用电控、液压系统,可靠性高,设备的研制、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A Mechanical Un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卸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卸载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机械卸载装置。
技术介绍
强夯机是一种用于对物料或地基进行冲击压实的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堆场、码头、机场、公路和铁路路基、人工岛等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强夯机等冲击机械依靠高空释放重锤冲击地面作业。为了实现重锤稳定可靠的锁定和空中释放两项要求,现有强夯机通常装备机械挂钩器。机械挂钩器可自动挂取重锤并利用机构的自锁性锁定重锤,由卷扬机将机械挂钩器连同重锤提升至数十米高空,通过钢丝绳牵拉机械挂钩器的连杆,瞬间改变机构平衡状态,使重锤与机械挂钩器瞬间脱开。重锤释放时,提升机构存贮的弹性势能立即释放,提升机构剧烈反弹振动,频繁卸载冲击易造成机械结构和传动系统过早损坏。存在猛烈的卸载冲击是当前机械挂钩器应用的突出问题。CN201410586786公开了一种分段缓速卸放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重锤的缓慢释放,但需要使用电控及液压系统,装置的研制、使用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卸载装置,无需使用电控、液压系统,可靠性高,设备的研制、使用和维护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卸载装置,包括缓速器、挂钩器、触发绳和脱钩绳,所述触发绳与缓速器相连,缓速器与挂钩器相连,挂钩器设于缓速器下方,脱钩绳与挂钩器相连,所述缓速器包括承载缸、作动缸组、触发器和调节器,作动缸组固接于承载缸一侧,触发器固接于作动缸组一侧,调节器设于作动缸组下方。进一步,所述承载缸包括吊环、承载缸体、活塞杆和钢珠,所述吊环固定连接于承载缸体顶部,所述钢珠设于承载缸体的有杆腔中,所述活塞杆可在承载缸体内部沿承载缸体轴线移动,活塞杆底端与挂钩器连接;所述承载缸体侧面开有钢珠孔。进一步,所述作动缸组包括第一作动缸、第二作动缸、第三作动缸,所述第一作动缸、第二作动缸、第三作动缸内均包括作动缸体,作动缸体内设有预压弹簧,预压弹簧底部设有作动活塞,作动活塞可沿作动缸体的轴线移动,所述作动缸体内还设有预压台阶,各作动缸内均通过预压台阶形成对预压弹簧的预压力,所述第一作动缸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第二作动缸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第三作动缸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依次变小。进一步,所述调节器包括第二齿条、滑槽、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水平设于滑槽中,并可沿滑槽平移,所述第一齿条竖直固定于活塞杆上,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滑槽设于作动缸组的出口底部,滑槽通过承载缸体的钢珠孔与承载缸体连通,所述第一作动缸、第二作动缸、第三作动缸的出口与滑槽连通,所述第二齿条上设有堵头,堵头随第二齿条在滑槽内平移,堵头随第二齿条平移过程中依次打开或关闭第一作动缸、第二作动缸、第三作动缸的出口,所述钢珠可在承载缸的有杆腔内、第一作动缸内、第二作动缸内、第三作动缸内往复运动。进一步,所述触发器包括弹簧和作动杆,弹簧位于作动杆顶部,作动杆上连接触发绳,作动杆在触发器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作动杆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齿条运动方向垂直,作动杆的端部位于第二齿条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缓速器为机械结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机械结构的缓速器实现重锤的缓慢释放,减小重锤释放对系统的冲击,无需使用电控、液压系统,可靠性高,设备的研制、使用和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第一阶段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第二阶段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第三阶段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承载缸体内钢珠对活塞杆的支撑力的示意图。1—缓速器,2—挂钩器,3—触发绳,4—脱钩绳,5—重锤,11—承载缸,101—吊环,102—承载缸体,103—活塞杆,104—钢珠,12—作动缸组,121—第一作动缸,122—第二作动缸,123—第三作动缸,13—触发器,14—调节器,141—第二齿条,142—滑槽,143—第二齿轮,144—第一齿轮,145—第一齿条,146—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缓速器1、挂钩器2、触发绳3、脱钩绳4,触发绳3与缓速器1相连,缓速器1与挂钩器2相连,挂钩器2设于缓速器1下方,重锤5设于挂钩器2下方,脱钩绳4与挂钩器2相连,牵拉脱钩绳4使挂钩器2连接或脱离重锤5。