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400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塔包括两个下塔柱、两个下横梁、两个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桥塔由下而上分为24节段,下塔柱为1‑4#节段,中塔柱为5‑15#节段,上塔柱为17‑24#节段,下横梁位于4#节段,上横梁位于16‑17#节段,上横梁连接合龙两中塔柱上端,桥塔自下而上施工,翻模施工工艺和液压爬模施工工艺针对实际合理有机结合施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桥塔整体性强度、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抗风能力强、显著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现场文明、整洁,且工程中混凝土体强度高、表面缺陷少,对外界侵蚀和温差变化有良好的抵抗性能,耐久性能和抗开裂性能优良,保证长期的工程质量。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losing Section of Inverted Y-shaped Upper Tower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沥桂大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预应力砼梁斜拉桥,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采用异型倒Y型桥塔。桥塔包括上塔柱、中塔柱和下塔柱。桥塔全高99.074m,其中上塔柱高37.235m,中塔柱高47.826m,下塔柱高14.012m;中塔柱横桥向的斜率为1/3.2239,桥塔在桥面以上塔高85.062m,高跨比0.532,桥面以下塔高14.012m,塔底左右塔柱中心间距37.0m。塔柱均采用空心箱形截面,上塔柱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尺寸由6.6m(横向)X7.0m(纵向)渐变到13.021m(横向)X7.0m(纵向),塔壁厚度横桥向1.3m,顺桥向两侧壁为0.95m,中隔板为0.7m;中塔柱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尺寸为4.3m(横向)X7.0m(纵向),塔壁厚度横桥向为1.3m,顺桥向为1.1m;下塔柱采用矩形实心截面,截面尺寸由4.2m(横向)X7.0m(纵向)变化到7.0m(横向)X10.0m(纵向)。索塔下横梁采用箱型断面,为预应力结构,截面高度为6.5m,宽度为6.5m。塔柱高度99.047m,属高塔施工;下塔柱截面逐渐减小,中塔柱均为等截面设计,塔柱64.95m处交汇,交汇后截面变小,最后保持不变。由于塔柱截面随高度有所变化、预埋件多、高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安全管理要求高,导致存在工程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翻模施工工艺和液压爬模施工工艺针对实际合理有机结合施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桥塔整体性强度、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抗风能力强、显著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现场文明、整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所述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桥塔自下而上包括两个下塔柱、两个下横梁、两个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所述桥塔由下而上分为24节段,所述下塔柱为1-4#节段,所述中塔柱为5-15#节段,所述上塔柱为17-24#节段,所述下横梁位于4#节段,所述上横梁位于16-17#节段,所述上横梁连接并合龙两中塔柱的上端,所述桥塔自下而上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翻模工艺施工下塔柱,下塔柱施工同时同步安装下横梁支撑系统,并在塔柱内预埋横梁和0#块钢筋、预应力管道及其它预埋件,并同步安装下横梁支撑系统;S2:下横梁采用竖向分层,横向分段方式施工,横向中间预留2m宽后浇段,竖向根据结构特点分层3层施工,首次浇筑横梁下倒角、底板及中间隔板以下的横梁腹板,第二次浇筑横梁中间隔板及顶板下倒角下缘以下的竖向横隔板,第三次浇筑横梁顶板;S3:根据设计要求张拉下横梁预应力;S4:采用翻模工艺施工中塔柱起步节段(5#节段),并安装液压爬模系统;S5:采用液压爬模工艺逐节施工中6#~15#节段至中塔柱合龙处底部,中塔柱施工中同步安装临时横向支撑,斜拉索预埋套管,并在15#节段内侧预埋合龙口支架预埋件;S6:拆除塔柱内侧面模板,改成3面爬模,安装中塔柱合龙处弧形支架,完成中塔柱合龙,并施工完成上横梁施工;S7:改装模板,安装上塔模板,继续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完成上塔柱完整施工,且同步进行锚固区预应力施工及斜拉索预埋套管安装;S8:拆除模板、临时支撑、平台和爬模系统等施工用辅助系统;所述