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外形拉拔修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修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外形拉拔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新款车型日益增多,每款车的外表钣金在修复时要达到完美的状态越来越困难,高档车型的钣金更薄,薄板的延展性差,修复时很难操作,需要重复作业很多次,还不一定达到完美的修复状态。由于车门内部结构较复杂,对于车门的凹陷修复要求更高。目前手工操作修复凹陷主要是利用撬棍并配合垫板等部件进行,操作不方便,修复效果差,费时费力,修复后钣金本身很难平整光滑,主要利用泥子找平。申请号为20122059728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外形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上方设有抬起机构,抬起机构接有连接端。使用时将支撑板置于汽车表面凹陷处旁边,利用连接端与凹陷处的钣金表面连接(包括直接焊接方式的连接或通过焊接挂片然后再通过与挂片挂接方式的连接),再通过抬起机构拉起钣金凹陷部,使其趋于平整,消除凹陷,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修复效果好。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抬起机构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两端的支撑板的位置固定后,无法根据车身的实际修复位置来调整抬起机构的位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外形拉拔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设于支撑板(1)上的抬起机构,抬起机构的下端设有拉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设有升降调节支架,升降调节支架的上端设有一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的上端面设有上条形凹槽(5),支撑梁(4)的下端面设有下条形凹槽(6),且上条形凹槽(5)和下条形凹槽(6)镜像设置,所述上条形凹槽(5)和下条形凹槽(6)之间设有水平的条形调节通槽(23),所述抬起机构由底座(14)、铰座、顶杆(20)、压杆(17)、连杆(18)及其压座(19)组成,所述底座(14)由可拆卸安装的左U型块(14‑1)和右U型块(1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外形拉拔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设于支撑板(1)上的抬起机构,抬起机构的下端设有拉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设有升降调节支架,升降调节支架的上端设有一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的上端面设有上条形凹槽(5),支撑梁(4)的下端面设有下条形凹槽(6),且上条形凹槽(5)和下条形凹槽(6)镜像设置,所述上条形凹槽(5)和下条形凹槽(6)之间设有水平的条形调节通槽(23),所述抬起机构由底座(14)、铰座、顶杆(20)、压杆(17)、连杆(18)及其压座(19)组成,所述底座(14)由可拆卸安装的左U型块(14-1)和右U型块(14-2)组成,左U型块(14-1)和右U型块(14-2)相向设置,左U型块(14-1)的端面上设有左半弧形槽,右U型块(14-2)的端面上设有右半弧形槽,左半弧形槽与右半弧形槽之间形成供顶杆(20)穿过的通孔(25),且左U型块(14-1)和右U型块(14-2)的上内壁及其下内壁均设有滚轮(24),底座(14)安装在支撑梁(4)上,且左U型块(14-1)和右U型块(14-2)的上内壁的滚轮(24)与上条形凹槽(5)接触,左U型块(14-1)和右U型块(14-2)的下内壁的滚轮(24)与下条形凹槽(6)接触,所述铰座由两块平行分布的立板(16)组成,一块安装在左U型块(14-1)的上端面,另一块安装在右U型块(14-2)的上端面,所述压杆(17)设有两个,且通过转动销对称安装在铰座中,压座(19)水平设置在顶杆(20)上,连杆(18)的一端与压杆(17)的中段铰接,另一端与压座(19)铰接,顶杆(20)的下端竖直穿过通孔(25)及其条形调节通槽(23),且拉杆(12)安装在顶杆(20)的最下端,所述支撑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平,李占锋,郭建明,高彦军,王飞,李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