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林专利>正文

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123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包括侧板、背板和座板;侧板设置两块且左右正对,侧板由自高而低设置的后立块、中斜块和前水平块一体成型,前水平块上固定有支座,后立块上固定有立柱,位于同侧的支座的顶部与立柱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凸的弧形杆,两个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扶杆;背板设于两块侧板之间并与两块后立块相抵,背板的顶部沿水平扶杆的延伸方向一体成型有多块靠背,背板的下部正对缝隙的位置开设有一排数量与缝隙相等的穿孔,缝隙内安装有弧度与靠背一致的固定条,固定条的上端与背板的顶部固定,固定条下端内侧一体成型有水平插杆,水平插杆可插入穿孔内,固定条开设有通孔并于通孔内固定复位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车厢内的座椅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地铁车厢内的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城市乘坐地铁的人流量特别大,地铁车厢内十分拥挤,为保证地铁载客量的最大化,车厢座椅一般沿车体侧墙纵向布置,但车内固定式的座椅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上下班高峰时期,很多人挤不上地铁。在乘车高峰时段,现有的车厢内固定式座椅有碍地铁运输量,且妨碍乘客站立,若拆除座椅,人流量较小时,乘客又无座位可坐,无法合理有效的利用车厢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地铁车厢内的座椅,高峰时段,可将座板复位竖立,从而即可大大增加地铁的载客量;人流量较小时,乘客可以按需将座板旋转放平,即可坐立,从而合理有效的利用车厢的内部空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包括侧板、背板和座板;所述的侧板设置两块且左右正对,所述的侧板由自高而低设置的后立块、中斜块和前水平块一体成型,所述前水平块上固定有支座,所述后立块上固定有立柱,位于同侧的所述支座的顶部与立柱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凸的弧形杆,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扶杆;所述的背板设于两块侧板之间并与两块后立块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背板(2)和座板(3);所述的侧板(1)设置两块且左右正对,所述的侧板(1)由自高而低设置的后立块、中斜块和前水平块一体成型,所述前水平块上固定有支座(10),所述后立块上固定有立柱(12),位于同侧的所述支座(10)的顶部与立柱(12)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凸的弧形杆(11),两个所述立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扶杆(13);所述的背板(2)设于两块侧板(1)之间并与两块后立块相抵,所述背板(2)的顶部沿水平扶杆(13)的延伸方向一体成型有多块靠背(20),相邻两块所述靠背(20)之间的缝隙尺寸为4㎝‑5㎝,位于最外端的所述靠背(20)的外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1)、背板(2)和座板(3);所述的侧板(1)设置两块且左右正对,所述的侧板(1)由自高而低设置的后立块、中斜块和前水平块一体成型,所述前水平块上固定有支座(10),所述后立块上固定有立柱(12),位于同侧的所述支座(10)的顶部与立柱(12)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凸的弧形杆(11),两个所述立柱(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扶杆(13);所述的背板(2)设于两块侧板(1)之间并与两块后立块相抵,所述背板(2)的顶部沿水平扶杆(13)的延伸方向一体成型有多块靠背(20),相邻两块所述靠背(20)之间的缝隙尺寸为4㎝-5㎝,位于最外端的所述靠背(20)的外边缘与后立块之间的缝隙尺寸为4㎝-5㎝,所述背板(2)的下部正对缝隙的位置开设有一排数量与缝隙相等的穿孔(200),所述的缝隙内安装有弧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贺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杨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