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各自施工流程均以以下流程依次进行:安装骨架、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拉杆对拉加固、模板调整定位、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下塔柱、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中分多次者,施工流程在混凝土浇筑固化后循环流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工程项目特点和桥塔特征,下塔柱及中塔柱第一个节段(1~5#节段)采用翻模施工,中塔柱标准节以上及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工艺施工充分发挥液压自动爬模的优势,爬模系统架体与模板同步爬升,具有节段施工周期短(可达5~7天/节段)、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抗风能力强、显著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现场文明、整洁等优点。下横梁采用Φ630*8mm钢管桩支架法现浇施工,与下塔柱对应节段同步施工施工,即在第3~4非标准节段施工时,要先在塔柱内预埋横梁和0#块钢筋、预应力管道及其它预埋件,待塔柱施工过横梁后再施工横梁。横梁分三层四次浇筑完成(横梁中间预留2m宽后浇段),保证预埋件埋设,完成工程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塔柱施工过程中,所述下塔柱的骨架固定安装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自混凝土浇筑时通入冷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塔柱为矩形实心截面,下塔柱施工期间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布置冷却水管,冷却水管自浇筑砼时通入冷水,对混凝土进行冷却,减少水化热、日晒、高温环境导致混凝土升温,减缓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砼收缩,进而减少开裂的可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水管自上端的进水口通入冷水,所述冷却水管进水水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差≤20℃,所述冷却水管下端出水口的水温与混凝土内部温差≤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冷却水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温差,避免冷却水管与包裹在冷却水管外侧的混凝土之间因温差冷缩形成夹缝,而降低换热冷却效果和导致桥塔工程质量下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桥塔浇筑用混凝土为低水化热混凝土,所述低水化热混凝土由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得:矿渣水泥70-10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00-230份,配给水120-180份;砂700-780份,碎石980-1255份,粉煤灰220-270份,硫酸铵15-25份;瓜尔豆胶12-20份,减水剂3.5-4.5份,所述配给水为混凝土各原料混合过程中加入的水,其不包括原料自身携带的水分和结合水,所述质量比粉煤灰/配给水=1.5-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低水化热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推迟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并使用水泥采用矿渣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对混凝土水化热降低起到贡献;增大粉煤灰用量提高至8.08-11.39%,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高距离的可泵性,便于塔柱高处泵压输送混凝土,减少混凝土在浇筑前的滞留时间,推迟浇筑后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水化热峰值推迟,延长混凝水化热持续释放的时间,同时使得水化热峰值降低,减少水化热峰值后温度差值,混凝土具有充分时间达到初凝固化及更进一步,使得混凝土整体得到提高,产生足够强度抵抗水化热峰值前后温差应力带来的开裂,减少混凝土降温后的收缩量,避免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砼收缩开裂。