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85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和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所述面板结构包括导风板和竖摆叶组件,导风板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微孔结构,在导风板电机的驱动下上下摆动,竖摆叶组件包括摆杆和一个或多个仿生树叶结构的竖摆叶,其中,竖摆叶设置于摆杆上,摆杆在摆杆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竖摆叶左右摆动,竖摆叶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微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竖摆叶仿生自然界树叶形状,通过电机驱动左右摆动,使得从蜗壳出来的风在竖摆叶的作用下更接近于自然风,通过竖摆叶左右调节的风然后再通过微孔导风板上下调节,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更加柔和,达到人体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是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空调直吹,人体体验感差,尤其是在人体以及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冷风吹在身上会造成不适。即使部分有微孔导风板的空调也是部分缓解或者在上下方向上追求无风感,吹向导风板的风依然直接从蜗壳出来,从外导风板微孔出来的风速度依旧较大,用户体验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和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直吹出的风速度较大,用户体验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和空调器,竖摆叶仿生自然界树叶形状,通过电机驱动左右摆动,使得从蜗壳出来的风在竖摆叶的作用下更接近于自然风,通过竖摆叶左右调节的风然后再通过微孔导风板上下调节,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更加柔和,达到人体舒适度的要求。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包括:导风板,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微孔结构,在导风板电机的驱动下上下摆动;竖摆叶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仿生树叶结构的竖摆叶和摆杆,其中,所述竖摆叶设置于所述摆杆上,所述摆杆在摆杆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竖摆叶左右摆动,所述竖摆叶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微孔结构。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竖摆叶的宽度由中间向两端递减,且所述竖摆叶的外围边线为流线型。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微孔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微孔结构设置为横截面的截面面积由中部向两端递增的结构。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竖摆叶为多个时,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竖摆叶的叶片大小不同。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竖摆叶的叶片大小从所述摆杆的中间位置向两边递减;或,多个所述竖摆叶的叶片大小从所述摆杆的中间位置向两边递增。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竖摆叶上设有卡持件和转动件,所述竖摆叶通过所述卡持件与所述摆杆卡持连接,所述竖摆叶通过所述转动件与面板结构的面板框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在所述摆杆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竖摆叶相对于所述面板框左右摆动。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竖摆叶的最大摆动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0°,160°]。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竖摆叶组件上部的衬垫,所述衬垫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竖摆叶的最大宽度。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包括多个沿所述面板结构的面板本体上下并行设置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所述第一微孔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面板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竖摆叶仿生自然界树叶形状,通过电机驱动左右摆动,使得从蜗壳出来的风在竖摆叶的作用下更接近于自然风,通过竖摆叶左右调节的风然后再通过微孔导风板上下调节,使得空调器吹出的风更加柔和,达到人体舒适度的要求。2、导风板的第一微孔结构和/或竖摆叶的第二微孔结构设置为横截面由中部向两端递增的结构,微孔结构的两端向外发散,不但利于结构工艺出模,而且可以通过微孔结构的风向外发散,风向各异,更接近自然风。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面板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面板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面板结构的导风板风向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结构的放大图;图7是竖摆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面板结构的正视图;图10是图8所示的面板结构的侧视图;图11是图8所示的面板结构的导风板风向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面板结构的正视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面板结构的侧视图;图15是图12所示的面板结构的导风板风向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器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器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器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面板结构的正视图;图21是图19所示的面板结构的后视图;图22是图19所示的面板结构的侧视图;图2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所示的面板结构的正视图;图25是图23所示的面板结构的后视图;图26是图23所示的面板结构的侧视图;图27是竖摆叶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图31所示的面板结构的正视图;图33是图31所示的面板结构的导风板风向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饰板与面板本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风板;11-第一微孔结构;12-第一导风板;13-第二导风板;2-竖摆叶组件;21-摆杆;22-竖摆叶;221-第二微孔结构;222-卡持件;223-转动件;3-面板本体;31-加强筋;4-面板框;5-衬垫;6-人体感应装置;61-人体感应器;7-装饰板;81-第一获取模块;82-第一控制模块;83-第二获取模块;84-第二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技术或技术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需要说明,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板,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微孔结构,在导风板电机的驱动下上下摆动;竖摆叶组件,包括摆杆和一个或多个仿生树叶结构的竖摆叶,其中,所述竖摆叶设置于所述摆杆上,所述摆杆在摆杆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竖摆叶左右摆动,所述竖摆叶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微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板,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微孔结构,在导风板电机的驱动下上下摆动;竖摆叶组件,包括摆杆和一个或多个仿生树叶结构的竖摆叶,其中,所述竖摆叶设置于所述摆杆上,所述摆杆在摆杆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竖摆叶左右摆动,所述竖摆叶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微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摆叶的宽度由中间向两端递减,且所述竖摆叶的外围边线为流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微孔结构设置为横截面的截面面积由中部向两端递增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摆叶为多个时,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竖摆叶的叶片大小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摆叶的叶片大小从所述摆杆的中间位置向两边递减;或,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艳芳张中晓窦宁宁焦华崔丽敏姜占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