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83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包括排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和送风口;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隔板,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压缩机之间;其中,从所述新风进风口经由隔板,蒸发器,可变热交换器至所述送风口,形成新风风道;从所述排风进风口经由隔板,冷凝器,压缩机至所述排风出风口,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在隔板处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相互独立,两风道的交叉处设置有隔板进行热交换,使得新风风道的空气与回风风道中的空气进热交换后再进入室内,可有效节约能源并提升除湿机的除湿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到一种去除空气中湿气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除湿机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使用除湿机,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现有的除湿机为压缩机式除湿式,利用具有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收集,以调整空气的湿度。现有的除湿机仅具有单一空气入口及单一的用以冷凝空气中水分的蒸发器,其除湿效能依赖压缩机的能效高低。目前普通立式除湿机,除湿机内循环,无新风,需定期手动清理储水盒,安装排水管较难。除湿机没有全热交换功能段,不具备全热交换的能力。现有的其它除湿设备也往往没有排风结构,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增加制冷设备负担,增大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提出一种集高效除湿,且可对空气进行过滤,全热交换于一体的除湿机,有效的提高了除湿效果,节约了电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排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和送风口;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隔板,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压缩机之间;其中,从所述新风进风口经由所述隔板,蒸发器,可变热交换器至所述送风口,形成新风风道;从所述排风进风口经由所述隔板,冷凝器,压缩机至所述排风出风口,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中的空气在隔板处热交换。优选的,该新风风道还设置有可变热交换器,其与所述蒸发器并列的设置且靠近送风口侧。优选的,该所述蒸发器在垂直面的投影与所述送风口在垂直面的投影重合。优选的,该蒸发器的上游侧还设置有对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过滤的滤网。优选的,该所述滤网包含活性炭过滤膜、PM10过滤膜、PM2.5过滤膜、静电除尘模块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优选的,该隔板在所述蒸发器的一侧设置有全热交换排风入口,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全热交换新风入口,使得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在所述隔板处交叉,进行热交换。优选的,该隔板包括导热树脂材质的隔板,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在所述隔板处交叉,进行热交换。优选的,该还包括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新风风道内且靠近送风口,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排风风道内且靠近排风出风口。优选的,该还包括控制组件,其设置于排风风道内,所述控制组件冷凝器靠近压缩机侧。优选的,该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新风风机,排风风机基于指令调整新风风机与排风风机的转速进而调节新风风量及排风风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除湿机,具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两风道相互独立,新风风道由新风风机驱动,排风风道由排风风机驱动,两风道的交叉处设置有隔板对两风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新风风道的空气经初步降温或升温后再进入室内,可有效节约能源并提升除湿机的除湿能力。另外该除湿机体积小,在顶部较小的空间内也能进行安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除湿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全热交换进出风的示意图;图4a,4b分别为本技术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a,5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水管与接水盘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如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除湿机,请参考图1所示为本技术除湿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该除湿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设置有排风进风口11,新风进风口12,排风出风口13和送风口14,室外空气从新风进风口12进入壳体10,在壳体10内新风风道中进行处理后从送风口14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从排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在壳体10内排风风道中进行处理后从排风出风口13排出壳体10。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的空气在壳体10内对流,进行热交换,可有效节约能源并提升除湿机除湿能力。请参考图2所述为本技术除湿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除湿机还包括隔板20和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蒸发器31,冷凝器32,可变热交换器32a,压缩机33,膨胀阀51,膨胀阀52,其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管道内有冷媒;隔板20设置于所述蒸发器31和冷凝器32之间,壳体10内设置有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其中,从所述新风进风口12经由所述隔板20,蒸发器31至所述送风口14,形成新风风道;从所述排风进风口11经由所述隔板20,冷凝器32,压缩机33至所述排风出风口13,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空气对流,在所述隔板20处进行热交换,当除湿机在除湿模式时,新风在隔板20处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经过蒸发器31,在低温的蒸发器31表面冷凝空气中的水分,进行除湿,可有效提升除湿能力,由于在隔板20处进行热交换,可有效节约电能。一般情况下,冷凝器与可变热交换器之间的膨胀阀全开,另一个膨胀阀节流。当除湿量需求增大而蒸发器能力不够时,冷凝器与可变热交换器之间的膨胀阀节流,另一个膨胀阀全开,从而使蒸发器旁边的可变热交换器转变为蒸发器。在排风进风口11处配置有排水管37,其与风道内的接水盘(请参见图5a,5b)连接,输水管连接接水盘,该接水盘位于蒸发器和可变热交换器的正下方。在一实施方式中,接水盘四周和底部有保温材料贴附,以免接水盘外壁产生冷凝水;接水盘200,具有本体201由隔热支架203支撑,这样装置底部钣金不会因为热量传递给接水盘200导致自身温度过低而产生冷凝水;接水盘有一块开有漏水口的盖板202,这样可以防止接水盘内的水被重新带入空气或者因为风压的关系被吹出接水盘。这样接水盘承接的冷凝水通过该排水管排出,这样无需定期手动排水。在本技术中,还包括新风风机34和排风风机35,所述新风风机34对应于所述送风口14,所述排风风机35对应于所述排风出风口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空气a通过配置于对应于送风口14的新风风机34运作从新风进风口12被吸入至壳体10内,经由隔板20,蒸发器31从送风口14被排出至壳体10外,形成新风风道;同时,空气b通过配置于对应于排风出风口13的排风风机35运作从排风进风口11被吸入至壳体10内,经由隔板20,冷凝器32,压缩机33从排风出风口13被排出至壳体10外,形成排风风道。在上述实施例中,从新风进风口12被吸入至壳体10内的空气a流入到隔板20的全热交换新风入口22,请参考图3所示,流入到全热交换排风入口21的空气a与排风风道的空气b在隔板20处交叉进行热交换,使空气a进行第一次调温,热交换后的空气a经过低温的蒸发器31,在蒸发器31表面开始凝结空气a中的水分,进行除湿后从送风口14被排出至壳体10外。本实施方式中,新风风道中的空气流向与排风风道的空气流向有交叉,但不是混合,利用隔板20进行热交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可变热交换器32a,其设置于新风风道内,与蒸发器31并列的设置且靠近送风口14侧,可变热交换器可以是冷凝器32的后段,上述经过蒸发器31冷凝后除湿过的干燥的冷空气a经过可变热交换器3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排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和送风口;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隔板,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压缩机之间;其中,从所述新风进风口经由所述隔板,蒸发器,可变热交换器至所述送风口,形成新风风道;从所述排风进风口经由所述隔板,冷凝器,压缩机至所述排风出风口,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中的空气在隔板处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排风进风口,新风进风口,排风出风口和送风口;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隔板,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压缩机之间;其中,从所述新风进风口经由所述隔板,蒸发器,可变热交换器至所述送风口,形成新风风道;从所述排风进风口经由所述隔板,冷凝器,压缩机至所述排风出风口,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中的空气在隔板处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新风风道还设置有可变热交换器,其与所述蒸发器并列的设置且靠近送风口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排水管,其与壳体内的接水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的上游侧还设置有对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过滤的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包含活性炭过滤膜、PM10过滤膜、PM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昱奇陈翔
申请(专利权)人:壹格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