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70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56
一种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可解决现有的机器人机械臂工作移动距离动作幅度太大,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转接台装置,转接台装置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的输出端;转接台装置包括台面,台面的底侧固定在台面支架上,台面支架的顶部与台面连接处设置转向节,台面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台面拖板上;还包括直线导轨滑块,所述直线导轨滑块和气缸连接;台面拖板固定在直线导轨滑块上,直线导轨滑块通过台面拖板带动台面前后移动,台面的前端沿着导向板移动;台面上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与气缸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气缸推动滑块装置的运动,将冲压产品精准送到机器人需要的位置,方便机器人抓手拾取到产品,满足多种产品的转接,实用性很强。

Intelligent Trans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转接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输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转接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冲压机器人的生产方式是:机械臂从前道冲压工序的模具腔内取出产品,回旋送到下一道工序冲床上的模具腔内进行加工,这样依次进行每道工序的生产。或者从两台冲床之间的转序平台上取产品,再送入冲床模具中进行加工。现有机器人生产模式的缺点:1.机器人机械臂工作移动距离动作幅度太大,生产效率低,平均实现6-7次/min冲压。(外形尺寸大的产品,用现有加工方法,成本相对可以接受,但是在生产相对较小的产品时,此生产效率便大大提高产品的制造成本。)2.现有机器人生产模式,在开始端必须要有自动机械喂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可解决现有的机器人机械臂工作移动距离动作幅度太大,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包括皮带传输装置,皮带传输装置固定在底座上,还包括转接台装置,所述转接台装置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的输出端;所述转接台装置包括台面,台面的底侧固定在台面支架上,所述台面支架的顶部与台面连接处设置转向节,所述台面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台面拖板上;所述转接台装置还包括直线导轨滑块,所述直线导轨滑块和气缸连接,所述直线导轨滑块和气缸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接台装置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住底板上;所述台面拖板固定在直线导轨滑块上,直线导轨滑块通过台面拖板带动台面前后移动,所述台面的前端沿着导向板移动;所述台面上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气缸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台面包括底层的支撑面板和处于上层的中间面板,中间面板包括两层分支面板叠加,中间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和固定块,两个调节杆的内端与两个分支面板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台面的中间面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设置定位板,所述台面的中间面板的前端设置定位块。进一步的,所述台面拖板的后端固定有排料挡板,所述排料挡板与台面拖板的连接处呈夹角,所述夹角小于90度,所述排料挡板的上侧延伸到台面底侧。进一步的,所述排料挡板通过设置排料架固定在台面拖板的后端。进一步的,所述台面的前端底侧设置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可沿着导向板滑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转接传递装置通过加转接台,可以使上道工序产品送到下道工序最接近加工的位置,然后由机器人拾取产品送入模具腔内进行加工,再把加工后的产品放到下一同样的传输装置上,这样依次传递下去。机器人近距离拾取和放下产品,减少动作距离和旋转幅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把传输线和转接台结合在一起,设计的传输装置和前端设计了可移动翻转的转接台装置,使用气缸推动滑块装置的运动,将冲压产品精准送到机器人需要的位置,方便机器人抓手拾取到产品。转接台装置在设计结构上,满足多种产品的转接,实用性很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台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台面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一种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包括皮带传输装置1,皮带传输装置1固定在底座上,还包括转接台装置2,所述转接台装置2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1的输出端;所述转接台装置2包括台面11,台面11的底侧固定在台面支架21上,所述台面支架21的顶部与台面11连接处设置转向节20,所述台面支架21的底部固定在台面拖板22上;所述转接台装置2还包括直线导轨滑块7,所述直线导轨滑块7和气缸6连接,所述直线导轨滑块7和气缸6固定在底板5上,底板5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台面11上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气缸6电连接;具体所述传感器包括2个,前端传感器4和末端传感器19,所述前端传感器4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1的末端,是用来检测传送带是否将产品传输到位;所述末端传感器19设置在台面11的输出端,用于检测产品是否到了传输线末端。