挂钩器2的拉杆通过脱钩绳4与缓速器1相连,脱钩绳4张紧时,可促使挂钩器2的钩爪释放重锤5,脱钩绳4放松时,可促使挂钩器2的钩爪抓起重锤5。缓速器1包括承载缸11、作动缸组12、触发器13和调节器14,作动缸组12固接于承载缸11一侧,触发器13固接于作动缸组12一侧,调节器14设于作动缸组12下方。承载缸11包括吊环101、承载缸体102、活塞杆103、钢珠104,吊环101固定连接于承载缸体102顶部,钢珠104设于承载缸体102的有杆腔中,活塞杆103可在承载缸体102内部沿承载缸体102轴线移动,活塞杆103底端与挂钩器2连接;承载缸体102侧面开有钢珠孔。作动缸组12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作动缸121、第二作动缸122、第三作动缸123,第一作动缸121、第二作动缸122、第三作动缸123内均包括作动缸体,作动缸体内设有预压弹簧,预压弹簧底部设有作动活塞,作动活塞可沿作动缸体的轴线移动,作动缸体内还设有预压台阶,预压台阶设于预压弹簧下方,各作动缸内均通过预压台阶形成对预压弹簧的预压力,第一作动缸121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第二作动缸122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第三作动缸123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依次变小。调节器14包括第二齿条141、滑槽142、第二齿轮143、第一齿轮144和第一齿条145,第二齿条141水平设于滑槽142中,并可沿滑槽142平移,第一齿条145竖直固定于活塞杆103上,第一齿条145与第一齿轮144啮合,第一齿轮144和第二齿轮143啮合,第二齿轮143与第二齿条141啮合,滑槽142设于作动缸组12的出口底部,滑槽142通过承载缸体102的钢珠孔与承载缸体102连通,第一作动缸121、第二作动缸122、第三作动缸123的出口与滑槽142连通,第二齿条141上设有堵头146,堵头146随第二齿条141在滑槽142内平移,堵头146随第二齿条141平移过程中依次打开或关闭第一作动缸121、第二作动缸122、第三作动缸123的出口,钢珠104可在承载缸102的有杆腔内、第一作动缸121内、第二作动缸122内、第三作动缸123内往复运动。触发器13包括弹簧和作动杆,弹簧位于作动杆顶部,作动杆上连接触发绳3,作动杆在触发器13内沿轴向往复运动,作动杆运动方向与第二齿条运动方向垂直,作动杆的端部位于第二齿条141的一侧。向上牵拉触发绳3可使作动杆沿轴向向上运动,从而触发触发器13。使用时,先将钢丝绳连接在吊环101上,再将整个卸载装置通过钢丝绳悬挂于起重机的吊钩下方,并将重锤5挂在挂钩器2的钩爪上,挂钩器2挂起重锤5,提升至高空,活塞杆103受到挂钩器2向下的拉力作用挤压承载缸体102内的钢珠104,承载缸体102内的钢珠104在活塞杆103的挤压下通过承载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速器(1)、挂钩器(2)、触发绳(3)和脱钩绳(4),所述触发绳(3)与缓速器(1)相连,缓速器(1)与挂钩器(2)相连,挂钩器(2)设于缓速器(1)下方,脱钩绳(4)与挂钩器(2)相连,所述缓速器(1)包括承载缸(11)、作动缸组(12)、触发器(13)和调节器(14),作动缸组(12)固接于承载缸(11)一侧,触发器(13)固接于作动缸组(12)一侧,调节器(14)设于作动缸组(12)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速器(1)、挂钩器(2)、触发绳(3)和脱钩绳(4),所述触发绳(3)与缓速器(1)相连,缓速器(1)与挂钩器(2)相连,挂钩器(2)设于缓速器(1)下方,脱钩绳(4)与挂钩器(2)相连,所述缓速器(1)包括承载缸(11)、作动缸组(12)、触发器(13)和调节器(14),作动缸组(12)固接于承载缸(11)一侧,触发器(13)固接于作动缸组(12)一侧,调节器(14)设于作动缸组(12)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缸(11)包括吊环(101)、承载缸体(102)、活塞杆(103)和钢珠(104),所述吊环(101)固定连接于承载缸体(102)顶部,所述钢珠(104)设于承载缸体(102)的有杆腔中,所述活塞杆(103)可在承载缸体(102)内部沿承载缸体(102)轴线移动,活塞杆(103)底端与挂钩器(2)连接;所述承载缸体(102)侧面开有钢珠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缸组(12)包括第一作动缸(121)、第二作动缸(122)、第三作动缸(123),所述第一作动缸(121)、第二作动缸(122)、第三作动缸(123)内均包括作动缸体,作动缸体内设有预压弹簧,预压弹簧底部设有作动活塞,作动活塞可沿作动缸体的轴线移动,所述作动缸体内还设有预压台阶,各作动缸内均通过预压台阶形成对预压弹簧的预压力,所述第一作动缸(121)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第二作动缸(122)中预压弹簧的预压力,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