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砂管柱及防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360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砂管柱及防砂系统。其中防砂管柱包括抽油泵以及位于抽油泵底端预设距离处的第一防砂装置;第一防砂装置包括第一封隔器、防砂管以及沉砂管;第一封隔器的内表面抵靠在沉砂管的外表面,第一封隔器的外表面用于抵靠在套管上;防砂管固定连接在沉砂管内,防砂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以及多个第一防砂孔,第一出液口位于第一封隔器顶部;沉砂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位于第一封隔器底部,以使油液从第一进液口进入沉砂管内,并经过第一防砂孔进入防砂管内,后由第一出液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砂管柱及防砂系统,可以过滤油液中的砂砾,泵检时无需将第一防砂装置取出,难度小,提高作业效率以及采油效率。

Sand Control Pipe String and Sand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砂管柱及防砂系统
本技术涉及采油
,尤其涉及一种防砂管柱及防砂系统。
技术介绍
自喷采油是依靠地层自身能量进行原油举升;随着油田持续开采,地层压力持续降低,当地层能量不足以使原油自喷时则需采用抽油泵等设备将原油抽至地面。原油开采过程中,因原油开采方式、地质条件和生产措施等的改变,容易致使从岩石骨架脱离的砂砾被地层中的流体携带至井筒;并在抽油泵的作用下,随着油液进入抽油泵中,造成抽油泵砂卡。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抽油泵砂卡,会在抽油泵的底端悬挂防砂管和沉砂管,沉砂管套设在防砂管外,沉砂管上形成有进液口,防砂管上形成有过滤砂砾的防砂孔,抽油泵的入口与防砂管连通,油液在抽油泵的作用下由进液口进入沉砂管内,并经由防砂孔进入防砂管内,然后进入抽油泵中,油液中的砂砾可以滤除在沉砂管中。但是,由于防砂管与沉砂管悬挂在抽油泵底部,每次检泵作业时均需将防砂管与沉砂管取出,而沉砂管中沉积有大量滤除的砂砾,重量较沉,增加了泵检难度,延长了作业周期,影响油井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砂管柱及防砂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泵作业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砂管柱,包括:抽油泵以及位于所述抽油泵底端预设距离处的第一防砂装置;所述第一防砂装置包括第一封隔器、防砂管以及沉砂管;所述第一封隔器的内表面抵靠在所述沉砂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封隔器的外表面用于抵靠在套管上;所述防砂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沉砂管内,所述防砂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以及多个第一防砂孔,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顶部;所述沉砂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底部,以使油液从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所述沉砂管内,并经过所述第一防砂孔进入所述防砂管内,后由所述第一出液口流出。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其中,所述第一防砂装置还包括悬挂件;所述防砂管的底端封闭,顶端形成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沉砂管的底端封闭,顶端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悬挂件为环状结构,且所述悬挂件的内表面抵靠在所述防砂管的外表面,所述悬挂件的外表面抵靠在所述沉砂管的内表面上;多个所述第一防砂孔设置在位于所述悬挂件下方的所述防砂管上;所述第一进液口设置在位于所述悬挂件下方的所述沉砂管的侧表面上。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其中,所述第一进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液口沿所述沉砂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还包括:第二防砂装置;所述抽油泵包括泵筒,所述第二防砂装置包括:沉砂筒、连接件以及套设在所述泵筒外的外筒;所述外筒的顶端用于与油管连接;所述泵筒的顶端封闭,所述泵筒的侧壁上形成有出液口;所述泵筒及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泵筒及所述外筒的底端;所述沉砂筒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底端,所述沉砂筒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砂砾的容纳腔;所述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过流通道以及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外筒的外部与所述泵筒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用于连通所述环形通道及所述容纳腔。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其中,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沿垂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泵筒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件上还形成有沿所述连接件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连接件上还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过流通道,所述第三通孔构成所述第二过流通道。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连接件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三通孔。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还包括:第三防砂装置;所述第三防砂装置包括:第二封隔器以及安装筒;所述第二封隔器的内表面抵靠在所述安装筒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封隔器的外表面用于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安装筒上形成有第二进液口以及多个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二封隔器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封隔器的上方。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其中,所述安装筒包括底面以及固定在所述底面上的侧面,所述侧面的顶端与所述沉砂筒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侧面上。