添加入硫酸铵15-25份,硫酸铵15-25份溶于水100-200份过程中吸热,对混凝土初始温度进行降温,缓和水化热、环境影响的混凝土温度提升;硫酸铵溶解同时部分铵根离子水解转化为一水合氨,对本低水化热混凝土而言,其掺入矿渣水泥降低水化热同时其内固体颗粒中碱金属氧化物(Na2O、K2O)含量增加,碱骨料反应情况加剧,此处一水合氨储蓄混凝土自由水中的氢氧根离子,降低自由水中的pH,抑制混凝土浇筑初期的碱骨料反应,对本申请中浇筑方量大的大体积混凝土体而言,减少因碱骨料反应产生开裂的可能,较为有效的提升了工程质量;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铵根离子水解转化的一水合氨,还随受热和混凝土内部水分消耗、混凝土外部水分挥发导致的自由水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桥塔自下而上包括两个下塔柱(1)、两个下横梁、两个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所述桥塔由下而上分为24节段,所述下塔柱(1)为1‑4#节段,所述中塔柱为5‑15#节段,所述上塔柱为17‑24#节段,所述下横梁位于4#节段,所述上横梁位于16‑17#节段,所述上横梁连接并合龙两中塔柱的上端,所述桥塔自下而上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翻模工艺施工下塔柱(1),下塔柱(1)施工同时同步安装下横梁支撑系统,并在塔柱内预埋横梁和0#块钢筋、预应力管道及其它预埋件;并同步安装下横梁支撑系统;S2:下横梁采用竖向分层,横向分段方式施工,横向中间预留2m宽后浇段,竖向根据结构特点分层3层施工,首次浇筑横梁下倒角、底板及中间隔板以下的横梁腹板,第二次浇筑横梁中间隔板及顶板下倒角下缘以下的竖向横隔板,第三次浇筑横梁顶板;S3:根据设计要求张拉下横梁预应力;S4:采用翻模工艺施工中塔柱起步节段(5#节段),并安装液压爬模系统;S5:采用液压爬模工艺逐节施工中6#~15#节段至中塔柱合龙处底部,中塔柱施工中同步安装临时横向支撑,斜拉索预埋套管,并在15#节段内侧预埋合龙口支架预埋件;S6:拆除塔柱内侧面模板,改成3面爬模,安装中塔柱合龙处弧形支架,完成中塔柱合龙,并施工完成上横梁施工;S7:改装模板,安装上塔模板,继续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完成上塔柱完整施工,且同步进行锚固区预应力施工及斜拉索预埋套管安装;S8:拆除模板、临时支撑、平台和爬模系统等施工用辅助系统;所述下塔柱(1)、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各自施工流程均以以下流程依次进行:安装骨架、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拉杆对拉加固、模板调整定位、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下塔柱(1)、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中分多次者,施工流程在混凝土浇筑固化后循环流程。...

【技术特征摘要】
1.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桥塔自下而上包括两个下塔柱(1)、两个下横梁、两个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所述桥塔由下而上分为24节段,所述下塔柱(1)为1-4#节段,所述中塔柱为5-15#节段,所述上塔柱为17-24#节段,所述下横梁位于4#节段,所述上横梁位于16-17#节段,所述上横梁连接并合龙两中塔柱的上端,所述桥塔自下而上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翻模工艺施工下塔柱(1),下塔柱(1)施工同时同步安装下横梁支撑系统,并在塔柱内预埋横梁和0#块钢筋、预应力管道及其它预埋件;并同步安装下横梁支撑系统;S2:下横梁采用竖向分层,横向分段方式施工,横向中间预留2m宽后浇段,竖向根据结构特点分层3层施工,首次浇筑横梁下倒角、底板及中间隔板以下的横梁腹板,第二次浇筑横梁中间隔板及顶板下倒角下缘以下的竖向横隔板,第三次浇筑横梁顶板;S3:根据设计要求张拉下横梁预应力;S4:采用翻模工艺施工中塔柱起步节段(5#节段),并安装液压爬模系统;S5:采用液压爬模工艺逐节施工中6#~15#节段至中塔柱合龙处底部,中塔柱施工中同步安装临时横向支撑,斜拉索预埋套管,并在15#节段内侧预埋合龙口支架预埋件;S6:拆除塔柱内侧面模板,改成3面爬模,安装中塔柱合龙处弧形支架,完成中塔柱合龙,并施工完成上横梁施工;S7:改装模板,安装上塔模板,继续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完成上塔柱完整施工,且同步进行锚固区预应力施工及斜拉索预埋套管安装;S8:拆除模板、临时支撑、平台和爬模系统等施工用辅助系统;所述下塔柱(1)、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各自施工流程均以以下流程依次进行:安装骨架、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拉杆对拉加固、模板调整定位、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下塔柱(1)、下横梁、中塔柱、上横梁和上塔柱中分多次者,施工流程在混凝土浇筑固化后循环流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Y型上塔柱合拢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柱(1)施工过程中,所述下塔柱(1)的骨架固定安装冷却水管(2),所述冷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英张竹浓邓兴利方玉先
申请(专利权)人: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