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续异氰酸酯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357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连续异氰酸酯改性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单体二异氰酸酯和/或三异氰酸酯的催化改性连续制备低聚或多聚的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A和至少一种催化剂组分B在反应装置中连续地混合和作为反应混合物输送经过所述反应装置,其中根据分散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用Bo(博登施泰数)表征,其高于40,优选高于60并且非常特别优选高于80。

Modification of Continuous Isocyan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续异氰酸酯改性的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1月29日、申请号为201280058170.4、同题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异氰酸酯,特别是二异氰酸酯的低聚或多聚(本文中统称为改性)已经是久为人知的。如果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含有游离的NCO基团,所述游离的NCO基团也可以已借助封端剂使其暂时失活,则所述多异氰酸酯是用于制备许多聚氨酯塑料和涂料组合物的极其有价值的原材料。
技术介绍
已经确立了许多用于异氰酸酯改性的工业方法;其中,待改性的异氰酸酯,通常是二异氰酸酯,一般通过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并随后在已经达到需要的待改性异氰酸酯的转化程度时,借助适合的措施使其为非活性的(使其失活或将其分离出来)并且通常随后或同时将得到的多异氰酸酯从未反应的单体中分离出来。后一步骤通常通过蒸馏进行。通过蒸馏回收的单体(通常为起始二异氰酸酯)随后以相同的方式再次进行反应。在H.J.Laas等,J.Prakt.Chem.1994,336,185以及随后各页中可以找到现有技术的这些方法的汇编。异氰酸酯改性的具体形式是二聚合和三聚合,其中已知只有一种异氰酸酯二聚体(脲二酮)但有两组异氰酸酯三聚体:异氰脲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过单体二异氰酸酯和/或三异氰酸酯的催化改性连续制备低聚或多聚的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A和至少一种催化剂组分B在反应装置中连续地混合和作为反应混合物输送经过所述反应装置,其中根据分散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用Bo(博登施泰数)表征,其高于40,优选高于60并且非常特别优选高于80,其中使用如下物质作为催化剂:固体或溶解形式的四有机基铵盐和/或四有机基磷鎓盐,其阴离子源自失去H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30 EP 11191377.81.通过单体二异氰酸酯和/或三异氰酸酯的催化改性连续制备低聚或多聚的异氰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异氰酸酯组分A和至少一种催化剂组分B在反应装置中连续地混合和作为反应混合物输送经过所述反应装置,其中根据分散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用Bo(博登施泰数)表征,其高于40,优选高于60并且非常特别优选高于80,其中使用如下物质作为催化剂:固体或溶解形式的四有机基铵盐和/或四有机基磷鎓盐,其阴离子源自失去H+的弱酸如带有氟化的烷基的羧酸类或源自HF,例如氟化物、二氟化物、三氟化物或高级的多氟化物,且其中,在所得低聚或多聚的异氰酸酯中亚氨基噁二嗪二酮的比例,亚氨基噁二嗪二酮的比例,基于通过改性反应由之前的游离NCO基团形成的后续产物的总量计,优选高于30mol%,特别优选高于40mol%,其中到100%的余量可以基本上归于异氰脲酸酯基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组分和所述催化剂组分使用强化混合器进行混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混合物中不仅存在组分A和B而且还有其它化合物或沿着反应区段导入这些化合物,其中这些化合物在第一种情况下例如是增附剂、稳定剂或助流剂,和在第二种情况下例如是增附剂、稳定剂、助流剂、不同于A的二异氰酸酯或三异氰酸酯、不同于B的催化剂,或是失活催化剂的物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停留区段通过使用混合元件进行所有组分的充分混合。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0℃至+200℃,优选20℃至180℃,特别优选40℃至1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其中优选在整个反应区域实现恒定不变的反应温度。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二异氰酸酯和/或三异氰酸酯使用戊烷-1,5-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2-甲基戊烷-1,5-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己烷-1,6-二异氰酸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里希特M安施托克P巴克A戈施R哈尔帕普A赫金S布希霍尔茨U特拉赫特AC多布雷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