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其中,所述第二出液口上覆盖有防砂网。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砂系统,包括套管以及如上所述的防砂管柱,所述防砂管柱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本技术提供的防砂管柱及防砂系统,通过设置抽油泵以及位于抽油泵底端预设距离处的第一防砂装置;第一防砂装置包括第一封隔器、防砂管以及沉砂管;第一封隔器的内表面抵靠在沉砂管的外表面,第一封隔器的外表面用于抵靠在套管上;防砂管固定连接在沉砂管内,防砂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以及多个第一防砂孔,第一出液口位于第一封隔器顶部;沉砂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位于第一封隔器底部,以使油液从第一进液口进入沉砂管内,并经过第一防砂孔进入防砂管内,后由第一出液口流出,可以起到过滤油液中砂砾的效果,并且当抽油泵泵检时无需将第一防砂装置取出,难度小,且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以及采油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防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防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二防砂装置和第三防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油液流动示意图;图5为图3中连接件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连接件A-A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防砂装置;11:第一封隔器;12:防砂管;121:第一出液口;122:第一防砂孔;13:沉砂管;131:第一进液口;14:悬挂件;2:第二防砂装置;21:沉砂筒;22:连接件;221:第一通孔;222:第二通孔;223:第三通孔;23:泵筒;231:出液口;232:环形通道;24:外筒;3:第三防砂装置;31:第二封隔器;32:安装筒;321:第二进液口;322:第二出液口;4: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防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防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二防砂装置和第三防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油液流动示意图;图5为图3中连接件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连接件A-A向的剖视图。以下说明中的“上”、“下”、“顶”、“底”是参考图1中的方位。请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砂管柱,包括:抽油泵以及位于抽油泵底端预设距离处的第一防砂装置1;第一防砂装置1包括第一封隔器11、防砂管12以及沉砂管13;第一封隔器11的内表面抵靠在沉砂管13的外表面,第一封隔器11的外表面用于抵靠在套管4上;防砂管12固定连接在沉砂管13内,防砂管12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21以及多个第一防砂孔122,第一出液口121位于第一封隔器11顶部;沉砂管13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131,第一进液口131位于第一封隔器11底部,以使油液从第一进液口131进入沉砂管13内,并经过第一防砂孔122进入防砂管12内,后由第一出液口121流出。具体地,第一防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油泵以及位于所述抽油泵底端预设距离处的第一防砂装置;所述第一防砂装置包括第一封隔器、防砂管以及沉砂管;所述第一封隔器的内表面抵靠在所述沉砂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封隔器的外表面用于抵靠在套管上;所述防砂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沉砂管内,所述防砂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以及多个第一防砂孔,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顶部;所述沉砂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底部,以使油液从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所述沉砂管内,并经过所述第一防砂孔进入所述防砂管内,后由所述第一出液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油泵以及位于所述抽油泵底端预设距离处的第一防砂装置;所述第一防砂装置包括第一封隔器、防砂管以及沉砂管;所述第一封隔器的内表面抵靠在所述沉砂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封隔器的外表面用于抵靠在套管上;所述防砂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沉砂管内,所述防砂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以及多个第一防砂孔,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顶部;所述沉砂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底部,以使油液从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所述沉砂管内,并经过所述第一防砂孔进入所述防砂管内,后由所述第一出液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砂装置还包括悬挂件;所述防砂管的底端封闭,顶端形成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沉砂管的底端封闭,顶端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悬挂件为环状结构,且所述悬挂件的内表面抵靠在所述防砂管的外表面,所述悬挂件的外表面抵靠在所述沉砂管的内表面上;多个所述第一防砂孔设置在位于所述悬挂件下方的所述防砂管上;所述第一进液口设置在位于所述悬挂件下方的所述沉砂管的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液口沿所述沉砂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砂管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砂装置;所述抽油泵包括泵筒,所述第二防砂装置包括:沉砂筒、连接件以及套设在所述泵筒外的外筒;所述外筒的顶端用于与油管连接;所述泵筒的顶端封闭,所述泵筒的侧壁上形成有出液口;所述泵筒及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泵筒及所述外筒的底端;所述沉砂筒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底端,所述沉砂筒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飞曹建洪孟祥娟白晓飞曹献平卢培华苏洲栾翠红魏国任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