所述转接台装置2还包括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固定住底板5上;所述台面拖板22固定在直线导轨滑块7上,直线导轨滑块7通过台面拖板22带动台面11前后移动,所述台面11的前端沿着导向板3移动;具体通过在所述台面11的前端底侧设置导向轮18,所述导向轮18可沿着导向板3滑动,所述导向板3为垂直设置的三角形状板,从输入端到输出端方向高度逐渐增高,直到最终点可使台面达到水平状态。所述台面11包括底层的支撑面板和处于上层的中间面板,中间面板包括两层分支面板叠加,中间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14和固定块15,两个调节杆14的内端与两个分支面板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15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可以用于调整中间面板的宽度和高度,便于适用各种产品。所述台面11的中间面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设置定位板16,所述台面11的中间面板的前端设置定位块17。所述定位板16和定位块17用于固定产品防止掉落。所述台面拖板22的后端固定有排料挡板13,所述排料挡板13与台面拖板22的连接处呈夹角,所述夹角小于90度,所述排料挡板13的上侧延伸到台面11底侧。所述排料挡板13通过设置排料架12固定在台面拖板22的后端。排料挡板13用于若后续产品过早到达即被排料挡板13挡住下滑落入框、或通过另一输送带送入框内存放。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具体说明,操作工(或机器人)把产品放入皮带传输装置1(如图1和图2所示),产品滑向转接台装置2,转接台装置上安装的感应器4感应到产品,气缸6即动作,拉动直线导轨上的滑块(气缸、导轨安装在底板上)缩回,转接台上的导向轮顺着导向板轨迹把转接台移动并翻转到图5和图6所示的位置,到达位置气缸发出工作指令,则机器人抓手拾取产品(如果转接台感应器没有感应到,说明产品没有到位,即气缸不工作,没有指令机器人不工作)。产品拾取结束,感应器感应不到产品,气缸将转接台装置推到原位置,等待下一次工作。即气缸、导轨的往返连续运动,将产品输送到机器人需要的位置。传送带装置前端感应器,是用来检测传送带是否将产品传输到位,当转接台没有回到原位置,传送带产品则顺着排料挡板滑下,保证产品有序的传输,实现人机智能传输转序相结合。转接台装置2工作原理过程说明:产品从皮带传输装置1落入台面11,台面11前端定位块17定位产品位置,台面11安装的传感器19感应到产品,信号传输给气缸6,气缸6拉动滑块,通过滑块拖板22带动整个转接台装置2的运动,将台面11产品传输给机器人抓手。其中,控制说明如下:1、装置原始位:气缸活塞杆伸出,到输送皮带线出口位置,也就是感应开关X4的位置。2、打开气源、电源开关,输送带开始运动,皮带上的产品向前运动。3、产品运动到智能转接传递(送)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口时,由于装置本身说是倾斜的,所以产品会自动滑落到固定位置。如果此时皮带上有紧跟产品,这个紧跟的产品会被皮带线上的感应检测开关X0检测到,这时皮带就会自动停止。如果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包括皮带传输装置(1),皮带传输装置(1)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台装置(2),所述转接台装置(2)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1)的输出端;所述转接台装置(2)包括台面(11),台面(11)的底侧固定在台面支架(21)上,所述台面支架(21)的顶部与台面(11)连接处设置转向节(20),所述台面支架(21)的底部固定在台面拖板(22)上;所述转接台装置(2)还包括直线导轨滑块(7),所述直线导轨滑块(7)和气缸(6)连接,所述直线导轨滑块(7)和气缸(6)固定在底板(5)上,底板(5)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接台装置(2)还包括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固定住底板(5)上;所述台面拖板(22)固定在直线导轨滑块(7)上,直线导轨滑块(7)通过台面拖板(22)带动台面(11)前后移动,所述台面(11)的前端沿着导向板(3)移动;所述台面(11)上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气缸(6)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包括皮带传输装置(1),皮带传输装置(1)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台装置(2),所述转接台装置(2)设置在皮带传输装置(1)的输出端;所述转接台装置(2)包括台面(11),台面(11)的底侧固定在台面支架(21)上,所述台面支架(21)的顶部与台面(11)连接处设置转向节(20),所述台面支架(21)的底部固定在台面拖板(22)上;所述转接台装置(2)还包括直线导轨滑块(7),所述直线导轨滑块(7)和气缸(6)连接,所述直线导轨滑块(7)和气缸(6)固定在底板(5)上,底板(5)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接台装置(2)还包括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固定住底板(5)上;所述台面拖板(22)固定在直线导轨滑块(7)上,直线导轨滑块(7)通过台面拖板(22)带动台面(11)前后移动,所述台面(11)的前端沿着导向板(3)移动;所述台面(11)上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气缸(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转接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1)包括底层的支撑面板和处于上层的中间面板,中间面板包括两层分支面板叠加,中间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14)和固定块(15),两个调节杆(14)的内端与两个分支面板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为民郭仁勇鲍忠俊徐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奥比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