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7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其结构包括下模本体、模座,所述下模本体与模座轨道连接,所述下模本体设有模槽、孔轴、去膜装置、上轨转动限位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去膜装置进行运行将贴覆在工件表面的PE膜通过覆膜杆抽至覆膜外转盘,接着由转动的覆膜内转盘将PE膜卷入储膜仓内,最后由工人将储膜仓取出进行PE膜的清理;与此同时轴杆进行转动带动下模本体的小幅度转动带动孔轴将工件与废料进一步分离;省去了人工对PE膜的撕取程序,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作业成本;解决了模具冲孔时容易出现工件与废料分离不彻底的现象,无需人工二次清理、美化产品孔位,省时省力,再次提高了作业效率和降低了加工成本。

A Downward Mould Mechanism for Optimizing Workpiece Quality Based on Automatic Membrane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上模和下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在对模具进行冲压折弯成型时,铝原材需贴PE膜,这是因为铝料在折弯时容易产生铝屑,这些铝屑会对工件造成损伤,出现点伤和压痕等加工缺陷,有PE膜的存在可以减少工件的受损。现有技术完成冲压后PE膜需人工对其进行撕取,大大降低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在折弯成型时若没有贴覆PE膜,铝料在折弯时容易产生铝屑,会对工件造成损伤,降低了产品质量;同时模具冲孔时容易出现工件与废料分离不彻底的现象,后期还需人工二次清理、美化产品孔位,费时费力、再次降低了作业效率和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以解决完成冲压后PE膜需人工对其进行撕取,大大降低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在折弯成型时若没有贴覆PE膜,铝料在折弯时容易产生铝屑,会对工件造成损伤,降低了产品质量;同时模具冲孔时容易出现工件与废料分离不彻底的现象,后期还需人工二次清理、美化产品孔位,费时费力、再次降低了作业效率和增加了加工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其结构包括下模本体、模座,所述下模本体与模座轨道连接,所述下模本体位于模座上方,所述下模本体设有模槽、孔轴、去膜装置、上轨转动限位环,所述模槽设有一组,所述模槽与去膜装置贴合并且二者相通,所述去膜装置与上轨转动限位环相邻,所述模槽与上轨转动限位环呈矩形状分布,所述去膜装置位于模槽与上轨转动限位环的中间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去膜装置包括覆膜装置、收膜装置、支架,所述覆膜装置与收膜装置安装连接,所述收膜装置位于覆膜装置内腔,所述覆膜装置右下角与支架焊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覆膜装置包括转动主轴、覆膜内转盘、覆膜杆、覆膜外转盘,所述转动主轴、覆膜内转盘、覆膜外转盘的直径由小到大排列,所述转动主轴、覆膜内转盘、覆膜杆、覆膜外转盘处于同一轴心,所述覆膜杆穿过覆膜内转盘与覆膜外转盘轨道连接,所述覆膜杆右端与覆膜外转盘贴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膜装置包括转动轴架、卷膜机、抽膜机,所述收膜装置为环形结构,所述转动轴架左右两端安装有卷膜机、抽膜机,所述卷膜机与抽膜机相邻,所述抽膜机位于转动轴架的左右两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动轴架左右两端焊接有翼架,所述抽膜机连接有储膜仓并且二者相通,所述储膜仓位于卷膜机、抽膜机的中间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卷膜机包括摩擦层、转扇、转动轴,所述摩擦层、转扇、转动轴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摩擦层与转扇胶连接,所述摩擦层与转扇设有3个以上并且呈环状排列,所述转扇环面与转动轴中心锁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座包括模座架、底轨转动限位环、限位环支架、轴杆,所述模座架与底轨转动限位环扣接,所述底轨转动限位环呈矩形状分布,所述底轨转动限位环与限位环支架的四端焊接,所述限位环支架中心与轴杆啮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备在工件上批量贴覆好PE膜,再将工件依次放在下模本体上方,通过上膜与冲压设备将工件下压成型与冲孔,完成成型与冲孔后轴杆进行转动,转动时上轨转动限位环与底轨转动限位环配合实现转动时的限位,即实现下模本体的小幅度转动,转动时孔轴跟着转动,将当冲孔出现工件与废料分离不彻底的现象时,孔轴将工件与废料进一步分离;同时去膜装置进行运行,覆膜杆右端进行伸缩动作将模槽内的PE膜贴覆抽至覆膜外转盘内,再通过覆膜内转盘的转动将PE膜送至收膜装置的右端,PE膜经过收膜装置的右端时被抽膜机卷入储膜仓(若右端的抽膜机将PE膜卷入不彻底在储膜仓内留有残留,则左端的抽膜机会将残留的PE膜再次卷入储膜仓),接着抽膜机进一步将PE膜