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30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包括与轿厢本体底部连接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的伸缩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空腔口,所述伸缩板的顶部端限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空腔的侧壁滑动连接。本申请的护脚板可伸缩,适用于较浅的井道底坑,且固定板与轿厢本体通过支撑架加固,伸缩板通过支撑杆加固,使得护脚板稳定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护脚板一般安装于轿门的地坎下方,防止乘客因轿厢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误入井道,护脚板垂直高度的长短是保证乘客安全的重要因素,在GB7588-2003中相关条款规定,护脚板的垂直高度应不低于750mm。但许多电梯在安装过程中会受到安装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对旧楼加装电梯时经常会因电梯底坑的施工受限,导致桥厢在完全落下后其护脚板与底坑形成干涉,从而造成设计困难和电梯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不改变垂直高度的条件下适用于电梯浅底坑的护脚板。且现有的护脚板在电梯高速运行时会因风的阻力发生晃动,会降低乘客乘坐电梯的舒适度,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伸缩且稳定牢靠的电梯护脚板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包括与轿厢本体底部连接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的伸缩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空腔口,所述伸缩板的顶部端限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空腔的侧壁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空腔的侧壁开有竖直向下的滑动槽一,所述顶部端与所述侧壁接触面设有滚珠容置槽一,所述滚珠容置槽一内设有与所述滑动槽一配合使用的滚珠体一。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口的口壁设有滚珠容置槽二,所述滚珠容置槽二内设有滚珠体二,所述伸缩板的板面开有与所述滚珠体二配合使用的滑动槽二。作为优选,所述顶部端的顶面设有缓冲弹性层一。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板还包括底部端,所述底部端的底面设有缓冲弹性层二。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轿厢本体之间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直角板一,与所述轿厢本体底部连接的直角板二,所述直角板一一端与所述直角板二一端呈直角一体成型,所述直角板一另一端与所述直角板二另一端通过加强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板设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与所述伸缩板板面连接的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的导靴,以及安装在井道壁上与所述导靴配合使用的导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为内部空心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护脚板可伸缩,适用于较浅的井道底坑,且固定板与轿厢本体通过支撑架加固,伸缩板通过支撑杆加固,使得护脚板稳定牢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板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伸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架及导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轿厢本体,2、固定板,21、空腔,22、滑动槽一,23、滚珠体二,3、伸缩板,31、顶部端,32、滚珠体一,33、滑动槽二,34、缓冲弹性层一,35、缓冲弹性层二,41、直角板一,42、直角板二,43、加强板,51、支撑杆,52、导靴,53、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包括与轿厢本体1底部连接的固定板2,与所述固定板2活动连接的伸缩板3,所述固定板2内部设有空腔21,所述固定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21连通的空腔口,所述伸缩板3的顶部端31限位于所述空腔21内并与所述空腔2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空腔21的侧壁开有竖直向下的滑动槽一22,所述顶部端31与所述侧壁接触面设有滚珠容置槽一,所述滚珠容置槽一内设有与所述滑动槽一22配合使用的滚珠体一32。所述空腔口的口壁设有滚珠容置槽二,所述滚珠容置槽二内设有滚珠体二23,所述伸缩板3的板面开有与所述滚珠体二23配合使用的滑动槽二33。当轿厢本体1远离底坑时,伸缩板3因其自身的重力使顶部端31沿滑动槽一22移动至空腔21的最低端,空腔口的滚珠体二23位于滑动槽二33的最顶端,此时,护脚板的总体长度大于750毫米。当轿厢本体1靠近底坑时,伸缩板3底部端与底坑接触并由底坑将其向上推,使得顶部端31沿滑动槽一2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空腔口的滚珠体二23沿滑动槽二33适应性移动,此时,护脚板通过收缩来适应底坑的高度。通过滚珠体和滑动槽使得伸缩板3在空腔中上下移动更为顺畅。所述顶部端31的顶面设有缓冲弹性层一34,当电梯减速时,伸缩板3会因惯性向上移动,如果伸缩板3上移至与空腔21顶部接触,则通过缓冲弹性层一34可减轻伸缩板3对固定板2的冲击力度。所述伸缩板3还包括底部端,所述底部端的底面设有缓冲弹性层二35。底部端的底面积较大,且通过缓冲弹性层二35可降低底坑对伸缩板3的冲击力度。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轿厢本体1之间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固定板2连接的直角板一41,与所述轿厢本体1底部连接的直角板二42,所述直角板一41一端与所述直角板二42一端呈直角一体成型,所述直角板一41另一端与所述直角板二42另一端通过加强板43连接。通过三角形的支撑架可提高护脚板的稳固度。所述伸缩板3设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与所述伸缩板3板面连接的支撑杆51,与所述支撑杆51另一端连接的导靴52,以及安装在井道壁上与所述导靴52配合使用的导轨53,伸缩板3与支撑杆51一起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杆51可防止伸缩板3左右摇晃,进一步提高了护脚板的稳固度。所述支撑杆51为内部空心结构,使得支撑杆51的重量轻,避免因支撑杆51过重对电梯运行产生影响。支撑杆51的导靴52可与轿厢本体1的导靴采用一个导轨53。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轿厢本体(1)底部连接的固定板(2),与所述固定板(2)活动连接的伸缩板(3),所述固定板(2)内部设有空腔(21),所述固定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21)连通的空腔口,所述伸缩板(3)的顶部端(31)限位于所述空腔(21)内并与所述空腔(21)的侧壁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轿厢本体(1)底部连接的固定板(2),与所述固定板(2)活动连接的伸缩板(3),所述固定板(2)内部设有空腔(21),所述固定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空腔(21)连通的空腔口,所述伸缩板(3)的顶部端(31)限位于所述空腔(21)内并与所述空腔(21)的侧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的侧壁开有竖直向下的滑动槽一(22),所述顶部端(31)与所述侧壁接触面设有滚珠容置槽一,所述滚珠容置槽一内设有与所述滑动槽一(22)配合使用的滚珠体一(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口的口壁设有滚珠容置槽二,所述滚珠容置槽二内设有滚珠体二(23),所述伸缩板(3)的板面开有与所述滚珠体二(23)配合使用的滑动槽二(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护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端(31)的顶面设有缓冲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永慧朱应龙周小兰
申请(专利权)人:凌志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