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88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45
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烘干箱壳(1),所述烘干箱壳(1)内部设置有在竖直面上转动的转动轮(2),所述烘干箱壳(1)和所述转动轮(2)的的圆心相同,所述转动轮(2)周边均匀设置有8个扇叶(3),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封口片(6),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的封口片(6)构成一个封闭的烘干腔(31),所述烘干箱壳(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加热通道(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偏向简易自动化,工艺流程非常简单,采用两个加热装置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竹笋进行加热,使得竹笋的烘干更均匀,效率更高。

A harmless drying device for bamboo sho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笋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竹笋是传统的森林蔬菜之一,也是对竹类资源利用的主要产品。因为竹笋富含糖、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竹笋加工后的产品主要有笋干和保鲜笋两大类。保鲜笋产品有水煮笋、调味笋、羊尾笋、盐渍笋等,存在加工工艺复杂,要求高,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多种添加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竹笋原有的品质和味道。笋干加工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通常生产过程中仍采用沸水蒸煮的方式,会产生大量污水,且能耗大,生产周期短;另外大部分笋干产品为了保鲜和延长储存期,也添加了盐作为保鲜剂做成盐笋干。还有一部分笋干虽然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的,但生产基本采用传统土窑干燥或露天自然晒干,存在设备落后,生产规模小,卫生条件差,工艺不可控,易破坏笋营养成分等问题,无法竹笋原有品质。土窑生产笋干过程中有时温度过高会破坏笋的纤维等成分,颜色变深,同时带有烟熏味;而露天自然晒干,卫生条件差,笋干含水率偏高,储存过程中容易发霉,并造成笋干内部发酵,严重影响了笋干的外观和质量。而在工厂生产中,将新鲜竹笋从农户手上收购之后会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大致分为挑选、清洗、蒸煮、烘干、冷却、包装等几个步骤,而在烘干这一步骤中,普遍的烘干设备烘干效率较低且烘干效果不均匀,同一批烘干的竹笋,经常会出现一部分烘干,而另一部分没有烘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该装置结构偏向简易自动化,工艺流程非常简单,采用两个加热装置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竹笋进行加热,使得竹笋的烘干更均匀,效率更高。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包括圆筒形的烘干箱壳,所述烘干箱壳内部设置有在竖直面上转动的转动轮,所述烘干箱壳和所述转动轮的圆心相同,所述转动轮周边均匀设置有8个扇叶,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封口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的末端之间的封口片构成一个封闭的烘干腔,所述烘干箱壳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加热通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护网、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风机,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通过连接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热通道末端分别通过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烘干箱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烘干箱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烘干箱壳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加热通道,所述第二加热通道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护网、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二加热通道的右端连接有转动动力机构,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二加热通道后与所述转动轮适配连接,所述转动动力机构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烘干箱壳上还设置有可闭合的入料管道和出料管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新鲜的竹笋从入料管道放入烘干箱壳内的烘干腔中,将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打开,并启动转动动力机构来带动转动轮转动,使得烘干腔内的竹笋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的共同加热条件下转动烘干,待烘干完成后关闭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并关闭转动动力机构,工作人员从出料管道处取出烘干好的竹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口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防止外界的杂物从纵向的第一通风口处进入到烘干箱壳影响烘干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风口的末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防止外界的杂物从横向的第一通风口处进入到烘干箱壳影响烘干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腔的封口片与所述烘干箱壳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封口片在转动的过程中剐蹭到烘干箱壳,从而引起设备损坏和消耗额外能量,且所述烘干腔的扇叶的边缘与所述烘干箱壳之间也存在间隙,避免扇叶的边缘在转动过程中剐蹭到烘干箱壳,从而引起设备损坏和消耗额外能量。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柱为可伸缩杆,且所述左支撑柱上设置有左伸缩调节器,左伸缩调节器用于调节左支撑柱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右支撑柱为可伸缩杆,且所述右支撑柱上设置有右伸缩调节器,右伸缩调节器用于调节右支撑柱的高度,当需要向烘干腔内加新鲜的竹笋时,则将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高度调低,便于工作人员从入料管道处加入新鲜竹笋,当需要向烘干腔内取出烘干好的竹笋时,则将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高度调高,便于工作人员从出料管道处取出烘干好的竹笋。