抽至储膜仓内端,便于后续的PE膜进入储膜仓内,最后由工人将储膜仓从模座架内取出再将废膜清理;工件上方的PE膜则通过上膜模具将其撕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去膜装置进行运行将贴覆在工件表面的PE膜通过覆膜杆抽至覆膜外转盘,接着由转动的覆膜内转盘将PE膜卷入储膜仓内,最后由工人将储膜仓取出进行PE膜的清理;与此同时轴杆进行转动带动下模本体的小幅度转动带动孔轴将工件与废料进一步分离;省去了人工对PE膜的撕取程序,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作业成本;解决了模具冲孔时容易出现工件与废料分离不彻底的现象,无需人工二次清理、美化产品孔位,省时省力,再次提高了作业效率和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的前视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去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收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卷膜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覆膜装置、收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模座俯视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下模本体、模座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模具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模本体1、模座2、模槽10、孔轴11、去膜装置12、上轨转动限位环13、覆膜装置120、收膜装置121、支架122、转动主轴1200、覆膜内转盘1201、覆膜杆1202、覆膜外转盘1203、转动轴架1210、卷膜机1211、抽膜机1212、翼架12100、储膜仓12120、摩擦层12110、摩擦层12110、摩擦层12112、模座架20、底轨转动限位环21、限位环支架22、轴杆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下模本体1、模座2,所述下模本体1与模座2轨道连接,所述下模本体1设有模槽10、孔轴11、去膜装置12、上轨转动限位环13,所述模槽10设有一组,所述模槽10与去膜装置12贴合并且二者相通,所述去膜装置12与上轨转动限位环13相邻,所述去膜装置12包括覆膜装置120、收膜装置121、支架122,所述覆膜装置120与收膜装置121安装连接,所述覆膜装置120与支架122焊接,所述覆膜装置120包括转动主轴1200、覆膜内转盘1201、覆膜杆1202、覆膜外转盘1203,所述转动主轴1200、覆膜内转盘1201、覆膜外转盘1203的直径由小到大排列,所述覆膜杆1202穿过覆膜内转盘1201与覆膜外转盘1203轨道连接,所述覆膜杆1202的右端可进行伸缩,伸缩时会将PE膜吸覆抽入覆膜内转盘1201,便于覆膜内转盘1201将废膜送至收膜装置121,所述收膜装置121包括转动轴架1210、卷膜机1211、抽膜机1212,所述转动轴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其结构包括下模本体(1)、模座(2),所述下模本体(1)与模座(2)轨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本体(1)设有模槽(10)、孔轴(11)、去膜装置(12)、上轨转动限位环(13),所述模槽(10)设有一组,所述模槽(10)与去膜装置(12)贴合并且二者相通,所述去膜装置(12)与上轨转动限位环(13)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其结构包括下模本体(1)、模座(2),所述下模本体(1)与模座(2)轨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本体(1)设有模槽(10)、孔轴(11)、去膜装置(12)、上轨转动限位环(13),所述模槽(10)设有一组,所述模槽(10)与去膜装置(12)贴合并且二者相通,所述去膜装置(12)与上轨转动限位环(13)相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膜装置(12)包括覆膜装置(120)、收膜装置(121)、支架(122),所述覆膜装置(120)与收膜装置(121)安装连接,所述覆膜装置(120)与支架(122)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去膜优化工件质量的下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装置(120)包括转动主轴(1200)、覆膜内转盘(1201)、覆膜杆(1202)、覆膜外转盘(1203),所述转动主轴(1200)、覆膜内转盘(1201)、覆膜外转盘(1203)的直径由小到大排列,所述覆膜杆(1202)穿过覆膜内转盘(1201)与覆膜外转盘(1203)轨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秋戴宝木谢蔓蓉江阿兰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纳傲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