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加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带有气室的一类液压阻尼器,由于这一类液压阻尼器长期在冲击振动较大的环境中工作,其性能和寿命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当气室出现漏气时,这类液压阻尼器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重新使用,需要经常对液压阻尼器进行充气以及密封,传统的充气工装中的安装腔并不利于阻尼器或阻尼拉杆等待充气部件的装夹与拆卸,在充气和密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气现象,从而降低充气工作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使得装夹和拆卸方便可靠,提高了充气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呈横向设置的底座;所述夹持部包括呈左右设置的固定夹持件和可动夹持件,所述固定夹持件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下固定夹块,所述可动夹持件包括呈横向设置下可动夹块,所述下固定夹块与下可动夹块呈左右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固定夹块的下壁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可动夹块的后部与下固定夹块的后部之间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呈横向设置的底座;所述夹持部包括呈左右设置的固定夹持件和可动夹持件,所述固定夹持件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下固定夹块,所述可动夹持件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下可动夹块,所述下固定夹块与下可动夹块呈左右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固定夹块的下壁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可动夹块的后部与下固定夹块的后部之间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第一铰接件,所述下固定夹块的后部通过第一铰接件与下可动夹块的后部铰接,在所述下固定夹块前部的右侧面设有半圆形的下固定槽口,在所述下可动夹块的左侧面设有半圆形的下可动槽口,当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设置的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呈横向设置的底座;所述夹持部包括呈左右设置的固定夹持件和可动夹持件,所述固定夹持件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下固定夹块,所述可动夹持件包括呈横向设置的下可动夹块,所述下固定夹块与下可动夹块呈左右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固定夹块的下壁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可动夹块的后部与下固定夹块的后部之间设有轴线呈竖向设置的第一铰接件,所述下固定夹块的后部通过第一铰接件与下可动夹块的后部铰接,在所述下固定夹块前部的右侧面设有半圆形的下固定槽口,在所述下可动夹块的左侧面设有半圆形的下可动槽口,当所述下固定夹块前部的右侧面与下可动夹块的左侧面抵接时,所述下固定槽口与下可动槽口对接形成圆形的下夹持通孔,所述下夹持通孔的轴线呈竖向设置,所述下夹持通孔为阶梯孔,所述下夹持通孔上端口的内径大于下夹持通孔下端口的内径,在所述下可动夹块的右侧设有固定手柄,所述固定手柄的一端连接有轴线呈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铰接件,所述固定手柄通过第二铰接件与下可动夹块前部的右侧面铰接,所述固定手柄另一端往前侧延伸,在所述固定手柄中部的下侧面设有定位凸起,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凸起匹配的定位凹槽,当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卡紧时,所述下固定夹块前部的右侧面与下可动夹块的左侧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轴线呈左右延伸设置的转动螺栓,在所述下可动夹块前部的右侧面转动螺孔,在所述固定手柄的一端上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螺栓穿过转动孔后与转动螺孔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连接螺孔,对应地在下固定夹块上设有两个连接沉孔,两个连接螺孔与两个连接沉孔一一对应,在所述连接沉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连接沉孔后与连接螺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夹持通孔正下方的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贯通底座的上侧和下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阻尼器充气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件还包括设置在下固定夹块上方的上固定夹块、呈竖向设置在上固定夹块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勇,伍小东,张文灿,叶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