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片和扇叶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用于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风能够吹在烘干腔内的竹笋上。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在1cm到1.5cm之间,使得烘干腔内的竹笋不会穿过所述透气孔,而影响烘干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包括风扇、风扇电机和固定架,所述风扇与所述风扇电机适配连接,所述风扇电机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箱壳采用透明隔热材料制成,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竹笋是否烘干完成。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偏向简易自动化,工艺流程非常简单,采用两个加热装置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竹笋进行加热,使得竹笋的烘干更均匀,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加热通道结构示意图。其中,烘干箱壳1、转动轮2、扇叶3、烘干腔31、入料管道4、出料管道5、封口片6、第一通风口7、第一加热通道8、第一防护网81、连接架82、第一加热装置83、第一风机84、左支撑柱9、右支撑柱10、左伸缩调节器11、右伸缩调节器12、底板13、第二通风口14、第二加热通道15、转动动力机构16、支撑架17、底座18、风扇841、风扇电机843、固定架84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烘干这一步骤中,普遍的烘干设备烘干效率较低且烘干效果不均匀,同一批烘干的竹笋,经常会出现一部分烘干,而另一部分没有烘干的情况,本技术结构偏向简易自动化,工艺流程非常简单,采用两个加热装置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竹笋进行加热,使得竹笋的烘干更均匀,效率更高。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中的只是本技术应用的一个示例,对本技术的原理没有本质性的约束。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包括圆筒形的烘干箱壳1,所述烘干箱壳1内部设置有在竖直面上转动的转动轮2,所述烘干箱壳1和所述转动轮2的圆心相同,两者圆心相同使得转动轮2转动的时候更趋于稳定,不会碰撞到烘干箱壳1上,所述转动轮2周边均匀设置有8个扇叶3,设置有8个扇叶3是在试验过后选取的最佳数目,试验过程中,少于8个扇叶3,比如6个的时候,会使得烘干腔31偏大,烘干腔31内的竹笋过多,在烘干时,容易造成烘干不充分,烘干效率低,烘干不均匀等问题,而多个8个扇叶3,比如10个的时候,会使得烘干腔31偏小,烘干腔31内的竹笋过少,在烘干时,容易造成竹笋在被烘干的同时被烧伤的情况等,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封口片6,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的封口片6构成一个封闭的烘干腔31,封口片6可人工打开个关闭,所述烘干箱壳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烘干箱壳(1),所述烘干箱壳(1)内部设置有在竖直面上转动的转动轮(2),所述烘干箱壳(1)和所述转动轮(2)的圆心相同,所述转动轮(2)周边均匀设置有8个扇叶(3),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封口片(6),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的封口片(6)构成一个封闭的烘干腔(31),所述烘干箱壳(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加热通道(8),所述第一加热通道(8)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护网(81)、第一加热装置(83)和第一风机(84),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3)通过连接架(82)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通道(8)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热通道(8)末端分别通过左支撑柱(9)和右支撑柱(10)固定在底板(13)上,所述烘干箱壳(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口(7),所述烘干箱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口(14),所述烘干箱壳(1)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加热通道(15),所述第二加热通道(15)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护网(151)、第二加热装置(152)和第二风机(154),所述第二加热通道(15)的右端连接有转动动力机构(16),所述转动动力机构(16)的转动轴(153)贯穿所述第二加热通道(15)后与所述转动轮(2)适配连接,所述转动动力机构(16)通过支撑架(17)固定在底座(18)上,所述烘干箱壳(1)上还设置有可闭合的入料管道(4)和出料管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烘干箱壳(1),所述烘干箱壳(1)内部设置有在竖直面上转动的转动轮(2),所述烘干箱壳(1)和所述转动轮(2)的圆心相同,所述转动轮(2)周边均匀设置有8个扇叶(3),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封口片(6),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3)的末端之间的封口片(6)构成一个封闭的烘干腔(31),所述烘干箱壳(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加热通道(8),所述第一加热通道(8)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护网(81)、第一加热装置(83)和第一风机(84),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83)通过连接架(82)连接在所述第一加热通道(8)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加热通道(8)末端分别通过左支撑柱(9)和右支撑柱(10)固定在底板(13)上,所述烘干箱壳(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口(7),所述烘干箱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口(14),所述烘干箱壳(1)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加热通道(15),所述第二加热通道(15)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护网(151)、第二加热装置(152)和第二风机(154),所述第二加热通道(15)的右端连接有转动动力机构(16),所述转动动力机构(16)的转动轴(153)贯穿所述第二加热通道(15)后与所述转动轮(2)适配连接,所述转动动力机构(16)通过支撑架(17)固定在底座(18)上,所述烘干箱壳(1)上还设置有可闭合的入料管道(4)和出料管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芬
申请(专利权)人:珙县恒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