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加强节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872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加强节成型装置,包括:对钢板进行折弯形成加强节内折面的第一设备;在经第一加工设备折弯的钢板的上表面进行斜面加工形成加强节外折面的第二设备;以及将经第二设备加工完斜面后的钢板进行滚圆加工成加强节自身弧度的第三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折弯机,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两个斜面之间的角度为185°~270°;所述下模的两个斜面之间的角度为90°~17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个设备对钢板的机械加工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的钢衬里加强节,加强节制作过程中全过程无需焊接;采用铣床进行斜面加工,加工精度高,定位准确;减小环境污染,加工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加强节成型装置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钢板成型方法,尤其是一种钢衬里加强节成型方法,属于“核电站钢结构施工
”。
技术介绍
钢衬里是由底板、截锥体、筒体及穹顶四大部分构成的一个由钢板及型钢制作的密封壳体,为核电站安全壳的一部分,是核岛的关键一道安全防线,它起着极端事故下防止核泄漏的作用。钢衬里加强节为底板与截锥体、截锥体与筒体的连接部分。其成型质量直接影响与其相连接部分的安装工作。钢衬里加强节具有一定的内折角a1和外折角b1,参见图5所示,现有的加工方法是,先冲压各有一个斜面的半个加强节(101和102),然后将两半的加强节拼接后焊接成一个整体,其中103为焊缝,详见图6。焊接采用传统的手工电弧焊对接,但其焊接量大(其焊接截面占整个结构截面大小的8%,而一般钢衬里及钢结构焊接量仅占整个结构截面的0.1~1%,加强节每圈分24段,需拼接成整圈),焊接效率及焊接质量对于人为的因素依赖性较大,很容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焊接缺陷与变形,不易保证质量,同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需焊接操作,从而显著的提高了工效与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加强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钢板进行折弯形成加强节内折面的第一设备;在经第一加工设备折弯的钢板的上表面进行斜面加工形成加强节外折面的第二设备;以及,将经第二设备加工完斜面后的钢板进行滚圆加工成加强节自身弧度的第三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加强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钢板进行折弯形成加强节内折面的第一设备;在经第一加工设备折弯的钢板的上表面进行斜面加工形成加强节外折面的第二设备;以及,将经第二设备加工完斜面后的钢板进行滚圆加工成加强节自身弧度的第三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钢衬里加强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折弯机,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两个斜面之间的角度为185°~270°;所述下模的两个斜面之间的角度为90°~1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钢衬里加强节成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涛谭俊王雄刘军李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